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的检测对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对50例Ⅱa-Ⅲ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两周期,化疗前用粗针穿刺获得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表达阴性者有效率高于p53阳性者;Ki-67表达≥30%者有效率高于Ki-67表达<30%者。结论p53、Ki-67蛋白表达水平是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表达阴性者对TE方案敏感。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蛋白质p53 Ki-67蛋白
  • 简介:[摘要]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方案之-,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研发,新辅助治疗的方案能够进一步 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率。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的切除率和保乳率,但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仅在三阴性乳腺癌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乳腺癌中pCR率的提高似可转化为有限的生存获益。因此,新辅助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就该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虽然手术切除仍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胰腺癌的方法,但伴随着胰腺癌辅助治疗的进展,其治疗模式已由“手术优先”向“多学科协作”转变。新辅助治疗已被证实可提高交界性可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R0切除率并改善患者预后,这些患者应给予新辅助治疗已成共识,但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放射治疗的地位、新辅助治疗后影像学与病理学评估等方面仍存较大争议。

  • 标签: 胰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 影像学评估 病理学评估
  • 简介:近十年来,反预期标记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受Heine和Traugott的启发,学者们从“反预期”的角度重新看待汉语某些词和格式的作用,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反预期标记的范围和分类、是否存在预期标记、“反预期”与词句辨析、反预期标记的源流等问题展开。反预期标记体现说话者的视角和态度,语用推理在其演变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已经是学界的共识。目前学界对反预期标记的界定存在若干误区,这影响到相关研究的水平和深度。

  • 标签: 反预期标记 范围界定 主观性 语用推理
  • 简介:<正>一、链接标记的著作权问题链接标记是链接的外在表现,向用户直观提示该链接的存在。随着网络发展日新月异,链接标记也表现得更加多样化,它既可以是被链文件所在的网址(如www.pku.edu.cn),也可能是各种图案、商标、文字、照片等。用户可以在一束玫瑰花的图案上点击,就可以获取关于某个花店的介绍或者购买的联系方式,也可以在"故宫"两个字上点击一下,就能够进入故宫的官方网站或了解故宫的有关信息。这些标记在方便用户使用链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 标签: 著作权问题 著作权保护 使用链 不正当竞争 TOEFL 联系方式
  • 简介:标记理论自布拉格学派创立以来,已成为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一项重要理论,并迅速运用到其它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标记的概念、标记理论的发展历程等做一番简述,然后重点探讨标记理论在语用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 标签: 标记理论 语境 间接言语行为 会话分析 顺应论
  • 简介:声调标记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研究。一方面是声调际记的范围:研究拼音文字上哪些词儿应当标调,哪些词儿不必标调,标调与否的根据和原则是什么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声调标记的技术:研究各种标调技术的利弊,从而为汉语拼音文字订出比较适用的标调

  • 标签: 字法 拼音方案 元音字母 入声韵 变韵 字标
  • 简介:文章认为,“当”“然”于东汉时期开始共现,表示“应当/应该+这样”的意思。经过“有命题意义的表达〉动词副词[成词:伴有其他用法]〉句子副词〉话语标记”的语法化过程,至民国时期发展为话语标记。“当然”类话语标记是先经历词汇化,成词后再语法化为话语标记的。

  • 标签: 当然 话语标记 语法化
  • 简介:标记理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应用性很强,在语言的各个分析层面都有解释作用。本文尝试从标记理论的角度对人称代词中偏离惯常用法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指出人称代词的标记性用法主要受语境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语用效果,在反映谈话双方关系上起到特殊的作用。

  • 标签: 人称代词 标记性 有标记 无标记
  • 简介:在以往的规则教育中,我园教师以“口头要求”的方式为主,但由于幼儿的记忆保持时间短、范围窄,记忆不完整、不精确,使得违反常规的现象时常发生。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方式迫切需要改变,我们尝试将规则以标记的方式展现,提供积极的支持和经验,让幼儿主动探索与学习,引导其自身的积极行为,最终形成良好习惯。

  • 标签: 积极行为 幼儿 标记 记忆保持 规则教育 主动探索
  • 简介:论语言单位的标记性李生春沈阳师范学院语言单位的标记性问题是布拉格学派论述音系学理论时提出的。时过半个多世纪,有标记/无标记概念的使用范围随着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早已超出了音系学的学科局限,而扩展到语法、词汇、语义等多种学科。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

  • 标签: 无标记成分 未完成体 语言单位 标记概念 范畴意义 标记性
  • 简介:通城方言的名词性标记“者1”是名词词缀,附着在别的成分后面,构成“X者”式名词;“者2”是结构助词,附着在别的结构后面,构成名词性“X者”结构;“者1”还可以构成“[[X·N缀]·者]”式双词缀名词。名词性标记“者”具有构词性和构形性,有自指或转指功能。“者1”有词汇附加义,表示小称或爱称。“者”与普通话词缀“者、子、儿”有异同。

  • 标签: 赣语 通城方言 名词标记 “者” 构词
  • 简介:枣树(ZiziphusjujubaMill.)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长期的育种实践表明,因其落花落果极其严重、栽培品种种仁退化严重、长期的无性繁殖,使得品种改良工作进展十分缓慢。DNA分子标记技术虽然在枣树研究中应用起步较晚,但也无疑给枣树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枣树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QTL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诸多领域。本文从枣树基因组DNA的分离提取和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优化开始,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枣树品种鉴定、亲缘关系的演化及分类,自然杂交群体实生后代的杂种鉴定,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分子标记技术在枣树研究中的应用尚为起步阶段,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枣树 分子标记 研究进展
  • 简介:被动句可以分为标记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本文考察孝感方言中的“着”字句、“把”字句、“尽”字句等三种标记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语义特点及其在类型学上的意义,探讨其被动标记的来源,比较其与普通话“被字句”的异同。

  • 标签: 孝感方言 标记被动句 “着”字句 “把”字句 “尽”字句
  • 简介:对4000条辣椒EST序列进行筛选,获得了119条含有SSR的EST,共设计出35对EST—SSR引物,占所有EST序列的0.87%。在所有的SSR—ESTs中,二核苷酸重复含量最高,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GA和AGA分别是二,三核苷酸重复中含量最高的重复基元。以不育系(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保持系基因组DNA为模板,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首次获得Pe21、Pe26和Pe27等3对特异引物,并扩增出特异片段分别为CMSPe2160、CMSPe260、CMSPe27300.EST—SSR标记作为功能基因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揭示或反映相关基因功能,特异标记基因的一部分序列,它的应用将对进一步研究辣椒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EST—SSR
  • 简介:被动句是英语中的常见句。英语被动句有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两种。该文从多角度考察了英语无标记被动句,认为有标记被动句和无标记被动句虽然是同义表达但是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侧重点和使用文体上有着差异,这是它们两者能够并存的原因。

  • 标签: 被动句 标记 无标记 转写 差异
  • 简介: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标记性的语言知识和非标记性的语言结构的习得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无标记性的知识要比标记性的知识更容易被学习者掌握.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视角,分析论证原型范畴对标记性/无标记性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优先讲授无标记结构或结构的无标记意义,然后再过渡到有标记结构或结构中标记性较强的意义.这种先后次序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习惯,从而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及其意义的有效掌握.

  • 标签: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 标记性 无标记性 二语习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与体表标记定位技术相比,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旁正中入路腰麻的效率。方法拟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1∶1的比例随机进入超声辅助定位或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数量、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腰麻操作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共88例受试者进入随机分组。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2.0(1.0,3.0)次比5.0(3.0,8.8)次,Z=-4.708、P<0.001)],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40.9%(18/44)比4.5%(2/44),χ2=16.565、P<0.001)],穿刺点数量和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腰麻操作总时间长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252(218,317)s比168(143,195)s,Z=-5.592、P<0.001],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脑脊液回流带血的发生率低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0%(0/44)比18.2%(8/44),χ2=6.738、P=0.009)]。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提示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可以被推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处理 椎管内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