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王氏"老十针"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针刺王氏"老十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纳入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针刺王氏"老十针"组穴)、药物组(口服莫沙必利片)及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并进行跟踪随访,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总次数、完全排净感自主排便总次数、自主排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结果各组自主排便总次数、完全排净感、自主排便性状总和结果显示:第1周-第4周、第4周-第8周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1),针刺组高于药物组,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王氏"老十针"可有效增加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可改善卒中后的排便困难程度,是治疗卒中后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王氏老十针 卒中后便秘 王乐亭 针刺 排便次数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胸片资料,并定期X线胸片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AIDS合并肺结核73例,影像学表现斑片和(或)大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影等。病灶恶化进展39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29例,3个月后CD4均不程度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缺乏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影像学
  • 简介:目的:评价康艾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60mL稀释后静滴1次/d,每周期14d,观察4个周期后肿瘤客观疗效、生活质量、中医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方面。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稳定率分别为70%、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周期后治疗组的体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血液学及消化道毒性。结论:康艾注射液可能会提高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体力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这类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势。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中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作者简介房铁生,副主任医师,曾被怀柔区卫生局评为十佳医务工作者,2009年被中华中医学会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2012年被评为怀柔区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2012年获首都劳动奖章,全国敬业奉献好人,现为北京市首届社区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十余篇,医学常识200余篇,现为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承孟凤仙教授,研究方向风湿免疫病的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中医治疗。摘要目的观察消痞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消痞汤治疗,对照组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痞汤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ao PI Decoction in treating 40 case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 简介:目的观察凉血清热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凉血清热方口服,对照组予复方青黛胶囊口服,2组均外用芩柏膏。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40例中,显效33例(82.5%),有效7例(17.5%),无效0例(0.0%),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40例中,显效16例(40.0%),有效18例(45.0%),无效6例(15.0%),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5.0%。经秩和检验,Z=-2.371,P〈0.05,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红斑、鳞屑、瘙痒、口干咽痛、心烦易怒、大便方面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ASI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清热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清热方
  • 简介:为寻求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用药,观察中药针剂配伍应用疗效,应用益气活血的生脉注射液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40例,并用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观察对症状、体征、血脂、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7.5%(P<0.05)。辨证配伍益气活血的中药针剂对VBI症状及血瘀证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不失为临床治疗VBI的有效途之一。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生脉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血脂 D—二聚体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血清β-CAR、IL-17及CD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住院收治的68例初治PTB,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标准2S(E)HRZ/4HR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接受24周治疗。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反应因子以及免疫功能,评价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丙二醛(MDA)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胡萝卜素(β-CAR)降低(P〈0.0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升高(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1),CD8^+降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DA较高(P〈0.05),SOD、β-CAR较低(P〈0.05),IL-10、IL-17较低(P〈0.05),IFN-γ较高(P〈0.05),CD3^+、CD4^+、CD4^+/CD8^+较高(P〈0.01),CD8^+较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PTB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参麦注射液 β-CAR IL-17 CD4^+
  • 简介:目的:观察乙胺碘呋酮联合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AF)的,陆床疗效。方法:7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联合用药组40例。对照组给予乙胺碘呋酮治疗,联合用药组除了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外,联合中药复律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1%,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胺碘呋酮联合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胺碘呋酮 阵发性房颤 复律汤
  •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4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治疗1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改善情况。结果:40例中,近期治愈11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提示: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能明显改善肝郁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及组织病理学炎症的损害。

  • 标签: 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 慢性浅表性胃炎 肝郁湿热证
  • 简介:2013年,韩国接受治疗的强迫症患者人数为23846人,其中20-40岁患者占45.2%。30-40岁患者占21.2%,40-50岁患者占16.3%。

  • 标签: 患者人数 强迫症 韩国 年轻
  • 简介: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健脾补肾熄风法疗效评价。方法:对40例ALS患者进行性别、病程、病情比较,常见症状频数统计,应用ALS功能等级评分量表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对比。结果:入选病例多为初、中期患者,末期病例较少。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本病的三大主要临床表现;经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讲话、进食、床上翻身和整理被褥、行走、爬楼梯的功能,并使书写、咀嚼和使用器具、穿衣和自理能力、呼吸功能稳定在治疗前的水平。结论:健脾补肾熄风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发病特点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