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在2012年公布的’《民事诉讼法》中首次引入环境公益诉讼概念,并在2014年公布的《环境保护法》及2015年公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细化规定。国家在立法层面不断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且在全国设立了77个专属环保法庭,并于2015年赋予人民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但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仅48件①。一边是国家立法支持,相关法律规定、配套措施层出不穷;一边是新设立的环保法庭案件稀少、门口罗雀,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信访、上访屡见报端;公共环境保护作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的诉讼需求,却无法在司法审判中得到有效释放,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数量、能力、意愿、监督措施的缺乏。在多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中拥有环境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作为最优选择,在立法层面及司法实践中未获重视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发展遭遇瓶颈。将环境管理机关确立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原告主体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诉权监督机制是突破环境公益诉讼所面临现实困局的关键。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环境管理机关
  • 简介:一、初衷与局限翻译莱波尔特教授的《民事诉讼法与社会意识》并构思一篇评论性文章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莱波尔特教授是德国民事诉讼法学名家,其部分学术主张已经成了德国通说,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他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译介其代表性论文,并对其人及其学术贡献加以介绍。其次,受制于德文文献中译本的局限,我国对德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曾呈现出若干误判,这突出表现为平

  • 标签: 体制转型 分析读 德国民事诉讼
  • 简介:在当前反腐败斗争日趋严峻的现状下,腐败案件多由纪委负责调查突破,而纪检监察机关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给司法机关的过程中,就涉及到纪检监察证据如何转化为刑事证据问题。当下纪检监察部门所移交证据的现实运行方式中实物证据以及言词证据转化过程中存在程序性问题,如目前纪检监察证据诉讼化在监督被动、程序规范、法律缺位方面所存在的弊端。纪检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在内涵、属性、特征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共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要有效实现证据诉讼化,就必须构建统一协调机构、科学立法、提高办案人员素质。

  • 标签: 诉讼制度 纪检监察 检察机关 纪检监察证据 诉讼化
  • 简介:摘要在全国人大授权检察机关进行公益诉讼的初步试点工作后,根据司法实践还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进行处理。而行政诉讼在和解过程中面临缺乏适当和解形式以及和解程序不完善的问题。在研究了检察机关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以及对和解制度带来的相关变化后,提出了完善诉讼和解程序,规范和解监督等建议。

  • 标签: 行政公益诉讼 和解 检察监督
  • 简介:摘要公共环境利益的诉讼维权问题在我国近年持续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的修订,我国正式确定了检察机关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主体地位。本文主要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这一新制度进行介绍分析,并重点提出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

  • 标签: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行政机关
  • 简介:起诉资格是环境公益诉讼得以启动的关键,建立在起诉资格前提之上的起诉主体顺位设计是对最优起诉主体的探寻,在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协调诉权冲突以及保障环境公益诉讼实施效果等方面均有所裨益。通过最强公共利益标准与诉讼经济标准的衡量,将检察机关定位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第一起诉顺位,环保社会组织和公民分列第二、三位。对环境公益诉讼顺位设计标准的把握应当灵活,契合当下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实践。不同顺位之间的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应相互协作,合力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救济功能的实现。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起诉资格 顺位设计 诉讼经济标准
  • 简介:反垄断集体诉讼制度在惩罚垄断者和救济受害者方面凸显着愈来愈瞩目的成就,逐步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我国目前而言未建立集体诉讼制度,传统的民事诉讼方式难以使受害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救济。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本文旨在借鉴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在反垄断领域的运用,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构建反垄断集体诉讼制度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反垄断 美国集团 诉讼
  • 简介:摘要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制度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行政诉讼范围,对正确贯彻实施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一方面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维护当今社会的法制环境。本文首先对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及现行受案范围的具体规定进行了解读,然后对行政诉讼范围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就行政诉讼范围相关的几种行为进行了可诉性辨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建议。

  • 标签: 行政诉讼范围 理解 把握
  • 简介:赋予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权不仅是我国应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迫切需要,也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徐州市人民检察院诉徐州市鸿顺造纸有限公司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试点提起公益诉讼以来,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首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起检察机关试点提起公益诉讼的二审案件,必将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带来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民检察院 诉讼案件 生态破坏
  • 简介:公益诉讼主体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环节之一,依据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由于主体条件的限制常被法院拒之门外"卩便博得公众喝彩也多以失败告终.2012年《民事诉讼法》顺应了实践的发展需求,增设了公益诉讼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为明确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提供了政策契机.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理论探讨,完善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是否适用调解与和解权利等问题有助于更科学地构建公益诉讼制度.

  • 标签: 公益诉讼 诉讼主体 公共利益 诉前程序
  • 简介: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实施的法治效果。目前我国采取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附属型模式,在立法技术、立法听证、立法评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还只是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实践的初步探索,离真正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科学立法之路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从立法条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意义上而言,环境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型模式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环境法领域的一场程序立法革命,而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法律体系法制化的一场绿色革命,对于走向通过环境程序法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法治化道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体建言是:构建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公益救济的立法模式;建立公共执法为主的起诉模式,能动司法为主的审理模式。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立法模式 专门立法
  • 简介: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对于行政诉讼立案是实施形式审查,还是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实质审查,如何把握实质审查的程度,一直是困扰立案部门的一道难题。本文试从所在法院在立案受理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出现的争议,遇到的困惑出发,分析指出纯形式审查的登记立案方式在实践中导致的困境,包括导致行政诉讼案件激增浪费司法资源,立案部门难以审查的程序,有可能将原告在其他部门“遭受的不公”的怨恨转嫁于法院,给法院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得出有限实质审查的结论,即应按照行政诉讼法的第49条的规定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查。最后就如何进行有限实质审查包括审查程度和排除审查事项提出几点粗陋的看法,以期对行政立案工作规范化有所裨益。

  • 标签: 行政诉讼 立案登记制 实质审查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诉权".新《行政诉讼法》在颁布之际率先响应、临时修改,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诉权".新《行政诉讼法》在颁布之际率先响应、临时修改,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 标签: 《行政诉讼法》 立案登记制 立案审查 案件受理 人民法院 当事人诉权
  • 简介: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建立,对于解决行政诉讼中“立案难”的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15年行政诉讼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出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立案登记制的内涵出发,结合当前立案登记制实施现状,对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 标签: 立案登记制 立案审查制 立案难 行政诉讼
  • 简介:大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起步较晚,而台湾地区自1998年“行政诉讼法”修改以来就已经从立法层面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以明确规定,经过发展,其制度构建已经基本成型。通过对两岸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制度设计、诉讼主体资格、诉讼范围、诉前程序设置等多个方面汲取台湾地区的有益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大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标签: 行政公益诉讼 台湾地区 比较分析 借鉴
  • 简介:中小投资者作为我国证券市场最大比例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根基,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则成为维护证券市场高效运行的关键。因其高比例、维权难的现状而引发关注。关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依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前置程序的取消、投服中心的设立和首例支持起诉的开庭,中小投资者提起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寒冰正在消融。而违法主体较低的违法成本、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和赔偿诉讼的困难现状亟需投服中心的支持来解决。建议法院实现专业化,设立专门的证券法院或金融法院,同时成立专家库,为有关法律、金融问题出具专家意见。证据是诉讼的关键,建议投服中心实现专业化,使证据搜集更加完善和全面。建议立法机关在损失赔偿方面设立惩罚性赔偿,从而实现损失的全面赔偿和对于违法者的威慑功能。

  • 标签: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 投服中心 支持起诉
  • 简介:《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规定股东代表诉讼的调解协议应经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或者经全体股东同意,该规定中有关调解生效规则尚不明晰,将带来适用中的模糊.股东代表诉讼调解生效规则有其特殊性.股东代表诉讼当事达成调解协议的,不应当通过公司股东会决议后生效,而应当通知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可在限定的时间内提出异议,由人民法院依据公平、正当的原则对当事的调解协议及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调解协议经审查批准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将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异议及审查的结论和理由载明于调解书.

  • 标签: 股东代表诉讼 调解协议 生效规则
  • 简介:依法改判是二审法院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目前这一制度主要存在超越上诉范围进行改判、出现'新证据'的认定以及对当事诉权的尊重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二审改判制度也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民事诉讼 二审 改判
  • 简介:小额诉讼程序作为微小权益的保护工具,法院及当事却出于各方面考虑选择调解解决小额争议,这使小额诉讼面临"虚置"的境地。小额诉讼和调解制度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而设计,各有优劣,二者也辩证统一。通过对T市基层法院的实证研究,了解小额案件处理的司法现状,以及各相关方的看法,提出在小额诉讼中引入"诉前强制调解",实行"诉前调解+小额诉讼"的模式,全面推行"立案预登记"制,实现二者真正意义上的"诉调对接"。

  • 标签: 小额诉讼 调解 一审终审 诉前强制调解 立案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