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2月28日,在楚天传媒大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和传媒杂志社共同举办第二届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颁奖暨文艺演出。中宣部有关人士出席颁奖活动。并为当天正式成立的中国大学生记者团授旗。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创办于2012年3月,是湖北日报“开门办报”的生力和党报集团引领主流舆论、服务高校青年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在册团员已达3000余人。

  • 标签: 学生记者团 湖北日报 颁奖活动 中国 传媒集团 文艺演出
  • 简介:中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喧嚣于政策、市场与技术讨论中的转换"模式"之争逐渐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地方性的转换实践,以及对转换中涌现的各类技术与市场问题的应对。与上述专业话语和实践不同,本文从对"青岛模式"的批判式历史解构出发,着重分析国家和资本在形塑这一模式中发挥的重要结构性作用;另一方面,本文将由"青岛模式"及其全国推广所展开的围绕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多样化"社会过程"称作"青岛实践"。这一未竟的社会过程不仅继续受到技术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家力量,以及寻求投资报偿和增长的各类资本力量的制约,但也逐渐受到多种"社会保护运动"及其对国家规制的诉求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数字电视道路不仅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传播民主的普遍性。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多重角色值得特别关注。十年之后再议"青岛模式",既是对历史研究空白的补足,也是对当下未竟的数字革命的重新检视。

  • 标签: 有线电视数字化 青岛模式 青岛实践 国家 中国道路
  • 简介:发表在中国宁波网的网络时评《“老何说和”说了些什么?》荣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章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新闻嗅觉,针对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管理问题,介绍并论证了一条可供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参考、具有高度推广性的解决路径,充分体现了新闻评论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的指导作用,是一篇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评论。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新闻评论 一等奖 社会转型期 作品 实指
  • 简介: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长江日报》2013年8月15日3版、8月28日14版、12月18日5版上的集合专栏《武汉上空的鹰——跨国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中的代表作,荣膺国际传播类作品一等奖。这组代表作包括两篇通讯和一篇消息,标题分别是《当年激战血洒长空75年来他们只留下一串名字》、《五世同堂的家族出了三代飞行员》和《大型寻亲栏目〈等着我〉播出武汉老人来信俄国家电视台接力寻访苏军烈士》。

  • 标签: 苏联空军志愿队 中国新闻奖 烈士 武汉 作品 《长江日报》
  • 简介:重大典型宣传,往往习惯了“兵团作战”、全媒体介入,虽然眼球效应有了,却少了心灵感应,受众印象不深,传播效果不佳。2013年5月以来,《江西日报》持续一年多时间深入报道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好评,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江西重大典型宣传的成功范例,并入选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书。而2013年7月12日推出的《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是追求独特性的结晶,是用报告文学形式讲述甘祖昌夫妇故事的唯一作品,是最早揭示甘祖昌精神是龚全珍精神重要源头的力作。《老伴》一文以其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独辟的路径,被评为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通讯作品 甘祖昌 一等奖 故事 典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