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2月21日下午3时,在病榻上缠绵了3年之久的吴大英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悄悄地走了,如此安静,过了两三天我们才知道这个消息。

  • 标签: 中国 吴大英 法学人物 治学精神 工作作风
  • 简介:<正>五、“黄金时代”和瓦扬—古久列同志在艺华公司时代我的主要精力更多地集注在一些组织工作上,把编导业务反而相对地放松了。这样就没有能完成较为满意的电影作品。一个由查瑞龙、戚丽天们主演的“肉搏”,也是鼓吹反帝抗日的作品,但剧本情节我现在几乎完全想不起来了。大体上政治热情是有的,却没有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描写,再加上一位导演胡涂先生(后改名胡锐)真是有些“胡涂”,也不太尊重原作者的意思,以他自己的理解加以处理,成绩不甚好。这里只谈谈“黄金时代”。也并非说,“黄金时代”成绩就好些。它也是一个畸形的产儿。只是因为它接触了在当时政治环境下的平民教育的问题,引起过一些争论,值得谈它一下。

  • 标签: 黄金时代 平民教育 政治环境 国民党 教育家 陶行知
  • 简介:老人家依然平静而慈祥地凝望着我,一如四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前--像老师和父亲凝望着他的学生和儿女,那目光充满关爱、充满期待、充满信任和激励……而我,我望着他的目光,此刻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深深地俯下身去,跪拜在他的面前,泪水便决堤般汹涌而出!恩师啊,难道您

  • 标签: 四十年 说不出 二十年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四人帮”
  • 简介:抗联中最小的女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我当时8岁,正在村里的模范小学读书,学校是由地下党员崔石泉领导组建的。崔老师教我们唱《国民党成了什么样》:国民党成了什么样,日寇进兵快到了沈阳,谁也不打仗,谁也不抵抗。节节退让,节节退让,退到了石家庄。国民党精兵二十万,全不抵抗,只会交枪……

  •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 追忆 国民党 东北三省 地下党员
  • 简介:今年10月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总政治部原主任余秋里100周年诞辰纪念,老人家离开我们15个年头了。为什么不写诞辰纪念日,是因为他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根据秋天出生,就选十月一日作为生日了。特别巧合的是,还有一位同样忘记生日的,谷牧副总理也是1914年秋天出生,同样忘了日期,"文革"中同为周总理的左膀右臂,"二月逆流"都是"小爬虫"。最后毛主席审查新闻稿时,发现没了这俩干活的,就说:还有余秋里谷牧。这就是见诸报端的著名"成语"了。

  • 标签: 余秋里 国务院副总理 追忆 诞辰纪念 总政治部 原主任
  • 简介:从兴安盟红色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看,最独具特色的是“区域自治、历史先河”这个鲜明的主题。追忆兴安红色文化,对于增加兴安盟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有机结合.对于提升兴安盟在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进程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红色文化 追忆 历史发展进程 绿色旅游 兴安盟 区域自治
  • 简介:回忆,不是因为过去有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多么令人难丢难舍,而是有些人有些事,使你无法忘记。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被招到西南林

  • 标签: 河畔追忆 鸭嘴河畔
  • 简介:1986年底,北京师大附中85周年校庆时,笔者刚刚从光明日报驻外记者任上返回国内、那个年代,出国人员很少,常驻国外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驻外记者更少。因此,我被荣幸地请进了贵宾校友室。而老校友钱学森也提前来到了学校。在贵宾室里和我聊天。他问起我学校的现况。也回忆了他当年在学校学习时的情况。

  • 标签: 钱学森 校友 追忆 驻外记者 光明日报 出国人员
  • 简介:一转眼,德林老和尚已经圆寂两年了。从1984年重回扬州高曼禅寺担任第47代方丈,到2015年圆寂,德老以重建祖庭为己任。

  • 标签: 和尚 追忆 圆寂 方丈
  • 简介:作者是1964年下乡到市郊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1971年底招工离开农村。他以其亲身经历,以格律诗的形式,完整地追记了从下乡插队到招工进城这一时间历程。这里,有涉世的单纯,劳作的辛苦、生活的磨砺、农村的认知、思想的变化……。读之,对了解、认识、丰富、深化20世纪60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定会有作裨益。

  • 标签: 耕耘追忆 追忆七律
  • 简介:一代粤剧宗师红线女不幸于2013年12月8日逝世,噩耗传来,万众同悲,不禁想起过去与女姐接触的二三事……

  • 标签: 艺术生涯 追忆 红线女 粤剧
  • 简介:陈海新是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脊髓空洞症使她大半身瘫痪。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她14年如一日坚持为社区的病人看病治疗;今年2月2日,严重的并发症终于夺去了她年仅37岁的生命。目前,市卫生局追认她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并号召全市14万医务工作者向她学习。学习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学习她扎根社区,献身医学的奉献精神;学习她心系病人、关爱生命的服务精神;学习她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学习她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使 追忆 先进工作者 医务工作者 卫生系统
  • 简介:最早的恐龙可能只有小狗那么大,幸亏两次大灾难消灭了当时的地球霸主,才给了恐龙称霸地球的天赐良机。恐龙是中生代的地球霸主,它们巨大的身躯笼罩着陆地上的各个角落,其他动物遇到它们只能望风而逃。然而当我们追忆恐龙的祖先,就会发现它们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壮,而在中生代之前,地球霸主还另有其人。恐龙是如何完成了地球动物界的改朝换代,登上霸主宝座的呢?

  • 标签: 童年往事 古生物学家 大灾难 二齿兽 大灭绝 火山喷发
  • 简介:  弹指之间,尧茂书去世已经20年.  尧茂书本是一介书生,32岁,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四川乐山人.在钟灵毓秀的嘉州长大,从小热爱自然.启蒙读物、,使他自小埋下鲸鲨鹰隼般遨游之心.摄影职业提供了"行万里路"的机会,跃上葱茏,沉潜深谷,摄影作品散见于国内不少报刊,甚至上过权威杂志的封面.一幅表现九寨融冰奇景的,使他跻身国际影展.中国铁道出版社聘他为特约摄影记者…………

  • 标签: 壮士尧茂书 追忆壮士
  • 简介: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先生,于2015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廖静文生于1923年,湖南长沙人。她生前长期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为了传承和弘扬徐悲鸿的艺术事业,廖静文勤勉工作了一生、深情坚守了一生、无私奉献了一生。

  • 标签: 廖静文 追忆 徐悲鸿 艺术事业 无私奉献 纪念馆
  • 简介:多年搭档周信芳苗老师粗通文墨,毕竟在冯子和创建的学校里面学了好几年,懂得戏情戏理。尤喜与有文化修养的人交往,虽不能提笔为文,却很喜爱读书看报。记得他看到((东周列国志》时,能给我讲《掘地见母》的故事,还会说起当年舞台上面是怎么演出的,谁的唱得怎么好;当他看到《晏子使楚》时,说“入狗国而钻狗洞乎?”还能绘声绘色地比划身段,撩起长袍,抬起腿,低下头,那种神态使我对这个故事不能忘记。除了古代故事,他还能看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评价丁玲说:“这女人真能写,什么都敢写。”

  • 标签: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追忆 《晏子使楚》 古代故事 文化修养 周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