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定量方法检测同一标本D-聚体之间的结果比较。方法分别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和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检测18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标本。结果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阳性率高于胶体金免疫渗透法。结论D-二聚体的多种检测方法中,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和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都拥有能定量检测、快速、简单、敏感性高等优点,但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相对于胶体金免疫渗透法,易在大多数医院推广使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D-二聚体 定量检测 胶体金免疫渗透法 免疫比浊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年龄相关性疾病与之有密切关系,目前关于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探索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衰老模型制作多样复杂,耗资巨大,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衰老模型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以其成本低廉、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本文拟对D-半乳糖所致各种衰老动物模型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衰老 模型 动物 D-半乳糖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在高危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并明确诊断为高危性胸痛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44~78岁,平均(62.43±5.28)岁;体重指数(18.26~24.37)kg/m2,平均(21.34±0.98)kg/m2。统计高危性胸痛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的发生占比情况,测定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20例高危性胸痛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共53例(44.17%),主动脉夹层共38例(31.67%),肺栓塞共29例(24.16%)。肺栓塞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且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在不同病因所致的高危性胸痛中的水平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达较低,呈轻度升高,在肺栓塞患者中升高趋势最为显著,故临床上可通过检测高危性胸痛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来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

  • 标签: 高危性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11月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174例,根据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排除深部真菌组、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检测各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153.4±37.0)pg/mL,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54.6±8.6)pg/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3.4,P〈0.01);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以20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1%、87.5%、61.9%、52.1%、91.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拟诊病例,3组间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明显高于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以20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1%、87.5%、61.9%、52.1%、91.2%,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佳诊断阈值。

  • 标签: 血浆(1—3)-β—D-葡聚糖 深部真菌感染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D-二聚体是由交联纤维蛋白经过降解后得到的特殊物质,它可作为反应体内高凝状的指标,同时在诊断DIC及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非孕期有所增高,但目前尚缺少有关孕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参考区间及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界定值,故其在诊断孕产妇DIC、血栓性疾病中受到很大限制。非孕期女性血浆中的D-二聚体值在健康人群参考区间范围内;妊娠期间,DD值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晚孕期其值到达最高。

  • 标签: 妊娠,D-二聚体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检测老年肺部感染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D-二聚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D-D聚体含量≥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老年肺部感染D-二聚体明显增高,大部分为吸入性肺炎(伴有脑血管病后遗症,长期卧床),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后D-二聚体明显下降。结论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肺部感染,特别是长期卧床并肺内感染的老年患者有重要意义,是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D-二聚体 老年肺部感染
  • 简介:10和20mg/kg灯盏花素分别使D-半乳糖组小鼠活动次数增加了33.88%(P<,D-半乳糖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降低了27.54%(P<,灯盏花素D-半乳糖疲劳自主活动游泳负重实验

  • 标签: 乳糖引起 作用研究 小鼠疲劳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叶黄素对D-半乳糖(D-gal)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4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D-gal模型对照组、叶黄素低剂量组、叶黄素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D-gal120mg/(kg.d)腹腔注射制作小鼠氧化应激模型,叶黄素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叶黄素10mg/(kg.d)、40mg/(kg.d),持续6周。检测小鼠肝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线粒体ATP酶(ATPase)活性和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叶黄素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ROS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SOD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TNOS、iNOS活性低于模型组,肝线粒体Na+-K+-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黄素可降低D-gal致氧化应激小鼠体内ROS和NOS活性,提高SOD和线粒体Na+-K+-ATP酶活性,从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叶黄素 D-半乳糖氧化应激 线粒体 一氧化氮合成酶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儿童腹痛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从2016年1月开始至2017年2月截止收入院治疗的临床诊断为腹痛的患儿58例,同时抽取58例正常的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有无明显差异。结果腹痛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两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D-二聚体 腹痛 意义
  • 简介:目的: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构建一种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的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体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的活性。结果:获得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体结合的优势。结论:该抗体株D13可供进一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的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脑外伤患者中的变化

  • 标签:
  • 简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纤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试验,其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

  • 标签: D-二聚体 实验室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升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35例骨折患者的血浆标本,在SysmexCA-70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imer,并分析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与D-dimer之间的关系。结果:骨折患者组D-dimer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D-dimer增高无关(P〉0.05)。年龄小于25岁的骨折患者血浆D-dimer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D-dimer增高明显,特别是大于50岁的骨折患者其血浆Ddimer含量是对照组的8~1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骨折部位、伤情分轻、中、重3度,单纯闭合性较轻微的骨折患者其D-dimer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骨折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浆Ddimer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肢体2处及2处以上骨折伴有血管损伤或脏器损伤的严重骨折患者。结论:骨折患者应例行测定血浆D-dimer,对于年龄较大、病情比较严重的骨折患者应特别注意其血浆D-dimer的升高,及时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标签: 骨折 D-二聚体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 D- 二聚体 (D-D)的检测,在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 109例对照组与 346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 D-D,并分析血浆 D-D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等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 D-D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肝硬化死亡组血浆 D-D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01);肝硬化肝功能 B级组血浆 D-D显著高于肝功能 A级组 (P< 0.05), 肝功能 C级组血浆 D-D显著高于肝功能 A级组 (P< 0.01)与 B级组 (P< 0.01);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血浆 D-D显著高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 (P< 0.05)。结论 肝硬化病人血浆 D-D明显升高,并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是否并发肝性脑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浆 D-D 肝硬化 预后 肝功能损害程度 肝性脑病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2018.01-2019.12期间,择取骨折患者126例,按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成甲(是)、乙(否)2组,各63例。均予以D-二聚体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评价二者诊断价值。结果 ①D-二聚体水平,术前组间比较(P>0.05);术后1d、3d、5d:乙组>甲组(P

  • 标签: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