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运动展开研究,为患者开展居家运动提供依据。 方法 从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对他们展开调查,分析影响他们进行有规律居家运用的因素。结果 35~60岁的患者中进行有规律运动的比例为61.54%,高于其他年龄区间;高锻炼行为水平、高运动认知水平、g高锻炼自我能效水平中的患者中进行有规律运动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8.24%、78.57%、67.74%,高于低水平与一般水平内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的因素有患者年龄、锻炼行为水平、运认知水平、锻炼自我能效水平,在实践中可尝试从影响因素入手促成患者进行有规律居家运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居家运动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伴与不伴RBD患者的运动、非运动症状及多导睡眠图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门诊的特发性RBD(idiopathic RBD,IRBD)患者及神经内科门诊的早期PD患者,分为IRBD组(67例)、PD伴RBD组(PD+RBD,19例)、PD不伴RBD组(PD-RBD,22例)。选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nit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 3,UPDRS Ⅲ)、Hoehn-Yahr(H-Y)分级、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香港中文大学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questionnaire-Hong Kong,RBDQ-HK)、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Sniffin' Sticks嗅觉功能检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scale for outcomes in Parkinson's disease-AUT,SCOPA-AUT)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以及非运动症状包括日间嗜睡、RBD症状、抑郁、认知功能、嗅觉功能、疼痛程度及自主神经功能;患者均接受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对3组患者的运动、非运动症状及睡眠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rukal Wallis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3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09,P<0.05),PD+/-RBD的UPDRS Ⅲ及H-Y评分均较IRBD组增高(均P<0.05),但PD+/-RBD两组间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ESS、MMSE、嗅觉功能、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IRBD组[0(0,3)分]比较,PD+RBD组的HAMD评分[2(1,9)分]更高(P<0.05);3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SCOPA-AU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性功能方面,其中,IRBD组[8(4,14)分]、PD+RBD组[11(7,14)分]的SCOPA-AUT总分均较PD-RBD组[4(5,5.75)分]高(均P<0.05),尤其是消化系统评分(均P<0.05);PD+RBD组[(3.47±1.17)分]性功能评分较IRBD组[(1.78±0.60)分]高(P<0.05),泌尿系统评分也较PD-RBD组高(P<0.05)。3组患者的睡眠参数除REM氧减指数以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RBD组的REM氧减指数[21.30(6.10,34.00)/h]显著高于IRBD组[5.90(2.70,16.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PD伴RBD存在更严重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抑郁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RBD可能与更早期和更广泛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有关。

  • 标签: 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多导睡眠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手机“微信运动”APP计步探索慢性失眠患者运动量与失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失眠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烟酒史等)及“微信运动”每天运动步数。患者日均运动步数7 500步以上归为运动充足组(68例),其余归为运动不足组(122例)。患者症状的评估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量表的评估及资料的收集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者完成。比较两组各项数据的差异,并分析患者日均运动量与各量表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运动充足组的PSQI总分低于运动不足组[(12.94±3.14)分比(14.93±2.99)分,t=4.31,P < 0.001]。PSQI分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得分均低于运动不足组(P=0.011、0.008、0.025、0.039、0.006)。运动充足组的PHQ-9、GAD-7分数均低于运动不足组(P=0.011,P=0.002)。失眠患者日均步数与PSQI总分、PHQ-9分数、GAD-7分数、PSQI的分项分数(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9、-0.16、-0.19、-0.24、-0.15、-0.18、-0.23)。结论日均运动量不足的失眠患者相较于运动充足的患者失眠与情绪症状更为严重;日均运动量与其睡眠和情绪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微信 运动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眼球运动(REM)期发作的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总结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例发生于REM期的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中3例为男性,年龄21~46岁。5例患者共监测到23次发作,22次发生在REM期睡眠,1次发作发生于非REM Ⅲ期睡眠。每次发作持续30 s至1 min,表现为睡眠中“过度运动性发作”,伴或不伴意识障碍,13次发作期脑电图无明显异常,9次发作期有局灶性尖慢波或慢波,10次发作后期有局灶性慢波。结论REM期的过度运动性癫痫发作多起始于觉醒反应,发作间期放电均在清醒和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需注意与REM期行为障碍进行鉴别。

  • 标签: 癫痫 睡眠,快速眼运动 脑电描记术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康复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发育与神经智力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选择我院就诊的7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39)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n=39)另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比分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发育商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仅康复护理对比,与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更有利于患儿运动功能、神经智力水平的发育。

  • 标签: 脑瘫 运动康复训练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神经智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HK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7月期间关于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报道;并采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有患者507例),均为中文文献。通过Meta分析发现,针刺运动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Fugl-Meyer量表(FMA)总分[MD=9.13,95%CI(6.73,11.54),P<0.001]、上肢FMA评分[MD=5.22,95%CI(2.82,7.61),P<0.001]及下肢FMA评分方面[MD=3.70,95%CI(1.97,4.83),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针刺联合运动训练。关于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P=0.002,I2=87%);经敏感性分析并剔除异质性文献后,发现针刺运动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M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传统针刺联合运动训练[MD=10.45,95%CI(7.72,13.18),P<0.001]。结论与传统针刺联合运动训练比较,针刺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针刺运动疗法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 【摘要】本文从圆运动理论探讨中医“质能守恒”关系,认为经络是阴阳纠缠和五行同构全息的信息通道,是一种能量结构平衡现象。由五大能量现象的粒子本质分析出物质的“色”和“空”两种属性,发现微观世界以能量为轴心的圆运动现象,得出宏观和微观世界统一的圆运动学说。经络圆运现象的感传以电磁能量为主进行量子化传递。由此提出假说:经络传感的实质就是电磁感应释放的感应电流和光波,经络传感的粒子介质具有量子化特征。

  • 标签: 圆运动理论 经络圆运现象 电磁感应猜想 量子假说
  • 简介:摘要心肺运动试验(CPET)作为一种客观、定量、无创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康复临床实践。它不仅可阐明运动不耐受、运动相关症状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而且在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医疗干预效果评价、运动处方制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保证CPET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了本共识,以促进CPET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合理应用。

  • 标签: 运动试验 心肺康复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基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将阴阳、五行、六气、时空之圆运动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合。《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六经和五脏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六经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实则暗含圆运动理论,因此我们提出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的概念。构建以一气圆道周流,左升右降,上下相应,持中守恒的圆模型为核心,融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一体,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以“病位+病性”为着眼点,以经方为主要治疗手段,配合针灸等外治法的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传承《河图》《洛书》《周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思维,将圆运动与六经辨证有机结合,系统解读六经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及辨证施治。

  • 标签: 六经辨证 圆运动 阴阳 五行 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运动不仅促进儿童骨骼发育、改善心血管适应性,同时有利于哮喘儿童的症状控制,减少用药以及改善哮喘相关的生活质量。但运动也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和症状加重,部分哮喘儿童对运动的耐受性较差。该文对哮喘儿童的运动现状、运动处方在哮喘儿童中的应用、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以及运动处方的选择等作一综述。

  • 标签: 儿童 哮喘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适宜的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康复训练剂量与患者运功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但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围绕运动剂量的定义、衡量方法、脑卒中运动剂量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剂量 任务导向性运动
  • 简介:【摘要】随着围产医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1]。由于早产和其他相关的高危因素,这一部分早产儿比正常足月儿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2]。有研究显示晚期早产儿的运动障碍问题较足月儿多见[3]。因此如何早期识别这些早产儿的运动异常,对异常的早产儿有目的地实施早期干预,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是儿童保健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标签: 婴儿运动评估工具 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IMP)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