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周兵首席研究员应马来西亚气象局局长AluiBahai先生的邀请,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了第11届东盟(ASEAN)区域气候展望论坛。

  • 标签: 气候展望 马来西亚 论坛 东盟 气象局 研究员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福建省2014年夏季(7~9月,下同),平均气温为28.0℃,偏高1.1℃,属显著偏高,位居1961年以来第二位,仅次于2003年;降水量为530.9mm,偏多0.6成。季内有1个台风登陆我省,3个影响我省,其中登陆台风“麦德姆”风雨影响大,灾害损失较严重。8月无台风登陆和影响,实为罕见。

  • 标签: 气候概况 福建省 天气过程 台风登陆 平均气温 登陆台风
  • 简介:1概况2014年4月27日至5月2日,欧洲地学联盟(EGU:EuropeanGeosciencesUnion)2014年年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欧洲地学联盟由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EuropeanGeophysicalSociety)和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UG:EuropeanUnionofGeosciences)于2002年9月7日合并而成,是在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较大的地学学会之一。该学会致力于促进地球及其环境、星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与合作,造福人类。

  • 标签: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 奥地利 地学 联盟 年会 地球科学
  • 简介:开展玉米热量资源精细区划是呼伦贝尔市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出的新要求.以市、旗、镇三级行政区划图、DEM图和1985-2014年历史气象资料为基础,根据玉米生长对热量资源的要求,利用GIS及其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呼伦贝尔市玉米热量资源区划,将呼伦贝尔市玉米种植划分为最适宜、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分区评述的同时提出趋利避害的建议.区划结果对有效利用热量资源,提高玉米增产、增收以及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玉米 GIS 热量资源 精细区划
  • 简介:基于ECMWF模式逐日24h降水预报及实况资料,通过计算预报误差统计量、单站预报准确率,利用预报误差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赣北地区2014—2016年4—6月24h降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汛期ECMWF模式24h降水预报效果总体较好,但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九江及上饶两站设置误差阈值为15—19mm,南昌和宜春两站设置误差阈值为22—25mm时,预报准确率可达80%;预报误差分布主要划分为空间一致型、南北差异型、马鞍型和三段型;预报误差分布可能存在8d或12—13d较长周期以及2—3d或4—5d较短周期。

  • 标签: 预报误差 降水 ECWMF模式 阈值 EOF分析
  • 简介:基于常规观测、气象卫星和雷达等资料,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3月31日和5月17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垂直风切变,以及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灾害性天气的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均是在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由850hPa切变线与地面锋面共同抬升触发而成.在移动过程中强对流前部和后部低层都存在有组织的上升和下沉运动,配合大气环境中有利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系统内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生成,从而维持了两次强对流过程完整的回波形态和较长的生命史.2)在低层0-3km高度,两次强对流均存在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垂直风切变,但3月31日过程的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更显著,风速增大更明显,垂直风切变更大.在移动过程中强回波后部均有冷池结构形成,但3月31日过程的冷池强度、分布范围和厚度都明显强于5月17日过程.这种显著差异,使得前者更有利于出现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归纳出的基于“配料法”的预报思路:在水汽条件充足、K指数大于38℃、CAPE大于1400J/kg、SI指数小于-2,有锋面、切变线等抬升触发条件存在的情况下,在华南地区需要考虑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当低层0-3km高度出现风向强烈顺时针旋转、风速增大、垂直风切变增强,并出现强冷池中心时,还需要考虑有组织的强对流天气生成,这有利于提前做好冰雹、大风预警预报.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风切变 冷池 配料法 华南地区
  • 简介:2009年7月新修订的《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投入业务以来,因观测员对其个别规定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多报、漏报和错报电码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台站的测报业务质量。本文就对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归纳如下,供参考。

  • 标签: 气象 观测 电码 问题 探讨
  • 简介:基于1980—2014中国670站日最大风速资料,利用改进的客观天气图分析法(OSAT)分离出中国陆地的台风大风(6级以上,≥10.8m/s),并定义了台风极端大风,进而研究了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地理分布上,台风大风年均日数和占比均自海岸线向内陆迅速减小,在海南、华南和东南沿海省份以及江苏南部,台风大风占比一般为30%-70%台风极端大风年均日数大值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除河北和天津),特别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局部地区台风极端大风日数占比达100%。从季节变化看,在台风活跃的7—9月,中国台风极端大风频次总体上超过了季风极端大风;就全国而言,当阈值从最低值(11.5m/s)提升至12级(32.7m/s)时,台风极端大风频数占比则从12%急剧攀升至77%。1980—2014年,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年日数均显著减少,而台风极端大风年平均强度增强;这期间引起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台风频数均显著减少,但引起台风极端大风的台风在生命期和影响期的平均强度均显著增强,这可能是上述显著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台风大风 台风极端大风 OSAT
  • 简介:浙江省2009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偏少。至10月,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东亚冬季风爆发早,与此对应,浙江气温变化幅度大,极端天气频发,深秋罕见的强对流天气,11月8-18日的低温连阴雨(雪)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 标签: 秋季 厄尔尼诺 夏季风 冬季风 极端天气
  • 简介:通过对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过程的气象资料统计,结合田间调查、专家走访等方式收集的灾情数据,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福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寒(冻)害、强对流、暴雨、台风5种,其中干旱、寒(冻)害、强对流对农业生产影响偏轻,暴雨和台风带来的影响偏重。

  • 标签: 农业 气象灾害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雷达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路径相似台风"派比安"(2006)和"威马逊"(2014)的前部飑线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辐合线和边界层辐合系统为台前飑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持续强盛的东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输送。低层暖、高层冷且具有较大垂直温差的特征为台前飑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而强的CAPE积累和释放有利于对流强度的加强。高空槽并入台风倒槽有利于延长飑线的生命史。台前飑线从垂直风切变相对较弱的区域移入较强的区域有利于其组织和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其组织和维持。台前飑线移动路径前方存在水汽辐合有利于其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其维持。

  • 标签: 台前飑线 垂直风切变 物理量 生命史
  • 简介: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4年6月21—22日发生在江西省的一次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的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开展了江西省东北部复杂地形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建立在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等系统基础上的一次降水。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空切变线上中尺度系统活跃,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θse的垂直分布结构有利于中低层气旋的发展,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暴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2)地形对这次暴雨的强度有很大影响。武夷山脉阻挡了切变线的南压。当武夷山脉存在时,山脉北侧在西南风环境中为迎风坡(以辐合为主),山脉以南在西南风环境中为背风坡(以辐散为主)。移除武夷山脉后,其北侧和东北侧辐合减弱,南侧辐散减弱。武夷山主峰附近(117.6°E)的经向环流也表明,山脉移除后,主峰北侧(浙赣铁路沿线附近)的上升运动减弱,最终致使该地区降水减弱。

  • 标签: 暴雨 数值模拟 控制试验 敏感性试验 地形
  • 简介:ThisstudyinvestigatesclassificationanddiurnalvariationsoftheprecipitationechoesoverthecentralTibetanPlateaubasedontheobservationscollectedfromaC-bandvertically-pointingfrequency-modulatedcontinuous-wave(C-FMCW)radarduringtheThirdTibetanPlateauAtmosphericScientificExperiment(TIPEX-Ⅲ)2014-IntensiveObservationPeriod(2014-IOP).Theresultsshowthat51.32%oftheverticalprofileshavevalidechoeswithreflectivity>-10dBZ,and35.06%ofthevalidechoprofilesproduceprecipitationattheground(precipitationprofiles);stratiformprecipitationwithanevidentbright-bandsignature,weakconvectiveprecipitation,andstrongconvectiveprecipitationaccountfor52.03%,42.98%,and4.99%oftheprecipitationprofiles,respectively.About59.84%oftheprecipitationoccursintheafternoontomidnight,while40.16%oftheprecipitationwithweakerintensityisobservedinthenocturnalhoursandinthemorning.Diurnalvariationofoccurrencefrequencyofprecipitationshowsamajorpeakduring2100-2200LST(localsolartime)with59.02%beingthestratiformprecipitation;thesecondarypeakappearsduring1300-1400LSTwith59.71%beingtheweakconvectiveprecipitation;thestrongconvectiveprecipitationoccursmostly(81.83%)intheafternoonandeveningwithtwopeaksover1200-1300and1700-1800LST,respectively.Startingfromapproximately1100LST,precipitationechoesdevelopwithenhancedverticalairmotion,elevatedechotop,andincreasingradarreflectivity.Intenseupwardairmotionoccursmostfrequentlyin1700-1800LSTwithasecondarypeakin1100-1400LST,whilethetopsofprecipitationechoesandintenseupwardairmotionreachtheirhighestlevelsduring1600-1800LST.Theatmosphericconditionsintheearlymorningaredisadvantageousforconvectiveinitiationanddevelopment.Aroundnoon,theconvectiveavailablepotentialenergy(CAPE)increasesmarkedly,convectiveinhibition(CIN)isgenerallysmall,andasuper-dry-adiabaticlayerispresentnear

  • 标签: TIPEX-Ⅲ vertically-pointing RADAR precipitation ECHOES DIURNAL
  • 简介:应世界气象组织(WMO)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和梁旭东研究员参加了由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热带气象工作组于2018年9月10-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的第11次热带气象工作组会议及热带气旋全预警系统概念(TotalWarningSystemConcept)科学讨论会。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世界气象组织 热带气象 热带气旋 工作组 讨论会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2014年7月31日傍晚发生在呼和浩特市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表明,本次飑线过境是由低层暖湿舌和地面辐合线引起的。探空资料分析表明,结合T-logP图、垂直位温图及层结资料配合多种物理量参数可以提前发现强对流发生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雷达资料对强对流的早期预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雷达观测产品和再分析产品有利于判断强对流的发展和移动方向。

  • 标签: 飑线 探空资料 多普勒天气雷达 过程分析
  • 简介:利用天气学原理对2008年1月11日至29日发生在宁夏的持续阴雪、低温天气过程分析,发现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极涡偏向亚洲地区,长波槽稳定地处于巴尔科什湖和贝加尔湖地区。中高层的高空为准纬向气流,中低层“东高西低”降雪天气形势有利,随着地面冷高压和热倒槽在宁夏的交替,全区出现14至18天的间歇性降雪。分析发现,在冬季“浅薄”的天气系统下,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场、物理量等,在中低层的反应远比500hPa清楚。中低层偏南气流和地面热倒槽前的回流,不仅为降雪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水汽条件,还是不稳定抬升能量的主要来源。宁夏1月11日至29日间歇性的14至18天的降雪天气,刷新了历史同期的气象纪录。由于近地面强大的蒙古冷高压长时间控制宁夏,加之长时间的积雪和辐射降温,1月31日到2月1日宁夏出现了2007/2008年冬季以来的最低气温,部分测站最低气温创历史同期新低。

  • 标签: 持续阴雪低温 成因 数值预报产品 预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