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3日-2012年4月3日收治的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显效18人,有效9人,1人无效,有效率96.4%。;对照组护理后显效13人,有效8人,7人无效,有效率7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满足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需求,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老年 临床特点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 46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昏迷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46例患者昏迷原因:脑血管疾病 21例,占 45.65%,糖尿病 13例,占 28.26%,其他 3例,占 6.52%。 46例患者治疗后 RR、 SaO2、 PaO2及 PaCO2均得到明显改善( 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要尽快明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 昏迷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此次于本院神经内科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分别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和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干预中,合理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得到更加有效地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良好医患关系的创建。

  • 标签: 神经内科 舒适护理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脑卒中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8年1-12月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管理: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成立脑卒中护理管理小组、实施脑卒中护理管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全天无缝隙监测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出院后由护士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每月进行家庭随访1次等。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实行分层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分层级护理模式。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出现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要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神经内科实行分层级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提高科室人力资源的分配科学性,减少护理风险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分层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注意事项,从而为长期大量输液病人提供通畅而安全的静脉通路。方法对2011~2015年306例患者行PICC置管,输入甘露醇等高渗、刺激性药物,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6例PICC置管术后患者无一例因置管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拔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2%,导管堵塞发生率为1.3%。结论PICC置管经妥善护理可以更好地保护外周血管,减少痛苦。

  • 标签: PICC 神经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严重阻碍了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快速走向康复的道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结合前期研究报道,总结了有关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特点,分析了当前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存在健康教育的难题及原因,以分析的原因为依据,提供了如何解决这方面难题的策略和建议,这些对策将有助于解决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难点,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了有用的帮助。

  • 标签: 神经内科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门诊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头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高血压脑病占比例较大在神经内科门诊48例头痛患者中紧张性头痛12例,偏头痛19例,高血压性头痛6例,神经性头痛5例,其他头痛6例。结果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中静脉给药治疗11例,住院治疗7例,口服药物治疗18例,综合治疗12例,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程度与次数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针对神经内科的头疼的多样性,应采取多种措施,对症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神经内科,头痛 临床症状 诊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脑卒中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8年1-12月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管理: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成立脑卒中护理管理小组、实施脑卒中护理管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全天无缝隙监测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出院后由护士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每月进行家庭随访1次等。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 神经内科 分析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相应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神经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在我国部门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上存在许多不合理情况和安全隐患,若不对此加以重视,就有可能转变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导致病人家属与医院的医疗纠纷,对医院的护理水平和声誉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介绍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隐患 护理水平 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鼻饲间隔时间对神经内科患者疾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鼻饲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例。观察组接受鼻饲间隔时间4h治疗,对照组接受鼻饲间隔时间3h治疗,通过数据检验分析来对比鼻饲间隔时间对于神经内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看出,观察组17例病患在接受治疗之后,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血糖紊乱、脱水、误吸几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鼻饲患者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减少患者反流和胃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减少护理工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鼻饲 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急诊神经内科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现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来我院急诊神经内科就诊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总结。结果:对患者进行抢救时所用的平均时间是( 1.51±0.72)小时,经过一定的治疗后,急诊神经内科的 80例患者中,有 6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占总人数的 7.5%,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大都趋于稳定,治疗有效率是 92.5%。结论:在急诊科神经内科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仔细分析,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防止因诊断有误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急诊神经内科 患者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本组148例患者中97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占65.5%,108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73.0%;干预前患者SAS、SDS评分平均为(69.8±8.6)分、(70.6±10.6)分;经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平均为(49.8±4.3)分、(45.9±7.6)分,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则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11月,结束于2020年11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本次研究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对6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际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症状实施有效的救助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回顾性分析后发现,会导致神经内科患者出现昏迷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和颅内感染等,且经过治疗后患者的PaO2、SaO2、PaCO2以及RR指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在发病期间昏迷较为突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昏迷过程中及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从而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昏迷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46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昏迷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昏迷原因脑血管疾病21例,占45.65%,糖尿病13例,占28.26%,其他3例,占6.52%。46例患者治疗后RR、SaO2、PaO2及PaCO2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要尽快明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 昏迷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神经内科头晕患者出现相关症状的病因 进行分析研究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 9 年 1 月 -20 20 年 1 月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内科头晕患者 200 例进行病因综合性评价分析,从而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头晕眩晕的症状症状病因构成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 显示在

  • 标签: 神经内科 头晕眩晕 美尼尔氏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分析舒适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 9 年 8 月~ 20 20 年 7 月接诊的 44 例神经内科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从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角度来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舒适护理方式更受患者欢迎。

  • 标签: 神经内科 舒适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进行总结,找到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抽取我院 2015年 -2016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40例,回顾和分析这些感染性病例。结果:神经内科医院在感染情况下发病率为 12%。前三位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 40%, 23%和 20%。造成危险的医院感染主要包括泌尿道插管,呼吸道感染,大量使用抗生素、长期卧床和意识障碍等。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医院感染的高度易感人群主要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抗生素和消毒隔离措施的应用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特点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