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卷烟包装材料中残留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乙苯等)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各种条件对测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4种残留溶剂线性范围分别为乙酸乙酯0.4~120mg/L,甲苯0.4~120mg/L,乙酸丁酯1.2~600mg/L,乙苯0.5~150mg/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6%~3.1%,样品回收率为90%~95%;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该方法可用于一些卷烟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分析.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卷烟包装材料 溶剂残留
  • 简介:针对在建立烟草中还原糖、总糖、总碱和游离氯分析模型时出现模型转移问题,用离散小波变换细节信息重构近红外光谱,建立了具有良好转移性能近红外分析模型.通过考察不同小波基和离散小波变换阶数选择对近红外分析模型及模型转移性能影响,找到了一些较优小波变换参数.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在消除干扰信息同时不引入新干扰因素,并且能够同时进行扣除基线和滤噪计算,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前处理时具有突出优点,提高近红外分析模型转移性能一种有前途技术.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模型转移 烟草
  • 简介: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1年湖北白肋烟样品中7种多酚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多酚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下部白肋烟多酚含量在采收前已达到顶峰,上部白肋烟中多酚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积累,其含量在调制初期达到最高,超过中部和下部烟叶含量.调制开始3周内白肋烟中多酚含量急剧下降,减少80%以上,随后下降趋势变缓,不再发生剧烈变化.调制前绿原酸类成分在多酚中含量最高,芸香苷等成分次之,莨菪亭等成分最少;当调制结束时,芸香苷含量在多酚中变为最高.此外,对绿原酸3种异构体在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含量变化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采收 白肋烟 生长 多酚 酚含量 调制
  • 简介:中烟100(CF965)是以兼抗烟草多种主要病害烤烟新品系9201为母本与易感赤星病、对低温短日照反应敏感优质烤烟品种NC82为回交亲本,通过杂交重组、回交聚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试验结果证明:该品种适应性强,耐肥水,易烘烤;抗黑胫病、赤星病,耐气候斑点病;烤后原烟呈浅桔黄色,油分多,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份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质量符合中式卷烟需要;与目前主栽对照品种比较,烟叶产量提高9.44%,均价提高9.24%,中上等烟比例增加3.3个百分点,产值提高18.36%;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适宜全国主要烟区种植优良烤烟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中烟100 选育 评价
  • 简介:应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结合气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南雄晒黄烟、黄冈晒黄烟、和引进到黄冈毗邻新州试种南雄晒烟进行了二氯甲烷提取物中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内标法测定了主要致香成分相对含量.通过2000~2002年田间试验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种后晒烟农艺性状和外观物理特性上与南雄晒烟较相似且整体略逊,但香气香型发生了一定变化,其致香成分种类和数量与黄冈晒烟更接近.在新州引进南雄晒烟并没有种植出符合工业品质质量要求南雄晒烟.

  • 标签: 南雄晒黄烟 农艺性状 同时蒸馏萃取 致香成分
  • 简介:通过试验发现,在褐土上增施微肥使全株钙和镁积累量增加,其中烟茎和烟叶钙、镁积累量增加,而根系钙、镁积累量降低。施用腐熟饼肥使烟株根、茎和叶钙、镁积累量增加。提高氮肥中硝态氮比例(1:1)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烟株对钙镁积累。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对根系Ca/Mg变化动态影响最大。施用饼肥对烟叶Ca/Mg变化动态影响最大。饼肥可提高初烤烟叶香气量和香气质,改善余味,减轻杂气;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初烤烟叶香气量。

  • 标签: 矿质养分 吸收积累 烟草
  • 简介:本文使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及带有氢火焰检测器(FID)气相色谱仪(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河南、云南烤烟叶片与烟梗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叶片中共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从烟梗中共鉴定出24种酸性成分.总体上看,烟梗与叶片所含酸性成分种类较为接近,90%以上化学成分为双方共有.从烟梗与叶片所含酸性成分含量对比看,叶片中含量较高主要是含有15个碳原子以下脂肪酸,如异戊酸和β-甲基戊酸等;烟梗中含量较高含有15个碳原子以上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亚麻酸等.

  • 标签: 烟草 烟梗 酸性成分 香味成分 气相色谱
  • 简介:对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Iwao*m-m回归模型为*m=0.1716+1.4552m,说明属于具有公共K值负二项分布.本文根据聚集度均数(λ)测定结果,分析了聚集原因和最适合抽样数模型.

  • 标签: 烟田 蓼蓝齿胫叶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模型
  • 简介:对香料烟陈化过程中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在陈化过程中烟叶淀粉、总N含量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烟碱含量明显下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陈化前期下降而中后期有上升趋势,不同香型、不同部位香料烟之间在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感官评吸结果表明,香料烟在陈化过程中总体感官质量及香型特征、香气质量、浓度、杂气、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通过陈化过程,不同风格香料烟特有的属性特征充分显现.

  • 标签: 香料烟 陈化 化学成分 品质
  • 简介: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淀粉酶和淀粉同工酶变化,及对色素降解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阶段,淀粉急剧降解,48h后基本趋于稳定;淀粉酶活性从烘烤开始逐渐升高,并于36h前后达到一高峰,随后降低,在叶片水分40%~45%和环境相对湿度70%以上时,淀粉酶活性高,淀粉降解快,淀粉酶活性升高和淀粉相对降解量呈动态正相关(rNC89=0.7517*,r云烟85=0.4479),在叶片水分含量降至10%左右时,淀粉酶仍保持较高活性,但降解量很小,含量几乎趋于稳定.淀粉同工酶电泳胶板上明显可见3条酶带A、B、C,初步确定为a-淀粉酶、β-淀粉酶、R-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最高,且同工酶活性和生理生化酶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烘烤过程中淀粉和色素降解规律相同,数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NC89=0.9649**,r云烟85=0.9428*.

  • 标签: 烟叶 烘烤 淀粉 淀粉酶 色素
  • 简介:本文研究了烤烟漂浮育苗系统中培养基质对烟苗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1.漂浮育苗基质中有机质材料比例对烟苗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以草炭、蛭石、膨化珍珠岩为原料培养基中草炭比例以50%~70%较为适宜,低于40%或高于80%均影响烟苗根系发育.2.有机质材料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以一定比例腐熟作物残体代替草炭亦是完全可行,同样能够培育出根系发达,均匀一致壮苗.3.基质配比确定后,苗盘中基质容重对烟苗影响较大.试验以美国漂浮育苗商品基质SunshineTobaccoMixLT5为材料,证明苗盘装填容重在0.15~0.25g/mL适宜于烟苗生长发育.4.基质中加入少量肥料,有利于烟苗前期发育,肥料浓度超过50mg/L即影响烟苗生长.试验显示营养液中氮和钙、镁、铜、铁、锰等元素在基质上部富集,可产生肥料盐害.5.漂浮育苗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烟苗移栽大田后还苗快,生长迅速,增加收获叶片数,促进烟株开片开秸,为烟叶优质丰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烟草 漂浮育苗 基质 烟苗生长发育 影响
  • 简介:生长初期,土壤pH值与膜透性和POD活性基本呈负相关.pH值从4.5到8.5,细胞膜透性随之减小,POD活性下降;而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则是随着pH值升高而增加.成熟期,随土壤pH值升高,CAT、POD活性和细胞膜透性下降,SOD活性增加;MDA含量表现为,pH4.5~6.5处理呈增加趋势,pH7.5~8.5处理呈下降趋势,pH8.5处理MDA含量最低.从整个生育期看,随着烟叶进入成熟期,烟叶内保护酶活性表现为:SOD、CAT下降,POD增加,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加大.

  • 标签: 烤烟 叶片 土壤PH值 膜脂过氧化 保护酶
  • 简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硼、钼不同水平对烟草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变化和对钾吸收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硼、低钼胁迫下,烟草叶片质膜透性(MP)、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O)活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烟叶含钾量低;施钼或施硼都有利于烟草抗膜脂过氧化胁迫,提高烟叶含钾量。烟草体内保护系统中酶类(SOD、POD、CAT和AP)协同抗氧化,在抵御膜脂过氧化程度上,钼和硼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表明在缺硼和钼土壤上施硼肥和钼肥有利于提高烟叶对钾吸收。

  • 标签: 烟草 膜脂过氯化 体内保护系统 钾吸收
  • 简介: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GC-TEA)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4种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s)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前处理过程及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使用经抗坏血酸处理玻璃纤维滤片收集卷烟主流烟气,用二氯甲烷萃取卷烟主流烟气中TSNAs,萃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层析柱纯化,TSNAs通过GC-TEA定量检测分析方法;并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98种卷烟样品中TSNAs进行了系统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TSNAs含量显著高于烤烟型卷烟;国外混合型卷烟中NNK含量高于国内混合型卷烟.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卷烟烟气中TSNAs含量限量标准、建立技术壁垒提供了可靠技术基础.

  • 标签: 卷烟 主流烟气 N-亚硝胺 GC—TEA
  • 简介:本研究探明了苯乙酸(PAA)对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效应,发现PAA与NAA、6-B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一步成苗发生.试验证明PAA对一步成苗促进效应与各种激素浓度配比和基本培养基种类有关,与基因型关系不明显.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PAA20mg/L+NAA0.5mg/L+6-BA1.0mg/L+谷氨酰胺50mg/L+麦芽糖30g/L.试验还证明,与2,4-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途径多级成苗培养相比,本研究建立PAA一步成苗培养具有以下优点:1)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2)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质量,有效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3)成苗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4)再生植株具有更好幼苗素质;5)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也显著低于多级成苗;6)获得双单倍体植株频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7)能有效缩短培养周期、节约成本.

  • 标签: 苯乙酸 单倍体植株 体细胞组织培养 一步成苗
  • 简介:为查明杂草根在青枯菌病害循环中作用;用烟草青枯菌液浸注接种烟苗叶片后产生枯斑迟早及扩展程度取决于接种体浓度,菌液浓度愈高,烟株枯死就愈快.用42种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速率有很大差异,胜红蓟、牛繁缕等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2~3d叶片出现枯斑,10d内烟株枯死;千金子、看麦娘等2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5~7d叶片出现枯斑,11~20d烟株枯死;座地菊、小蓬草等8种根处理液接种10d后只在叶片上出现黄斑-枯斑;病斑不扩展,镜检可见溢菌.用8种杂草根处理液涂抹在改良SM-1平板上培养分离,胜红蓟和牛繁缕检出菌量104cfu/g根,千金子、看麦娘等4种检出103cfu/g根~102cfu/g根,座地菊和小蓬草未分离出青枯菌.结果表明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迟早、枯死快慢与在改良SM-1平板上分离菌量之间呈负相关.此法可用于烟草青枯病侵染源带菌检测.

  • 标签: 烟草青枯病 杂草根 浸注接种 显症反应
  • 简介:卷烟纸多孔性允许进入点燃卷烟燃烧锥中空气流量变化一个重要制造参数。我们试验研究采用孔隙分别为12(低孔隙)和80(高孔隙)CORESTA单位,基重分别为28g/m^2和24.7g/m^2两种不同卷烟纸。一种卷烟纸使用相同烟丝配方,保湿剂以及其它制造参数分别卷制成卷烟。低孔隙和高孔隙卷烟之间压降,焦油释放以及一氧化碳生成均有差异。

  • 标签: 燃烧温度 卷烟纸 多孔性 自由基 ESR 烟气
  • 简介:通过对配施芝麻饼肥处理(T2)和化学肥料处理(T1)比较得到有关氮素在烟株中总量和在各器官中所占比例及分配给蛋白质、烟碱和醚提物中氮素之比变化数据分析发现:芝麻饼肥处理能够提高烟株对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促进烟草生长发育.T1、T2处理对氮素在烟碱、蛋白质和醚提物中分配存在明显差异,T2处理分配到蛋白质中氮素除68d时大于T1外,都小于T1;而分配到醚提物和烟碱中氮素大于T1.但T1处理分配给蛋白质氮素与T2相比远大于分配给醚提物氮素.

  • 标签: 烤烟 芝麻饼肥 氮素吸收 烟碱 蛋白质 醚提物
  • 简介:5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七大,我国科技界继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之后又一历史性盛会。这次大会对于加强科协工作,发展科技事业,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中国科协七大会议文件精神实质,当前烟草学会首要任务,做好学会各项工作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需要,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需要。各级烟草学会要紧密结合烟草改革发展实际,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国科协七大会议基本精神.并贯穿到学会工作各个环节。

  • 标签: 中国科协 创新型 学会 精神 会议 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