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5 个结果
  • 简介:锂硼合金LiMx/FeS2热电池体系中较理想阳极材料,阻碍其应用关键难以制备出成份、组织结构均匀大铸锭。本文对锂硼合金研究进展,如制备工艺、合成机理、组织结构及电极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

  • 标签: 热电池 阳极 锂硼合金
  • 简介: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8个不同Ge含量Co-Ge二元合金铸锭,利用扩散炉对不同成分合金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铸态和退火态合金进行分析,更新该体系零变量反应温度和液相线数据。结果表明:在600℃下有Co3Ge相生成,在600℃和500℃下均未发现Co5Ge2相。在600℃和700℃下,βCo5Ge3与CoGe两相平衡,没有观察到η相。

  • 标签: Co-Ge合金 相图测定 X射线衍射 示差扫描量热法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 简介:以AgCuTi合金粉末为过渡层,采用扩散连接法对石墨与铜进行扩散连接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及万能材料实验机对连接界面的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为870℃/200kPa/10min条件下可实现石墨-Cu连接,其接头界面组织结构为石墨/TiC/铜基固溶体+富银区/铜;接头剪切强度为17MPa,断裂在石墨母材;并分析了石墨/Ag-Cu—Ti/铜真空加压烧结接头形成机理。

  • 标签: 石墨 连接 界面结构
  • 简介:TiC晶须以其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文综述了国内外TiC晶须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几种制备TiC晶须典型方法,如碳热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并指出了这几种制备方法优缺点,分析、讨论了TiC晶须2种生长模型及机理:介绍了TiC晶须作为增强增韧相在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具体应用情况,展望了TiC晶须发展前景。

  • 标签: 碳化钛晶须 生长机理 复合材料
  • 简介: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含钕钛合金TixNd(x为Nd质量分数,%),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钕对注射成形钛合金中氧分布及力学性能影响,并分析钕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随钕含量增加,合金密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Ti15Nd性能最优异,其相对密度为98.2%,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634MPa和6.5%,比纯钛分别提高248MPa和6.5%。纯钛断裂面呈现解理断裂特征,而Ti15Nd为延性断裂。添加钕能提高钛合金致密度,并且钕能吸收周围钛基体中氧原子形成氧化钕,调节TixNd合金中氧分布,从而有效提高合金强度和韧性。计算证明氧化钛分解和氧化钕形成在热力学上可行。建立Ti-Nd扩散模型,考虑钕蒸发和氧化等因素,计算得出钕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约为4.3%。

  • 标签: 注射成形 钛合金 Nd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本文综述了ITO薄膜应用领域和制备工艺。ITO薄膜主要用于光电器件中,例如用于液晶显示(LCD)。制造ITO薄膜工艺方法很多,本文综述了磁控溅射法、CVD法、喷雾热分解法和溶胶—凝胶法4种制膜工艺。

  • 标签: ITO薄膜 应用 制备工艺
  • 简介:微观组织定向排列能明显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韧性,并产生力学和其他物理性能各向异性.作者综述了玻璃陶瓷微观组织定向排列工艺.介绍了3种制备工艺过程及其理论基础,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标签: 定向排列 玻璃陶瓷 工艺过程 应用
  • 简介:采用MM—100摩擦试验机检测了作者制备20种铜基摩擦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单位摩擦表面吸收能量为2979J/cm~2和5880J/cm~2条件下,材料均具有较高摩擦系数和较低磨损量,说明铜基摩擦材料也可用于重负荷制动器。

  • 标签: 摩擦材料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干式制动
  • 简介:在电子工业中,助焊剂焊料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产品最终焊接性能影响很大。根据焊后清洗工艺,助焊剂主要分为溶剂清洗型、水清洗型和免清洗型,该文分析这3种助焊剂成分组成、使用情况以及优缺点。免清洗型助焊剂在焊后不需要清洗,具有环境友好,焊接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最具发展潜力助焊剂,国内外对免清洗助焊剂产品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从溶剂、活性物质和添加剂等3个方面详细阐述免清洗型助焊剂配方研究及发展趋势。

  • 标签: 助焊剂 分类 免清洗 活性物质
  • 简介:随着高科技迅速发展和对合成新材料迫切需要,氧化铁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开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全面叙述了氧化铁制备方法,分析了焙烧法、热分解法、鲁式法、溶胶一凝胶法、空气氧化法、水解法、沉淀法、水热法、催化法及包核法等各种制备工艺优缺点。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氧化铁在磁性材料、颜料、催化、生物医学及其他领域应用。最后,针对目前氧化铁制备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氧化铁 制备 应用
  • 简介:研究不同温度下,并流和分步加料方式对葡萄糖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形貌及粒度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并流加料制备氧化亚铜,其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分步加料方式与之相反。采用NaOH和C6H12O6溶液并流加料方式下,所得氧化亚铜为晶粒直径10~30nm规则球形颗粒,反应温度对形貌影响不大,且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分步加料方式下,50℃所得氧化亚铜颗粒形貌为类球形;随温度升高逐渐转变为立方堆积体,但颗粒粒度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标签: 加料方式 氧化亚铜 形貌 制备
  • 简介:采用阴极弧蒸发技术在A120,、低合金钢和硬质合金刀片上沉积Ti与Al原子比相近Al-Ti-N和Al-Ti-Ni.N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划痕实验和氧化实验,研究Si掺杂对Al-Ti-N涂层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l-Ti-N涂层为以立方为主立方和六方两相结构,Si掺杂可降低TiN中Al固溶度,使涂层转化为以六方为主六方和立方两相结构;Si加入导致涂层硬度由34.5GPa降到28.7GPa;Si掺杂引起涂层应力增加,从而导致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降低;Al-Ti-N涂层抗氧化性能随si加入而显著改善,抗氧化温度提高到1000℃以上。

  • 标签: Al-Ti-N Al-Ti-Si-N 硬度 抗氧化性 涂层
  • 简介: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TiH2粉末粒度对其脱氢温度及脱氢量影响,采用热膨胀仪研究粉末粒度对TiH2压坯收缩率影响,同时利用真空烧结炉研究成形压力和温度对TiH2压坯烧结脱氢影响。结果表明:TiH2粉末粒度越细,起始脱氢温度越低;与粒度约为45μm原料TiH2粉相比,经过球磨粉末脱氢量减小;球磨30min后TiH2粉末压坯,烧结线收缩率和收缩速率都显著增大;原始TiH2粉末压坯和球磨30min后粉末压坯最大收缩率分别为5%和9.5%,最大收缩速率分别为2.4×10-4和7.30×10-4μm/℃;成形压力越大,TiH2压坯脱氢峰值温度越高,650℃保温1h,TiH2压坯失重率达到3.572%(理论含氢量为4.01%)。

  • 标签: 氢化钛 脱氢 粉末冶金
  • 简介:研究了合金成份、添加元素及其数量、混合料制备方法、HIP处理等对合金性能影响。经研究得出:在W-Ni-Fe(W含量为90%~97%)三元合金中加微量元素后,与相同钨含量而未加元素合金相比,σb提高了大约一倍,δ提高得更为显著,σ0.2略有增加。在相同合金中微量元素增加,对σ0.2、σb无明显影响,但δ增加了约一倍。经研究确定出:含钨93%以上合金,为获得优良性能,应采取湿磨混料方法;对于相对密度较低W-Ni-Fe合金,采用HIP处理,才可提高其性能。

  • 标签: W-NI-FE 合金 机械性能
  • 简介:详细论述了C/C复合材料金相样品制备方法和金相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以及控制和消除它们方法。此方法可确保获得一个平整、能反映C/C复合材料真实显微组织和结构金相样品。

  • 标签: C/C复合材料 真空浸渍 磨光 抛光
  • 简介:相对于众多其他合金,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经过近几十年发展已日趋成熟。利用现有模型可以计算球形、片状和针状析出相尺寸及体积分数与合金成分、时效时间及时效温度关系,从而可以研究铝合金屈服强度在时效过程中演变规律,对铝合金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详细地介绍了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发展,并指出了现有模型不足之处,对模型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铝合金 屈服强度 力学模型 时效硬化
  • 简介:采用钢纤维作增强纤维相、MoS2作润滑相,酚醛树脂为粘接相,并加入各种填料配制成一种树脂基半金属复合摩擦材料,将该材料与灰铸铁组成摩擦副,用D—MS定速摩擦试验机测定摩擦副在不同温度下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磨屑形貌,探讨该复合材料磨损主要控制机制。结果表明,摩擦副摩擦因数在0.35~0.40之间,比较稳定;低温磨损较小,但高温磨损较大且伴随有较强烈振动和噪声。研究结果还表明:低温磨损主要由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所控制,前者产生磨屑颗粒较大,而后者磨屑颗粒则很细小;中温、高温磨损主要由有机物热分解和摩擦表面膜破裂、脱落所引起,磨屑多呈薄片状,MoS2高温氧化可能增大复合材料磨损重要因素。

  • 标签: 复合材料 树脂基摩擦材料 磨损机理 形貌
  • 简介:金属钨属于难熔金属,具有高强度和硬度,同时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腐蚀,但其昂贵价格及难加工特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用金属钨作为涂层材料来改善基体材料性能,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关注。该文综述纯金属钨涂层几种重要制备方法,包括:熔盐电镀法,等离子喷涂法,爆炸喷涂法,气相沉积法等。等离子喷涂钨涂层制备中最为成熟1种方法,基体材料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熔盐电镀法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从化合物中一步获得厚度均匀金属钨涂层,并且可避免引入氧和碳等杂质。化学气相沉积法获得钨涂层致密度高;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以在任意基材上获得钨涂层。同时介绍这些方法各自技术特点和目前研究现状,并对金属钨涂层制备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钨涂层 电镀 喷涂 气相沉积 制备
  • 简介:采用复合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硅化物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对涂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采用TEM分析涂层与基体界面区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涂层是以MoSi2为主体层多相复合结构;涂层与基体界面处存在NbSi2过渡层;由外向内,过渡层形貌发生明显改变,逐渐由细小等轴晶组织过渡为规整柱状晶组织。

  • 标签: 铌合金 硅化物涂层 界面结构 等轴晶 柱状晶
  • 简介:以纳米氧化铟锡(ITO)粉末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造粒技术制备高性能ITO造粒粉体,通过SEM、激光粒度仪及松装密度仪等手段研究浆料固相含量、粘结剂含量及雾化器转速对干燥粉体形貌、粒径分布、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影响。结果表明:当浆料固相含量为50%、粘结剂为1%、雾化器转速为10800r/min时,喷雾造粒得到ITO粉体成球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松装密度和流动性显著提高。用该ITO造粒粉末经冷等静压成形制坯和常压烧结制备靶材,压坯和烧结坯致密度可达到61.7%和99.27%。

  • 标签: 离心喷雾干燥 ITO粉造粒 成球率 松装密度 相对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