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八二宪法确立的宪法监督体制为其后的宪法实施问题埋下了伏笔。具有实效性的违宪审查制度付之阙如,有着深远的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也与我国宪法学对宪法体制研究的不足有关。设立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委员会方案既无法克服现有宪法监督体制的弊端,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可行性存在疑问。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之外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则面临着两大疑难问题:一是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融通问题,即全国人大之外的体制力量为何能够审查或者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行为;二是与执政党的关系问题,即在违宪审查或宪法监督中如何坚持和体现党的领导。同时设立人民宪法监督委员会和人民宪法院的虚实结合的宪法监督体制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较好地在违宪审查中坚持和体现党的领导,符合“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的精神。

  • 标签: 宪法实施 宪法监督 违宪审查 人民宪法监督委员会 人民宪法院
  • 简介:从总体上说,梁启超不是坐而论道的书斋学者,他的宪法思想不是学术研究的结果,不能从体系化与本质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梁启超的宪法思想是对实践过程的表达,是宪法实践在梁启超心镜中的投射。因此,应当根据"见之于行事"的理路来看待梁启超的宪法思想。从19世纪末到1918年,在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段落里,梁启超在不同的时势背景下,分别强调了宪法的多个面相,这些随势赋形的宪法思想,是流淌的宪法思想,是梁启超"见之于行事"的思想结晶,具有鲜明的液态属性。

  • 标签: 梁启超 宪法思想 本质主义 法学方法
  • 简介: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与宪法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宪法与党的纯洁性均要求解决好权力的合理配置问题以及因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的腐败问题。保持党的纯洁性,一方面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要不断自我净化、完善;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以宪法为总纲的制度建设,他律的效果往往优于自律,宪法中的人民主权、民主法治以及人大制度都能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因为宪法的核心价值就是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

  • 标签: 党的纯洁性 宪法 权力 制度保障 党的建设
  • 简介:宪法的核心和根本是对公民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予以确认和保障,准确理解宪法这一精神实质,分析探讨维护公民宪法权利的难题和应对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宪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民主法治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 标签: 宪法根本 公民 宪法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 简介:高度原则性和概括性,甚至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宪法规范需要不同于普通法律的解释。而且立法机关的宪法解释也应有别于司法机关的宪法解释,因此,后者必须保持超然的中立立场。我国宪法解释追求立法原意的理论定位,存在着寻找原意困难和脱离解释语境的问题。为此,我国宪法解释应服从于解释目的和解释意义,把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实现国家的根本任务奉为圭臬。

  • 标签: 宪法解释 原旨主义 原意 解释方法
  • 简介:1931年11月,在瑞金叶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起草、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劳苦大众制定的第一部红色宪法。它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土地革命开始后,中国革命形势得到恢复和发展,各根据地纷纷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 标签: 苏维埃 组织法 一苏大会 根本法 共产国际 远东局
  • 简介:联邦最高法院作为美国司法权的最高象征,在美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解决纠纷功能、政治功能、公共政策制定功能、法制统一功能以及经济功能。

  • 标签: 法权 社会功能 司法制度
  • 简介:立案和送达是重要的审前程序.直接影响到以后审判程序的运行方式和效率。但在研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立案和送达程序的改革尚未引起法学理论和实务界的足够重视。考察一下国外的相关程序,对我们或许有一些借鉴意义。比如美国是以判例法为主的国家,但在《美国联邦法院民事诉讼规则》中,对立案和送达程序却有许多非常具体的规定。

  • 标签: 立案 送达程序 法院 审前程序 判例法 相关程序
  • 简介: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接着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我国宪法。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依法治国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里便提出一个问题,宪法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薄看法,抛砖引玉。

  • 标签: 宪法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 法制国家 民治 法治国家
  • 简介:宪法在现代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权威地位无须置疑,而我国由于宪法宣传力度不够,护宪机制不完善,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及市场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弱化了我国宪法的权威性.这些原因的存在又与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相悖,有鉴于此,强化宪法宣传教育工作;处理好党法关系;完善宪法监督机制;加强宪法配套立法工作,尤其重视农村民主实践,是树立和加强我国宪法权威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宪法权威 根本法 党法关系 配套立法 宪法监督 中国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作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任务之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 标签: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国家根本大法 制度路径 宪法学理论 宪法修改
  • 简介:尽管旧中国就引进了近代西方的宪法,但旧中国不具备制定宪法的条件,也无实施宪政的可能,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当家作主,才有了制定宪法,实施民主的机会。“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宪法和实施宪政的具体实践,是中国宪政现代化的真正基础。

  • 标签: 五四宪法 宪政现代化 起点
  • 简介:受中国传统社会的制约,《论语》中尚未出现完整的宪法思想,但是已经出现了宪法思想萌芽,比如限制权力、发现与尊重个人价值、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反思政权合法性、宪法宽容精神等。只有抛弃对“成熟形态宪法”的刻板印象,才能够从更广义上来理解以上思想萌芽对今天宪法思想和宪政实践的意义。与古希腊柏拉图的宪法思想相比,《论语》中的宪法思想萌芽与之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

  • 标签: 《论语》 宪法思想 思想萌芽
  • 简介:宪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谢洪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现行宪法颁布实施12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根本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精...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法律保障 思想建设 文化建设 现行宪法
  • 简介:法律保留制度,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所奉行的一种基本权利限制制度。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律对法律保留制度的继受比较片面。我国宪法应当明确基本权利本质(核心)不受侵害的理念,对法律保留的范围、程序、目的等作细化规定,从而确保基本权利的存在,防止法律保留原则的滥用将基本权利虚化。

  • 标签: 宪法 法律保留 人权限制
  • 简介:为实现十八大确立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宪法法律理念,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宪法法律理念;因为宪法法律理念是法治实践的思想指导,而党政领导干部掌握和运用人民委托的公权力,理应对宪法法律有深刻的了解,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和捍卫宪法

  • 标签: 宪法法律理念 领导干部 法治 民主 人权
  • 简介:基于公法、私法之划分,宪法属公法无疑。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其观点可概括为两类:其一,因为宪法是根本法,所以宪法并非公法;其二,因为宪法是母法,所以宪法并非公法。通过对前述观点的整理分析,可知根本法应为普通法律的对应概念,宪法可同时作为根本法与公法;同时,母法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故此,宪法属于公法,应以公法视野推动宪法实践与宪法研究。

  • 标签: 宪法属性 公法 根本法 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