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9%。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选用中医综合治疗法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法,其疗效显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明显改善同时较好的恢复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同时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后遗症的发生率都较低,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中医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将进行常规护理的7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进行中医护理的74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30﹪,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54﹪。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治疗 糖尿病性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西药所引起的并发症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 西医 脑出血 并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小儿肺炎患者例数为84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7083%,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外科手术以及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系数少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析,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效果明显。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对比护理结局指标。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IS、ADL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象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可使患者获益,提高康复的效果。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早期康复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炎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9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观察组使用中药治疗,两组均接受55天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病症积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是75.6%,观察组的有效率是91.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病症积分和尿检指数降低情况要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肾炎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比西医治疗优秀。

  • 标签: 中医 临床治疗 慢性肾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01月医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0例,为了便于对比及研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而实验组(15例)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即"四动"和"五步法"),治疗半年之后,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骨折的愈合率和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患者的康复时间较短,治疗质量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锁骨骨折 临床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 标签: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分别为60.0%、93.3%,经统计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治疗 方案选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偏头痛患者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患者,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使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有43例治疗显效,10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患者有37例治疗显效,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5.19%。P为0.03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共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并使用该方式。

  • 标签: 中医内科 偏头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洗联合外敷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12月-2018年0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斑秃患者作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于此基础施予中医外洗联合外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94.55%(52/55),对照组是63.64%(5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洗联合外敷治疗斑秃可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外洗 外敷 斑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选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快消退,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的重视需求程度也不断提高,所以中医养生保健也不断发展进步。中医养身保健能够提升人的身体素养,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在中医养身保健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中医养生保健效果,严重时甚至会损害应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这就需要根据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其实际社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不断完善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 标签: 中医养身保健 发展现状 保健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片和华佗再造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中风偏瘫 疗效
  • 简介:摘要中风后抑郁是中风病后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病痛。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综述当前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中风病 抑郁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可进展为肝衰竭。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消费逐年增加,国内ALD患者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是病毒性肝炎之外最多的肝病发病原因之一。在中医病证中,可归属于“酒疸”、“酒癖”、“酒臌”、“伤酒”、“积聚”、“胁痛”、“黄疸”和“黑疸”等范畴。笔者通过对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相关文献的检索,从病因病机研究、肝病机制研究、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这几方面进行综述,中医治疗对于延缓酒精性肝病的进展,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作用,更高质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于临床上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2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122名患者中采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共有74例,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48例,将采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主动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这五个评价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中医手法应用于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体验更好,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排卵障碍性不孕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西医治疗往往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排卵障碍性不孕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排卵障碍性不孕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