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于“规”、“指”措施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对它的议论乃至争论也随之而起。强调它重要的有之,议论它不合法的也有之,于是,也就有了为其正名的必要。此文既从“规”、“指”措施的产生、发展、改进、完善等方面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也从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反腐败斗争 纪检监察机关 “两规”措施 “两指”措施 调查措施
  • 简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于“规”、“指”措施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对它的议论乃至争论也随之而起。强调它重要的有之,议论它不合法的也有之。于是,也就有了为其正名的必要。

  • 标签: 反腐败斗争 纪检监察工作 “两规” “两指” 办案措施
  • 简介:中共六后的年间,出现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大革命失败后似乎已陷入绝境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斗争,又重新壮大起来了。六以后,中共中央非常注意党的建设,党的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一九二九年六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召开时,党员已达到六万九千余人,一九三○年三月,又增加到十万多人。一九三○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十七个省恢复了省委和许多特委、市委、县委的组织。

  • 标签: 中共六大 党的组织 党的建设 陷入绝境 九三 国民党统治区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青年的发展轨迹,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莫过于“青年文化”现象。在西方青年文化大潮中,美国青年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冲击力而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我们考察西方青年文化的重要参照系:跨掉的一代——本世纪50年代中期,跨掉的一代在旧金山

  • 标签: 青年文化 成人社会 世仁 社会取向 在路上 犯罪现象
  • 简介:说起“衙内”,大家都会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水浒传》中天良丧尽、坏事做绝的高衙内。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深恶痛绝的“衙内”现象本已绝迹。因为,新中国的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为个人、为子女谋私的权利。然而,随着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不断有“人民公仆”堕落为腐

  • 标签: 反腐败斗争 领导干部 腐败现象 以权谋私
  • 简介:机关“裙带”现象忧思录安微李北风中央机关和部分省级机关已经进行了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可在有些地方,仍然是机构年年增,人员月月长。据某市人事机构统计,该市县级机关中,有l/3人员是超编人员。这是从现象上看的。如稍稍深入一下,你会发现,有的单位...

  • 标签: 预算外收入 国家公务员 近亲繁殖 领导干部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超编人员
  • 简介: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沙县人走出山门,东进福州、南下闽南、西闯广东,从事经营“沙县小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大力扶持下,沙县小吃店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600多家,从业人数3000多人,如今已发展到12863家,从业人数达45123人,小吃店遍布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杭州、上海、长沙、南昌、海南等大中城市。“沙县小吃”从业人数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产值占第三产业的86.1%,

  • 标签: 小吃店 沙县 90年代以来 90年代中期 从业人数 改革开放
  • 简介:似乎在不经意间,日风韩风就以强劲态势吹进了中国都市,引起了新新人类的持续发烧,哈日族、哈韩族总称为“嘻哈族”成为了都市青少年的特殊群体,其特征为:服饰“夸张化”、生活“卡通化”、语言“弱智化”、行为“野蛮化”、运动“Hip-hop化”等等。日韩流行文化正慢慢渗入中国青少年文化市场,影

  • 标签: 嘻哈文化 青少年 中国 社会转型 从众心理 流行文化
  • 简介:在本刊针对贵州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负面精神现象开展的随机调查中,许多被调查者认为,如果不把问题推给历史、推给自然环境等客观原因,自我反思反省,可以得出结论:精神、意志、观念落后是导致贵州欠发达的一病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 标签: 精神现象 贵州 批判 经济社会生活 被调查者 自然环境
  • 简介:<正>《简爱》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读者尤其是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上海译文出版社在1980年第1次印刷该书为27万册,在1991年2月第12次印刷时印了58万册,平均一年重印一次,供不应求。《简爱》的版本多样,豪华本,简装本,英汉对照本均有。此书被频繁地改编,有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录音磁带(中外爱情

  • 标签: 简爱 勃朗特 夏绿蒂 罗切斯特 长篇小说 英汉对照
  • 简介:所谓"公贿",即公款行贿,是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及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由"集体决定",或以"集体"和"单位"的名义,用公有财物去向其他国家机关等公有制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和非领导),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也能直接、间接地掌管和支配人财物等权力的人)进行贿赂的行为。

  • 标签: “公贿” 企事业单位 公有制单位 公款行贿 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
  • 简介:读了李波写的《仕途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第一个感觉是佩服李波敢说真话的勇气。李波敢站出来讲真话,直面官场病症,不顾及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将为官者扭曲的心态晾晒在阳光下,勇气可嘉。第二个感觉是不易。在官场上,周围不少人遵循一定的潜规则,且昏昏然行事时,李波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同流合污,不向现实妥协,确实不易。如果现实中李波这样的年轻领导干部多了,乃是我们国家的幸事。

  • 标签: 现象说起 郭秀现象
  • 简介:某厂职工C纪律焕散,完不成生产任务,拿不到奖金,经常旷工找外快。后来,他在农货市场做起买卖,连续个月不来上班,企业将其除名,C拿来假的腰病证明争执。在申诉状中,C还编造了工作致腰伤的谎话,说自己是企业主人,单位除名不公平。1.这类由职工违纪引起的争议比较多。其中被处分

  • 标签: 企业主人 消极影响 企业职工 除名 公平 主观随意性
  • 简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拉美国家普遍制定了“进口替代战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拉美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经济过渡到先进的工业经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经历了30年的发展奇迹。20世纪80年代后,拉美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同时全面恶化;

  • 标签: 拉美国家 20世纪80年代 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 持续高速增长 人均国民收入
  • 简介:民众把信访看成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司法救济的手段,这就是"信访不信法"现象。"信访不信法"现象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要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破解"信访不信法"现象,同时还要借助媒体的力量。

  • 标签: 信访 信访不信法
  • 简介:当非典不期而至并肆虐人间之时,我国各级政府高度负责,积极应对,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众志成城、奋起抗击成为非典时期的主旋律,但主旋律之外也有不和谐的音符。非典当前,面临考验,有人临阵脱逃,手足无措;有人哄抬物价,借机发国难财;有人妖言惑众,惟恐天下不乱……成为非典时期的“非常”现象

  • 标签: 非典时期 领导干部 腐败行为 工作作风 非典型肺炎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年龄在59岁左右,即将离休或退休的大小官员,因贪污腐化而身陷囹圄,社会学家称之为"五九"现象。尽管他们走向堕落的具体心态各有差别,但细细分析,导致其心态扭曲的原因也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失衡心理。这是比较普遍的心态。一些工作资历较长者,艰苦奋斗几十年,人到

  • 标签: 艰苦奋斗 现象 社会学家 干部 退休 人大常委会
  • 简介:邓小平的思想理论影响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构筑了承毛泽东之韵的特殊文化景观;为了更好地发掘、理解、领悟邓小平的智慧,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有必要理清其来龙去脉,尤其要侧重于邓小平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研究邓小平文本及其赖以产生的历史与现实的环境、背景及其自身特性,揭示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人格的真谛,诠释其理论学说的文化指向及普遍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文化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