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1997年至2007年CNKI和CMB收我的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患者148例的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诱发癫痫药物、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癫痫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患者中,男82例,女66例,平均年龄(40.16±24.08)岁,有癫痫病史15例。诱发癫痫样发作居前三位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物82例(其中喹诺酮类39例),占55.4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4例(其中抗精神病药物20例),占22.97%,麻醉药8例(其中氯胺酮6例),占5.41%;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类型以全面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为主,共120例(81.08%),其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5例(10.14%);患者年龄〈19岁32例(21.6%),年龄≥60岁52例(35.14%);超剂量用药21例(14.19%);45例联合用药患者中有10例出现癫痫样发作。癫痫发作时间为首次用药后3min至6个月.持续时间为4s至20min。147例癫痫样发作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症状均好转或痊愈,1例因肺部感染,循环衰竭死亡。结论: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患者的年龄(老年或未成年)、癫痫病史、原患疾病、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相关。

  • 标签: 癫痫样发作 文献分析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病人用头孢哌酮、硝基咪唑等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时。使用乙醇制剂。如乙醇擦拭皮肤。进食含乙醇食物.口服或静滴含乙醇的药物,所引发的脸红、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多汗失眠、心跳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精神恍惚、意识障碍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嗜酒人群有所上升:而头孢哌酮等在临床的使用日益广泛.故双硫仑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现将有关病例综合分析报道如下.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 标签: 双硫仑反应 乙醇制剂 统计 文献 头孢哌酮 血压下降
  • 简介:目的了解骨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有关骨肽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9例不良反应,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应了解骨肽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36例消渴丸严重低血糖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消渴丸导致的36例严重低血糖反应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注意个体化给药,通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用药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消渴丸 严重低血糖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引发肠梗阻造成患者死亡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以"氯氮平"、"肠梗阻"、"clozapineANDintestinalobstruction"为主题词检索CNKI、PubMed及CochraneLibrary数据库,选择患者死亡前出现过肠梗阻,或死因怀疑与肠梗阻直接有关的病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用药关联性、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有效文献11篇,有效病例19例。氯氮平引起的肠梗阻常见于高剂量长期给药的患者,具有剂量依赖性。79%的死亡患者均为较高剂量甚至超剂量给药。结论:在临床应用氯氮平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有肠梗阻、便秘等症状的患者,氯氮平应减量,给予替换药物、对症治疗,甚至采取肠切除术等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氯氮平 肠梗阻 死亡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4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共检索到77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死亡3例,急性肝衰竭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有一定的关联。结论临床应用拉莫三嗪时,应关注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剂量,高度重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拉莫三嗪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阿洛西林钠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14年之前国内公开发表有关注射用阿洛西林钠264例病例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患者发生率高,累及系统一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8.43%)、全身性损害(20.24%)、胃肠系统损害(13.01%),严重全身性系统损害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为主。结论阿洛西林钠安全使用亟待加强,临床应重视阿洛西林钠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确保安全使用。

  • 标签: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以提供预防措施。方法:以"雷公藤"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90-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与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预后和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的肝损害共185例,多发生于0~16岁年龄组,用药后肝损害发生时间最短7d,最长〉6个月,多数发生于用药后的1个月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经过治疗,123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好转,3例无效,其余不详,没有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因服用雷公藤制剂导致肝损害,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其中2例为雷公藤多苷片,1例为雷公藤片。结论:雷公藤及其制剂可引起肝损害,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 标签: 雷公藤 肝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 中成药
  • 简介: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本刊将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IC)"对作者来稿逐一进行检测。该系统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全国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等有关方面指导的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资源的智能系统,

  • 标签: 学术研究 检测系统 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文献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生面临着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括从医行为的改变,即向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通过科学地认识评价与应用最可靠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料来进行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普及,不少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有待于科学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有赖于大量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控制,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结果与利用。循征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文献检索手段的创新是息息相关。

  • 标签: 循证医学 医学文献检索 临床医学证据
  • 简介:患者女,53岁。1999年确诊帕金森病(PD),已用左旋多巴(美多芭)187.5mg,4次/d,治疗3年。2005年8月19日门诊复诊时因感震颤加重,有剂末现象(是指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期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药效持续2h,情绪不稳,便秘,加服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和培高利特(协良行)25μg,2次/d。治疗后症状有改善,停用培高利特。2006年6月20日复诊前1周再次感到疗效缩短,每次药效维持2h左右,加服吡贝地尔(泰舒达)50mg,1次/d。服后疗效明显,但患者在服用吡贝地尔的第3天和第4天分别发作1次控制不住的瞌睡,持续约数分钟。第1次是在请客吃饭,与人交谈中突然睡着,约1-2min后醒来;第2次在家中吃饭中出现,约7-8min后醒来。此后一直服用毗贝地尔,剂量不变,未再有类似发作,但感易出现睡意。

  • 标签: 吡贝地尔 文献回顾 发作 睡眠 盐酸帕罗西汀 帕金森病
  • 简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肠系膜血管阻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起势.MVT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其腹部症状的非特异性和发病的罕见性致本病误诊率和死亡率较高。作者报告;例急性原发性MvT的救治经验,结合文献加以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血管阻断 小肠坏死 手术治疗
  • 简介:白血病性关节病是指由于骨髓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累及关节所致。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数量增多,质量异常,主要侵犯肝、脾及淋巴结。也可侵犯全身其它器官包括骨和关节,多见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在早期,关节症状可在白血病诊断前数周或数月发生,临床上易被误诊,现报告1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本病。

  • 标签: 病性 关节病 文献复习 白血病细胞 诊断 关节症状
  • 简介:当前麻风的漏诊和误诊率居高不下,通过培训加强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于麻风临床与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将会更为可靠地降低麻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现报道1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患者,初诊时误诊为Sweet综合征,后经组织病理和抗酸染色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反应。

  • 标签: 麻风病 多菌型 误诊
  • 简介:目的调查苯乙双胍所致乳酸性酸中毒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苯乙双胍所致的174例乳酸性酸中毒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4:1,≥60岁病例占已知年龄病例的76.8%,合并用药的构成占较高比例,75.3%的病例每日用量超过75mg,70.3%的病例用药时间超过半年,92.0%的病例存在诱发因素,63.2%病例治愈或好转,死亡64例(36.8%)。结论苯乙双胍可致乳酸性酸中毒反应,严重者可致脏器衰竭,甚至可致死亡,使用时须慎重考虑年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苯乙双胍 药品不良反应 乳酸性酸中毒 用药安全性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下载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在用药30min以内发生过敏性休克30例(75%),缓发型过敏性休克10例(25%)。经积极抗休克治疗,39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甲硝唑 硝基咪唑类 抗菌药物 过敏性休克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快,可短时间内累及多个脏器,甚至引起脓毒性休克,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为进一步探讨NF的诊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收治于青岛即墨区人民医院肛肠外科NF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作如下报道。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我国较为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在当下西医治疗本病具有颇多局限性的情况下,中医的相关治疗不仅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并且可以发挥中医本身特有优势。本文旨在总结中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诸多方法,由此更好地深入指导临床。

  • 标签: 中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骨瓜提取物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瓜提取物致不良反应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骨瓜提取物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 分析
  • 简介:目的:加深临床医师对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food—dependentexercise—inducedanaphylaxis,FDE—IAn)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年8月10日北京医院1例FDEIAn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国内46例FDEIAn患者文献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无明确的食物过敏史患者46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0例。FDEIAn患者从发病到确诊中位病程为12个月,临床表现涉及皮肤、呼吸、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本组患者中,反复发作患者39例(83%),其中曾至少发生过1次过敏性休克患者37例(78.7%),部分患者曾多次反复发作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以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结论:目前临床医师对FDEIAn识别不足,正确认识该疾病,准确识别该疾病,并做出预警,对临床医师至关重要。

  • 标签: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早期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