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肠管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内营养支持组(鼻组,26例)和鼻胃管内营养支持组(鼻胃组,28例)。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2天开始给予鼻饲整蛋白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达到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外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入住ICU时间、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1)按照体质量计算热卡需求量,鼻组较鼻胃组更快达到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分别为(3.0±0.8)d和(7.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组较鼻胃组联合外营养支持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0±0.8)d和(6.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第30天时,鼻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鼻胃组,分别为(64±6)g/L和(61±6)g/L,(120±17)g/L和(106±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鼻组较鼻胃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1±5)d和(1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血糖、腹泻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内营养支持能更快达到内营养支持目标,缩短入住ICU时间。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肠道营养 预后 鼻肠管 鼻胃管
  • 简介: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纤、凝血指标的变化及降纤酶的疗效.方法:测定38例脑梗死急性期(<3天)患者降纤酶治疗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α2抗纤酶(α2-PI)、血浆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和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Fbg、α2-PI、PAI-1、D-D水平分别为4.32±1.7g/L、(154.39±34.86)%、0.26±0.1IU/ml、1.12±0.32AU/ml和1.34±1.18mg/L,明显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t-PA水平下降非常显著(P<0.001).降纤酶治疗后Fbg、α2-PI、PAI-1、D-D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01),t-PA水平升高非常显著(P<0.001).结论:降纤酶有良好降纤、纤作用,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期 D-二聚体 降纤酶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动脉栓联合血管成形术的经验,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2000年1月-2010年9月,行动脉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疗效、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①所有患者均在动脉栓后行血管成形术,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血管再通率达100%;②围手术期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内血肿9例,动脉夹层8例,急性/亚急性再闭塞4例,前、后循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患者术前NIHSS评分为16.1±3.8,术后90dNIHSS评分为6.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90d预后良好者有60例,预后中等者有18例,预后差者有20例,其中死亡12例.后循环患者预后差的比例高于前循环患者(46.7%对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循环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前循环患者(26.7%对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栓联合血管成形术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可以提高早期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卒中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单纯动脉栓后(尿激酶)再通不良的16例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NIHSS)18(14~21)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中位数4(3~5)分]患者行血管成形术治疗。对其中6例行球囊扩张术,3例行支架置入术,7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结果①16例患者术前血流灌注(TIMI)分级0级14例(87.5%),1级2例(12.5%)。术后14例血管再通,总再通率为87.5%。其中11例(68.8%)完全再通,3例(12.5%)部分再通。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的7例,均为完全再通;单纯支架置入术的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单纯球囊扩张术的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未再通(TIMI分级由0级变为1级)2例。②术后2例(12.5%)死亡,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小脑及脑干出血,另1例于术后第6天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③生存的14例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NIHSS和mRS评分较术后2周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采用超声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9.5(3~46)个月,仅行球囊扩张术后的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结论单纯动脉栓后再通不良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成形术可能会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其中联合支架置入术可能较单纯联合球囊扩张术具有更高的再通率。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急性 血管成形术 动脉溶栓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大脑中动脉(MCA)急性闭塞患者脑缺血栓血流分级(thrombolysisinbrainischemia,TIBI)。方法选择符合栓适应证(≤6h)、TCD诊断为MCA急性闭塞的患者36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进行静脉栓。观察患者栓前、后TIB1分级变化情况,评价TIB1分级与栓前NIHSS评分、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36例患者中,栓前TIBI分级0~1级21例(58.3%),2~3级15例(41.7%)。栓后次日TIBI分级0~1级7例(19.4%),2~3级14例(38.9%),4~5级15例(41.7%);栓总有效率为63.9%(23/36)。②栓前TIBI血流分级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829,P=0.000)。③栓后的TIBI血流分级与Rankin评分呈负相关(r=-0.57,P=0.001)。结论TIBI分级与MCA急性闭塞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能够反映栓效果,有助于判断预后。

  • 标签: 梗塞 大脑中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溶栓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栓治疗冠脉再通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栓治疗,分梗死前有心绞痛组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再通情况,部分病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两组再通率分别为74%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栓的冠脉再通。

  • 标签: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QT离散度(QTd)明显增加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1].近年来研究表明,成功的栓治疗可降低AMI患者的QTd.我们对40例AMI患者栓治疗前后的QTd、JT离散度(JTd)进行了观察,以探讨栓治疗对AMI患者QTd、J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标签: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JT离散度
  • 简介:目的研究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和纤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比检测了209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209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抗凝血酶、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及纤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水平.结果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较,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缩短,抗凝血酶、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水平显著降低,而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血和较低的抗凝和纤活性.

  • 标签: 脑梗塞 血液凝固 抗凝血酶类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栓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采取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尿激酶栓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大出血等院内及院外心血管事件(P均〉0.05)。结论ST抬高型心肌梗死栓治疗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栓治疗,未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心脑血管事件。

  • 标签: 替罗非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7月发病〈4.5h的轻型脑卒中患者108例,其中栓组38例,未栓组70例。将轻型脑卒中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4dNIHSS评分判断疗效,90d随访时改良Rankins量表评分判断预后,比较2组颅内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疗效和预后。结果栓组和未栓组治疗后14d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和1.4%(P=0.28),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6%和1.4%(P=1.00),病死率分别为5.3%和4.3%(P=0.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栓组发病后90d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未栓组(63.2%vs24.3%,P〈0.01)。结论rt-PA静脉栓用于治疗轻型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颅内出血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栓与单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3例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栓组(n=32)与单纯抗凝组(n=31)。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动脉血气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统计两组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0.01);与单纯抗凝组比较,栓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77.8±7.3)mmHg比(83.4±8.7)mmHg]、右室前壁活动度[RVAWM,(4.9±1.7)mm比(5.8±2.2)mm]显著上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23.1±2.8)mmHg比(16.5±2.4)mmHg]、肺动脉收缩压[PASP,(54.6±7.9)mmHg比(34.2±7.5)mmHg]显著下降(P<0.05或<0.01)。栓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抗凝组(100%比80.6%,P=0.002)。两组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栓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改善氧合及右室功能指标,无禁忌患者可考虑优先推荐。

  • 标签: 肺栓塞 心室功能障碍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①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单纯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侧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3例,横窦及乙状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及直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直窦及皮质静脉血栓1例.②应用SolitaireAB支架20枚,同时应用尿激酶30万~70万U进行接触性栓3例.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分1例,12分1例,15分14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5分15例,4分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支架取栓相关并发症.③随访3个月至1年,其中通过电话随访2例,门诊随访3例,MRV随访8例,DSA随访3例,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Solitaire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机械取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单中心的经验显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取栓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经硝苯地平缓释治疗的价值。方法该研究是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4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甲组(23例)、乙组(22例)。乙组患者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通过硝苯地平缓释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甲组的疗效、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都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硝苯地平缓释的疗效确切,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硝苯地平缓释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华蟾素溶胶囊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探讨。方法本文选取64例肝癌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华蟾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实体瘤治疗效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三个月生存率、半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分别是90.625%、68.75%、46.875%以及34.375%,其中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两个时间段的生存结果和对照组的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两个时间段的生存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采用华蟾素溶胶囊治疗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对肝癌病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华蟾素肠溶胶囊 肝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与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栓效果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2013年8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接受阿替普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4.5h)患者127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史、入院时随机血糖及7d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将其分为糖尿病组(35例),应激性高血糖组(49例)及血糖正常组(43例)。比较栓后24h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及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栓前,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及血糖正常组NIHSS评分分别为(14.2±5.1)、(12.8±5.6)、(13.0±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后24h,分别为(14.7±6.0)、(11.9±4.9)、(8.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的NIHSS评分与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NIHSS评分低于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后3组再通良好率分别为54.3%(19例)、57.2%(28例)、67.4%(29例),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4.3%(5例)、6.1%(3例)、2.3%(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栓后90d3组mRS评分显示,血糖正常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2.1%(31例),显著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的51.0%(25例)和糖尿病组的28.6%(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均对急性期脑梗死栓治疗的效果和短期预后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脑梗死 糖尿病 应激性高血糖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常规急诊及尿激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因急性STEMI而行急诊PCI术的13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栓失败行急诊补救性PCI患者),及其术后30d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梗死)以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PCI术患者共计134例,其中17例(12.68%)因外院尿激酶栓失败转入我院行补救性PCI。134例中30d内共7例(5.22%)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死亡6例(4.48%)。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冠状动脉TIMI血流≤1级和主要终点事件明显相关(0R=60.98,P〈0.05)。3例(2.24%)发生严重出血性并发症。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补救性PCI术与严重出血并发病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以及经导管血栓内栓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对24例确诊为DVT患者均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其中11例患者指引导丝经健侧髂总静脉置入患侧髂总静脉,并置入栓导管;13例经患侧股静脉置入栓导管.24例均经栓导管注入尿激酶,40~60万u/d,连续3~5d,每例患者结束栓前均行造影.结果无1例发生肺栓塞.21例造影显示小血管壁光滑,血流通畅,3例造影显示血管壁光滑,血流饺缓慢;24例患者下肢肿胀明显消退,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经导管血栓内栓治疗DVT安全、高效,尿激酶用量少,出血少.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 导管 血栓内溶栓 联合治疗 深静脉血栓 尿激酶
  • 简介:目的研究rt-PA(重组人组织型纤酶原刺激活物)动脉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46例急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rt-PA动脉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病灶血管完全再通24例、部分再通17例、再通失败5例,血管再通率89.1%。患者治疗后NISS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脑出血3例、继发性脑梗死2例,并发症发生率10.9%。结论rt-PA动脉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且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rt-PA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栓塞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口服300mg氯吡格雷;研究组43例,口服600mg氯吡格雷;之后两组患者均按照75mg/d持续口服氯吡格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栓再通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达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始剂量为600mg的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要优于300mg剂量的氯吡格雷,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stent,SES)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paclitaxel-elutingstent,PES)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SES和PES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后,符合要求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及采用RevMe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Meta分析显示:SES组与PES组病死率(OR=0.98,95%CI:0.74~1.31,P>0.05)、心肌梗死率(OR=0.86,95%CI:0.69~1.07,P>0.05)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OR=0.94,95%CI:0.67~1.32,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OR=0.67,95%CI:0.51~0.89,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OR=0.08,95%CI:0.68~0.94,P<0.05)和支架内再狭窄率(OR=0.44,95%CI:0.24~0.7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率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相似,但与PES比较,SES能明显降低支架术后TLR、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 紫杉醇 冠状动脉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