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繁荣,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作后援,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书法》杂志、日中传统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主办,上海三希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走向新世纪上海国际书法邀请展”,于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展出。名家参展作品中国部分一百三十五幅(其中港、澳、台十幅,篆刻作品十五幅),日本、韩国、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巴西、法国、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俄罗斯等十七个国家计三十五幅,此外,有日本友情参展近百幅。现遴选部分作品,分上下两期刊载,以飨读者。

  • 标签: 书法 文化交流 上海 篆刻 协会
  • 简介:为筹备2008年举办的"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于2007年10月下旬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国油画与现代性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有全国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一百人左右,三天的会议对中国油画与现代性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学术探讨,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成果,现把会议的发言摘要发表于后。

  • 标签: 后现代性 文化现代性 中国油画 现当代艺术 油画艺术 现代性研究
  • 简介:油画该怎么画?大多数画油画的画家可能都没有认真想过这问题。但至少,像西方人那么画是没问题的。画油画人物、静物、风景,西方都有无数的楷模,犯不着自己去瞎动脑筋,庸人自扰。但问题马上又来了:西方那么多流派那么多思潮,该以哪个流派为楷模?我们的前辈油画家就为这个斗过气。例如徐悲鸿认为该以古典主义为楷模,刘海粟则崇拜现代艺术。

  • 标签: 油画布 东方 中国油画 油画艺术 工具材料 中国山水画
  • 简介:山西芮城永乐宫全名为“大纯阳万寿宫”,简称“永乐宫”。唐末,此地有祭祀先祖神仙吕洞宾的“吕公祠”。元初,道教全真道将吕公祠成为纯阳观。据王鹗《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载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逮图朝(元朝)开创,长春子(丘处机)应诏北还,凡祖师仙迹,一为发扬。自是其功日益兴,其徒日益广。岁甲辰(1244)暮冬,野火延之,一夕而烬,识者以为革故鼎新之兆。明年(1245)有敕,升观为宫,进真人(吕洞宾)号曰‘天尊’。……”

  • 标签: 永乐宫 朝元图 三清殿 革故鼎新 万寿宫 吕洞宾
  • 简介:如果说英国风俗画家威廉·荷加斯的《浪子生涯》和《妓女生涯》在中世纪美术史上都有先可援,这恐怕一点也不令人惊讶。在《该罚入地狱的七大重罪》或《浪子回头》等作品中便可见一斑。但彼此又有重要的差异:荷加斯出于对社会生活的极大兴趣,故其作品牢牢地基于对日常生...

  • 标签: 荷加斯 浪子回头 作品创作 生活场景 青年男子 中世纪美术
  • 简介:王逊(1915-1969)是美术史论家、新中国美术史教育的奠基人。王逊的美学思想主要是来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美学传统而又有所拓展,并在近于马赫主义的实在论的基础,试图用主体的创造性来调和"艺术"的形式论和内质论,且呈现出由前期强调"美的理想性"到后期重视"现实主义"的思想轨迹;应该注意的是,虽然王逊很早就受到左翼思潮的熏染,但其美学思想中的"现实主义"与曾经盛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似同实异。对王逊美学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王逊的整体学术成就和贡献,而且可以与20世纪中国美学及相关学术的发展历程相互印证。

  • 标签: 王逊 美学 理想性 现实主义 实在论 马赫主义
  • 简介:2013年11月3日下午,由无锡东方美术馆与《书画艺术》杂志社共同策划、组织的中国画写生模式与现代性研讨会在无锡东方美术馆举行。研讨会由《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主持,程大利、马锋辉、卢所、黄厚明、章利国、李倍雷、倪建林、顾丞锋、丘挺、曹清、梁元、杨雨青、马啸、翁芳友、颜晓军、闫景阳、叶康宁、范雯静、周胜荣、薛源等出席了研讨会。萧平、聂危谷、曹天成、张荣国、李永强为研讨会提交了论文。来自北京、南京、无锡等地的书画家及各界人士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书画艺术》编辑部整理并刊出本次研讨会的成果。

  • 标签: 中国画 研讨会综述 写生 书画艺术 《美术》 杂志社
  • 简介:达利在艺术并未达到毕卡索和米罗的高度,但却同样在二十世纪西方艺坛出尽风头。对于此人的评价,至今毁誉参半。因为他与他的艺术也确实颇有令人发生歧义的地方。一方面,他确实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中作出独特贡献,具有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他擅长招摇过市,哗众取宠,不但精于利用传媒为自己作商业包装,而且常以故弄玄虚的游戏之作愚弄世人。他是一位有明显缺点的天才。所幸,他毕竟是一位天才,尽管有点缺点。达利以其超现实创作著称,但在超现实主义以外,还多有探索,

  • 标签: 二战西班牙 漫谈达利 西班牙雕塑
  • 简介:摄影缺少了光线就不能成为摄影,它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能够照射到被摄主体,如果光线不足,我们就要补光,补光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闪光灯。

  • 标签: 闪光灯 数码相机 光线 摄影
  • 简介: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唐时河内郡河内县人,今河南沁阳,唐末隐居太行山洪谷,有《笔法记》传世。荆浩生平记载甚简约,生卒年不详,本文考证,荆浩生于约唐文宗太和四年(830),殁于约唐昭宗天佑三年(906)。

  • 标签: 荆浩 《笔法记》 唐末 生卒年 唐文宗 河内
  • 简介:文徵明《停云馆言别图》目前所见有四.分别藏上海博物馆、日本桥本末吉与天津艺术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单国霖先生认为“台北本”为拼合之作,而“博本”乃文徵明《停云馆言别图》原本。本文对其关于原本的认定持不同意见。检讨受图人王宠行迹,其贡入太学在嘉靖庚寅(1529),而嘉靖丁亥(1527)既无北京之行,亦无南京之行。因而款署“嘉靖丁亥”的“博本”不仅不是原本,且为伪作无疑。笔者认为对画幅款识中“赴南雍”一语应作宽泛的理解,则王宠嘉靖辛卵(1531)参加乡试,曾有南雍之行,因而款署“嘉靖辛卵”的“天津本”与“桥本本。更为可靠。本文继而又考王宠改字(由履仁改为履吉)时间为嘉靖戊寅(1518)春,则“桥本本”中文徵明仍以。履仁”称王宠,恰好暴露其伪。

  • 标签: 《停云馆言别图》 文徵明 王宠
  • 简介:本文试图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维度入手,对前卫艺术进行新的界定:有三种前卫并行于现代性以来的艺术史长河中,一种是政治前卫,偏重于政治的引导和教化;一种是美学前卫,偏重于形式美学上的逻辑演进;还有一种是历史前卫,它介于政治前卫和美学前卫之间,力图在二者之间做出一种辩证调停,以此来反思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也是当代艺术最根本的追求。

  • 标签: 前卫艺术 现代性 当代艺术
  • 简介:2018年4月21日,中国重点美术馆典藏专家齐聚成都,受邀参加“2018广汇美术馆论坛:美术馆典藏建设与发展”,这是西南地区首次举办的聚焦典藏建设与发展的论坛。论坛以研究典藏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从美术馆典藏建设现状与发展、典藏硬件建设与典藏保全的机制、典藏建设在国家重点美术馆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典藏与美术馆运营的关系四个方向展开了探讨。

  • 标签: 美术馆 典藏
  • 简介:一、研究背景公民意识包括公民态度和公民气质。公民态度(civicattitude),主要宗旨包括:对国家的忠诚,对政治权威的积极态度,服从法律及社会规范,相信平等是社会的根本价值,对政治参与的兴趣,政治功效感等:公民气质(civicdisposition),是指维护和促进民主国家所必需的私领域和公领域的性格特质。

  • 标签: 公民意识 教育机制 书法课程 中小学 积极态度 公民气质
  • 简介:扬州"八怪"之称,最早见于清汪鋆《扬州画苑录》,其卷二"虞蟾"条云:"所惜同时并举,另出偏师,怪以八名(如李复堂、啸村之类——原注),画非一体,似苏(秦)、张(仪)之捭阖,偭徐(熙)、黄(筌)之遗规。率汰三笔五笔,覆酱嫌桷(原字为左"牛",右"角",字典无此字),胡诌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无异趣,适赴歧途。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乎百里。

  • 标签: “扬州八怪” 画家 绘画作品 绘画技法 徐迅
  • 简介:在传统绘画中,人物画出现得最早,但在发展过程中却落后于山水画与花鸟画。究其原因,与人物画在造型的严格与表现的难度不无关系,同时也与文人画家一味强调抒写胸中臆气的艺术主张不无关系。因此,在传统画论中,有关人物造型的研究也远远落后于山水画与花鸟画。这种情况直到本世纪才有所改变。

  • 标签: 花鸟画 水墨人物画 山水画 画论 文人画 传统绘画
  • 简介:包豪斯创立了学徒制,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学徒制教学模式将现代的方式、方法与工厂系统的优点糅合在一起,目的就是培养集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于一身的设计人才。如今的设计课程和教材,轻工艺、重创意的模式比比皆是,然而工艺、制作、模塑却是萌发创意思维的肥沃土壤。从某种意义讲,

  • 标签: 三维形态 模型表面 创意思维 包豪斯 密度板 非模型
  • 简介:这本由资深媒体人严虹采写的《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现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这本书分、中、下三本,通过这100个人物口述实录的讲述,用100条纵横交错的人物线索,真实地呈现了一位优秀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成长历史,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方力钧多维度的艺术人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由他引发的艺术现象、艺术事件是如何发生和发展,并构成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

  • 标签: 艺术历程 口述实录 方力钧 个人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发行
  • 简介:在敦煌壁画的研究与保护中,川籍画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成就卓著。以张大千、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孙儒僩(山见)等学者为代表的川籍画家,在70余年的漫长历程中,披肝沥胆,潜心研究,大力宣传,对敦煌壁画的研究与保护逐渐建立起完整科学的体系。而抗战时期,成渝两地大后方"文化之都"的形成,尤其是在成渝两地相继举办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毫无疑问成为推动20世纪的显学——"敦煌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由此而及,成为川籍画家前赴后继学习研究敦煌的精神源头。川籍画家对敦煌壁画艺术研究与保护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和成果,为致力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文以集群考据和个案研究相结合,运用大量翔实文献史料和部分第一手资料,论述川籍画家在敦煌壁画研究与保护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标签: 敦煌壁画 川籍画家 研究 保护 地位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