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汞外溢危害和处理方法的认知状态,为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5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仅26%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人体对汞的吸收途径,13%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汞外溢的处理方法。结论医院应加强社区医务人员对汞危害知识和防护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对汞污染的重视程度,减少汞外溢污染及汞毒害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水银体温计 汞柱式血压计 汞危害 认知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加速康复外科中多模式围术期处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择期腹腔镜下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9)和多模式组(68),对患者患儿术前情绪、患儿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儿镇静评分和躁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多模式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镇静评分、诱导时面罩接受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模式组患儿拔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多模式组患儿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多模式组术后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围术期处理在小儿ERAS中具有应用价值,而且安全、有效、可行。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多模式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接收的160名老年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临床病理和临床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并研究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情况,针对这些常见的并发症做出了解决措施,让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少。结果研究分析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以及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情况,采取有效的办法让这些并发症的几率降低。结论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和观察围手术期经常会发生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策略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病人 临床特点 围手术期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文献,总结甲磺酸阿帕替尼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出血、乏力、消化系统损害等。通过对阿帕替尼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医生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阿帕替尼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抽血注意事项,探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要点。方法选取在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进行静脉抽血的126例人员,按照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抽血流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抽血流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穿刺1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视静脉抽血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同时针对并发症实施积极的预防和处理,能够提高静脉抽血安全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是医院整体质量与形象的充分体现。

  • 标签: 静脉抽血 注意事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处理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处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不论死亡率还是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患者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急诊处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患者并发症的降低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性关节损伤的针对性处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开放性关节损伤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中,40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25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得非常好,13例患者恢复得较好;对照组中,7例患者发生感染,5例得到及时处理,19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得非常好,12例恢复得较好。结论对开放性关节损伤患者及时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关节粘连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关节损伤 处理原则 措施
  • 简介:摘要部队训练伤的种类存在差异性,笔者通过对训练伤的类型进行举例,来对训练伤的处理原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自己对于部队训练伤的护理办法。

  • 标签: 部队训练伤 处理与护理
  • 简介:摘要制药厂对于污水处理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其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污水处理的工艺的要求上。制药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一般使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厌氧-缺氧-好氧生化处理法,在其电控系统的选择上会更多的使用DCS控制系统,能够更好的对污水处理的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本文主要对DCS控制系统在制药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来更多地增加对其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促进污水处理的发展。

  • 标签: DCS控制系统 制药厂污水处理 分布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残腔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12—2016-12间在罗山县妇幼保健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分为2组,各56例。A组保留残腔,B组将残腔缝闭。比较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乳房外形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缝闭残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利于切口愈合并较好保持乳房外形。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保留残腔 缝闭残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至今所收治的100例急诊输液室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判断患者安全隐患,同时做好针对性护理处理。结果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患者呼叫不及时、输液后处理不恰当、护士穿刺技术不当、护士耐心不够、输液滴速、过敏或不适、药物外渗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对于输液室护理人员各方面评分都明显的高于护理前,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管理因素为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主要原因,而要想有效处理则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规范护理流程与安全隐患防范教育。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护理 安全隐患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II-IV期压疮患者施行泡沫敷料与水胶体敷料联合伤口处理的效果。方法选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III-IV期压疮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患者施行常规换药护理,实验组患者施行泡沫敷料与水胶体敷料联合伤口处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创面缩小程度、覆盖时间、疼痛程度、愈合总时长及换药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缩小程度明显优于比较组(p<0.05,),敷料覆盖时间、愈合总时长短于比较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比较组,换药次数少于比较组(p<0.05)。结论III-IV期压疮患者施行泡沫敷料与水胶体敷料联合伤口处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感弱,恢复速率快,换药次数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泡沫敷料 水胶体敷料 创口处理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片检查,实验组患者使用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案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螺旋CT扫描的实验组,准确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和X线片检查对比优势明显,其准确率更高,能够清晰的将病变位置及受伤程度显示出来,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扫描 X线片检查 骨创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和麻醉处理。方法选择2017年内80例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为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用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在身体状况、年龄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的病人,情绪更为平和且在治疗上效果凸显的更为优质。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更好的麻醉处理,可有效确保血流动力学指标,杜绝发生母婴伤害,能大范围的在医院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妊娠合并脑血管病 临床分析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程处理工作中将新产程作为标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分娩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根据随机法将所选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旧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给予研究组病人新产程标准作为指导,对比两组病人的分娩结局,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总产程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和旧产程对比,新产程标准能够显著提升产程质量,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产程处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现象的患者,观察组为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现象的患者,分析影响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合适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的长短、术后换药时机的掌握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切口感染率较低,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的长短、术后换药时机的掌握情况等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在治疗上缩短手术的时间,并做好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阑尾炎的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术后 切口感染
  • 简介:2018年8月14-16日,由中国体视学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共同发起、轮流主办的首届"图像处理与分析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体视学学会副理事长张艳宁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 标签: 图像处理 昆明 信号处理 科研院所 体视学 学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痔疮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处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痔疮手术患者,对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2例患者产生便秘,2例患者产生出血,5例患者出现疼痛,患者均住院时间为(6.15±0.98)d。结论对痔疮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且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痔疮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外伤伤口处理时采用传统缝合方法与医用胶粘合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实验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急诊外伤患者展开分析,按照均匀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缝合方法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医用胶粘合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方法相比较,医用胶粘合在处理急诊外伤伤口时所取得的患者满意度显著较高,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外伤伤口 传统缝合 医用胶粘合
  • 简介: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是男性生殖系统最高发的恶性肿瘤。我国PCa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且在临床确诊时多已属中晚期,临床上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进展期或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仍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但经过14~30个月的中位时间后绝大部分患者都会转归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内分泌治疗无效后患者将面临生存期缩短、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其中位总生存期〈2年,因此,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许多CRPC治疗药物或手段逐渐出现,给CRP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仍有争论。本文将对相关治疗新进展及合适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去势抵抗 前列腺癌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