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接河北省常务副省长陈立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曾经存在着分歧。197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同志支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是,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的认识,不但涉及计划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而且涉及...

  • 标签: 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有企业 社会主义理论 私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
  • 简介:1991年3月开始的美国经济扩张迄今已持续114个多月.许多经济学家将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美国宏观经济这一特点.称之谓新经济模式。美国经济持续扩张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正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鉴于美国模式已被许多国家搴作市场经济典范,视作振兴经济样板。因此解读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奥秘和美国经济持续扩张谜底是否存在服用资产膨胀“亢奋剂”并依赖衍生金融“迷魂丹”的嫌疑.对正确模拟美国新经济模式趋利避害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无现实意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本文谨据纷纭众说试解读如下。

  • 标签: 美国 新经济 经济增长 信息化 自然资源 组织作用
  • 简介:目前,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新特点:(一)、高速度,高增值。我国私营经济在三年治理期间虽然出现了徘徊,但也增长了10%;1992年以后,出现了高速增长。我国私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沉浮交错。据统计,几年来私营企业歇业率约占10%,约有30%骑虎难下,约有20%不盈不亏,40%盈利较大。盈利的私营企业与业主的素质、在市场中的开发和经营能力有很大关系,而从客观来说,我国市场空间广阔,空白点很多,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旺盛,集中到一点,表现为绝大多数行业平均利润率很高。

  • 标签: 私营经济发展 行业平均利润率 三年 经济比较 温州商人 文化事业单位
  • 简介:一.“十五”时期区域经济关系前景分析“十五”期间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除前两轮的区域经济冲突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外,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已开始显现,新的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再次爆发。仅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未来五年的战略重

  • 标签: “十五”期间 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 治理 管理制度 区域经济冲突
  • 简介:中国当前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一环是国家作用与政府行为,只要制造租金的各种社会条件没有改变,政府继续作为投资主体起主导作用,则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金融条件就无法形成,而各种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将继续存在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1-市场需求不旺与最终消费率下降90年代初的经济泡沫消退以后,市场疲软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刺激消费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积压物资的日益增多,成了企业三角债清偿难的一大主因。早在1996年底,中国的积压物资价值已达5000多亿元,有人分析,今年第二季度的库存商品有所减少,但分析者显然忽视了一个因素:目前的库存下降与企业开工率下降二者密

  • 标签: 原因分析 中国经济 市场形态 市场失灵 商品过剩 最终消费率
  • 简介:<正>一个以东亚为基础的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这是20世纪后半期最大的事件之一。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亚太经济合作进程。亚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为4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相当于北美洲面积的2倍、欧洲面积的4倍。亚洲经济重新崛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东亚开始的。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亚洲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过

  • 标签: 亚太经济合作 亚洲经济 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合作 再创辉煌 发达国
  • 简介:近几年,我国一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已取得明显效果,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2003年GDP增长达到9.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前10个月同比增加了30.2%,比上年同期快了6.1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等各方面的投资都快速增长,分别为27.2%、33.1%和32.5%,创199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而消费需求和净出口的贡献率不足40%.显然,投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 标签: 中国 居民收入 社会保障制度 税收制度
  • 简介:最近几年里,美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1/4。到今年2月份,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107个月,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最持久的繁荣。199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平均为4%,第四季度更高达5.8%;美国的通胀和失业率均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导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息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和成功扩散。

  • 标签: 信息技术 上海 增长率 信息技术 创业精神 技术创新
  • 简介:本文从审计内容、审计准则、审计技术等理论要素角度浅析了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 标签: 知识经济 网络审计 对策
  • 简介:21世纪人类将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所谓城市世纪,即从2000年起,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50%以上。所谓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转向生态化社会,一场治理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破坏,建设“生态城市”的潮流正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发展追求的选择。

  • 标签: 城市模式 21世纪 城市经济 “生态经济市”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经济效益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计费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同计得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占用劳动和消耗劳动少,经济效益就好,否则,经济效益就差。一、经济效益指标的设置原则1、以反映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的指标为重点。合理组织与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提

  • 标签: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建筑企业 社会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法 企业经济 物质消耗
  • 简介:中国行政区经济运行机制剖析舒庆,刘君德行政区经济是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

  • 标签: 行政区经济 地方政府 运行机制 企业投资主体 财政体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简介: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是:指令性经济计划的消失和非国有部门的扩张。如果简单地运用一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样的“两分法”,也许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中国的经济体制现在已经是由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了。但是,计划经济消失以后,填补制度空白的一定是市场机制吗?在理想主义的改革设计蓝图上确实可以这样写。但中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却并非如此,计划经济固然已经瓦解,但来自政府和垄断性国有机构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变得更加随意化,

  • 标签: 中国经济 计划经济 经济体制 国有 市场机制 经济计划
  • 简介:一、继续抓紧并不断更新已被实践证明符合统计工作发展需要的统计教育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统计部门领导岗位培训、统计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等。要抓好这些项目,并结合新形势,不断充实新内容,增加新手段,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比如,在课程内容上补充适应现代统计工作改革和基层需要的新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实行课堂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相结合;在培训手段上

  • 标签: 统计教育 市场经济 适应对策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 简介: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王绍光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在经济研究中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中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很少被人讨论,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起着主宰一切的作用,市场即使被允许存在,也只不过是起点“辅助”作用。既然国家与市场的主从关系被认...

  • 标签: “政府失灵” 市场经济转型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公共选择 负外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