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6月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依法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新规定的出台都会有一个阵痛和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对检察机关的反贪侦查工作而言,“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研究这些影响,并即时构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证据规定 影响 对策
  • 简介:《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关于鉴定方面的内容有着一系列的更新和完善。由于司法鉴定配套管理的三部法规都是在民诉法修改之前完成,无法包容民诉法的所有改革设想,在处理与鉴定相关事务方面难免存在疏漏。要有效履行司法鉴定管理职责,就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民诉法修改鉴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并在相关法规中及时地予以完善。

  • 标签: 《民事诉讼法》修改 鉴定管理 鉴定人 争议问题
  • 简介:9月3日上午8点钟,巫山县院检察官应邀为巫山县初级中学的4000名学生上开学第一课。检察官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案说法介绍了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受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代表的一致好评。巫山县初级中学校长向又新表示下次还要邀请检察官来校进行法制讲座。学生家长代表表示,检察官讲的是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 标签: 中学生 巫山县 开学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刑事责任年龄 学生家长
  • 简介:自欧盟宪法草案出台以来,关于欧盟制宪成功与否的猜测与怀疑始终不断.这些猜测和怀疑聚焦在国家、宪法及主权三个问题上.欧盟宪法草案传统的制宪理论提出了挑战,在后国家时代,传统的制宪前提的解释似乎显得苍白无力,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国家、宪法及主权观念.

  • 标签: 欧盟宪法草案 宪法 国家主权 法律性质
  • 简介:对“见危不救”能否入刑问题的探讨,应打破学科部门的藩篱,由各学科知识共同组成的逻辑链条向下推演,模拟式地重走一条完整的有德入法的路径。为了直接指明道德入法(当然本文专指“见危不救”这一道德事项)的合正义性与可行性,与其在阐释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纷繁复杂的理论与学说中无尽旋转,不如直接利用一根刻度清晰的“标尺”,经过测量,直观地看到这个道德事项与刑法的距离是否足以跨越。在测量出了一般法理意义上动机与刑法的距离后,可以看到“见危不救罪”入刑在刑法理论、犯罪学、法哲学与立法司法技术层面上引起的尴尬。在刑法领域,这样的尴尬分别体现在救助义务来源、犯罪法益这两个方面;在犯罪学领域,这种尴尬源自于“见危不救”本质上是贝卡利亚所说的“难以证明的犯罪”;在立法学领域,入刑在立法司法实务中存在着犯罪构成要素解释不明、犯罪主观心态难以证明与刑侦、诉讼难以为继的问题;在法哲学方面,入刑的非正义性集中反映在功利主义刑法对于消极自由的侵犯与“危害原则”的违反,从根本上否定了入刑的正义性。

  • 标签: 见危不救 愿望的道德 互惠原则 道德失调 功利主义 消极自由
  • 简介:6月,初夏的上海,万物争艳,生机勃发。10日下午,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综合楼3号会议室,一次云集八方精英的《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专家座谈会隆重举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

  • 标签: 专家座谈会 司法鉴定 精品期刊 创刊 中国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