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中江县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情况进行了解。方法以中江县2015年建册管理预产期流动人口孕产妇176例与10899例常住人口孕产妇为对象,结合国家卫计委与省卫计委下发管理统计报表及登记簿为统计项目。结果分娩流动人口建卡率为43.75%,分娩常住人口建卡率为96.55%;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28.4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3.30‰;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568.18/10万,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9.18/10万,(P<0.05)。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情况不理想,还应通过各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质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孕产妇 健康管理 调查分析
  • 简介:本文在梳理价值观的定义、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企业青年价值观现状及培育研究”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维度的取值,对企业青年的政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家庭婚恋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各类价值观得分差异较大,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是职业满意度,二者相差近30分。在人口学特征方面,价值观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最明显,而在婚姻状况和户籍之间的差异整体较小;且不同维度的价值观在不同人口特征上有不同表现。

  • 标签: 企业青年 人口学特征 价值观
  • 简介:摘要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须慎重面对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已变得越加突出,控制人口增长,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已成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鉴于此,笔者根据当地现实,就笔者就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关系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使人们对此有一个更加理知的认识。?中

  • 标签: 人口 资源 环境经济学? 协调发展
  • 简介:“民者万世之本”。人口是一个省最基本的省情。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青视察期间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重大要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青海人口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呈现总人口低速稳步增加、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人口社会结构优化、基础性民生进一步改善等态势。

  • 标签: 人口发展 民生改善 结构优化 青海省 党代会 综述
  • 简介:摘要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新疆的发展建设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西部地区以昌吉地区为例,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迅猛,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巨大,2016年经统计,我州五县、两市、两园区建筑施工现场流动人口就达到19889人。本文阐述了新疆昌吉州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概念,与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建设。在分析昌吉州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不足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及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建筑行业
  • 简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流动人口呈现数量多、组成复杂的趋势,其出行特征值得关注.本文依据第5次北京交通综合调查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根据流动人口在京时间特征差异,将在京时间6个月以内的旅居流动人口划分为短期来京差旅型流动人口和长期在京居留型流动人口2类,据此研究旅居流动人口出行特征.研究发现短期来京差旅型流动人口存在选择舒适型出行方式概率较高、出行链复杂程度高、活动效率较低等特征;长期在京居留型流动人口来京目的多为务工,其出行早晚高峰特征明显且与道路高峰重叠,与常住人口出行特征相似度较高.结合北京市交通供给现状及首都发展定位,针对出租车服务、公交服务、共享单车等提出管理策略及政策建议.

  • 标签: 流动人口 在京时间 出行特征 政策建议
  • 简介:本文引入建筑日照间距约束视角,基于中国632个县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日照间距政策引起的人口密度外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建成区人口密度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地理纬度和旨在保证有效日照时间的城市规划政策显著降低了北方城市的人口密度,进而抑制了城市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的扩张。这一结果在使用了夜光数据反映城市增长后仍然是高度稳健的。本研究评估了地理因素和规划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理解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日照间距约束 人口密度 经济增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对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口腔溃疡;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包括口腔溃疡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护理前后的口腔溃疡分级,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白血病病人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口腔溃疡分级较护理前明显降低,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血病病人的口腔溃疡有效率为90.48%,大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加快口腔溃疡愈合、缓解病情,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白血病 口腔溃疡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利用了2010年和2014年在四川省的人口普查数据,借助GIS技术,对四川省21个市的人口模式进行分析。2010年和2014年总体的分布情况总体主要是划分高密度,较高密度和低密度三个空间区域,四川省的21个市区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并没有出现高值和低值异常的空间情况。空间分布并非出现完全随机状态,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西北部的阿坝和甘孜人口较少。这两个地区主要是分布了少数民族,而且甘孜阿坝地处四川西北部,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两个地方的居住人口较少。成都市作为四川省会,是高密度人群的聚集地。其他地区密度值趋于中间。整体来说四川省的人口是呈现一个低-高-中的分布。

  • 标签: 空间统计 空间模式 人口密度 四川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情况,为全方面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以及保健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同时为建立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患者教育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设计的标准问卷,对刷牙、吸烟、食糖等习惯以及就医行为进行现场询问。收集我院80名老年人牙缺失、义齿修复以及刷牙次数等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机抽取调查的我院80名老年人中牙缺失人数为77人,失牙率达到96.25%,而义齿修复率仅为25.64%;其中全口无牙颌人数为31名,全口义齿修复率为72.54%;每天不刷牙的人数为70人,占到87.5%。龋病患病率为91.3%,楔状缺损患病率为32.6%,牙周病患病率为96.7%。结论目前我院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保健意识,口腔状况不容乐观。建议我市牙防所进一步加强辖区老年人的龋病和牙周病防治的宣教力度,提升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失牙,改善老年人的缺牙修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健康 龋齿
  • 简介: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变化。人口政策从“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到“全面二孩”的转变,表明了我国人口发展观已经从视人口为经济增长的拖累,严格控制增长,逐步转向人口一经济一社会协调发展,适当可控的人口增长模式。然而,上述人口政策的转变仅仅是近5年内完成的,“全面二孩”制度短期内能否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文章通过对人口制度转型的演化分析,强调旧制度的功能性锁定、人们的生育偏好降低、认知模式趋于稳定、演化博弈策略均衡,对夫妇生育选择的影响。对“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提出如下建议,重塑生育制度结构;创造与生育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加强人们生育认知模式引导;注重制度实施后的动态跟踪,并不断修正。

  • 标签: 中国 生育政策 制度 演化 路径
  • 简介: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渠县县委、县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2016年全县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3.8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个。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41.65万元,2.088万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

  • 标签: 贫困人口 渠县 村集体经济 项目资金 县政府 脱贫
  • 简介:厦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已经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步伐,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求。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及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智能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将成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发展的趋势。本文同时报告了厦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做法。

  • 标签: 智能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大数据 健康档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在2016年3月16日至2017年3月16日期间选取10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为实验对象,随后统计、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病变发生部位、疾病类型后,再实施相应的治疗干预。结果从疾病类型角度分析,15.00%的患者属于牙周病,18.00%的患者属于牙髓病,25.00%的患者属于缺齿,42.00%的患者属于龋齿;从疾病发生部位分析,68.26%的患牙均处于上颌,31.74%的患牙均处于下颌;从临床表现分析,65.00%的患者存在食物嵌塞症状,33.00%的患者存在牙周肿胀症状,52.00%的患者存在咬合不全症状,62.00%的患者存在咀嚼疼痛症状;从治疗效果角度分析,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一次性修复成功率为98.00%,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其中2例出现咀嚼疼痛,1例出现牙齿松动,1例出现牙周炎)。结论大部分老年人口腔修复患者常表现为咀嚼疼痛、食物嵌塞,属于龋齿病变,通过实施相应的治疗干预后,能够提高一次性修复成功率。

  • 标签: 口腔修复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员配备过程中的人员招聘、员工培训以及员工考评出现诸多问题,例如招聘时老年歧视现象、培训不合理、考评形式化等都使得组织效率低下。我们要从科学筹备人员招聘、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并严格执行、完善绩效考评系统等方面入手改善组织人员配备,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积极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微观组织人员配备产生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微观组织 人员配备
  • 简介:通过梳理,认为当前初步形成以"制度导向型、服务融合型、载体支撑型、主体协同型"四种类型的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践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四种类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践模式既有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元素,也存在缺乏统筹城乡观念、户籍改革难落实、社会融合政策"碎片化"、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以统筹城乡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社会融合政策体系,建立以家庭政策为基本单元的社会政策取向,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和企业协同、流动人口主动参与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治理格局,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向更高质量阶段迈进。

  • 标签: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实践模式
  • 简介:基于生产渠道视角下的劳动生产率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劳动技术替代效应和基于消费渠道视角下的消费需求递减效应、环保意识增强效应,就人口老龄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1990年~2012年的多国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这五方面的效应进行逐一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有助于环境质量改善,稳健性检验显示该结论稳健可靠;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劳动力技术替代、降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和践行环保行为等路径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优化、消费需求递减、环保意识增强和劳动技术替代。但人口老龄化也可能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进而不利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此,中国应做好政策设计,充分发挥人口老龄化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应,促进环境质量优化,实现绿色发展。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环境质量 产业结构 技术替代 环保意识 消费需求
  • 简介:湖南省城步县制定了《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方案》,明确全县扶贫开发的任务书、线路图和时间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领导联点、单位驻村、干部结对。受限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贫困村贫困户仍是城步县绕不过去的问题。为此,城步县在全县开展"领导联点、单位驻村、干部结对"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的帮扶工作行动,实现"四个全覆盖"——覆盖所有县级领导、覆盖所有正科级以上单位、

  • 标签: 城步县 贫困人口 小康 县级领导 扶贫开发 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