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制订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减轻术前焦虑,减少术后不适和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并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8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拔除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及疗效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h,术后3天时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分别为(1.1±0.6);(0.1±0.09),对照组术后24h,术后3天时VAS评分分别为(0.7±0.8);(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Odom疗效满意度(97.4±2.1)%高于对照组(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1.3±4.4)h,(23±6)h及(8±5)天,均短于对照组(44.5±8.2)h,(49±5)h及(16±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40(12.5%),4/40(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8/43(41.8%)及13/4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康复及整体疗效,改善术后康复,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重要创新与完善。

  • 标签: 康复护理 颈椎病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家属同步认知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和34例围手术接受家属同步认知干预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和C型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同步认知可以有效地缓解宫颈癌患者围手术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家属同步认知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锌原卟啉(ZPP)对白血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产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分析1109例血液疾病病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ZPP含量。结果发现缺铁性贫血ZPP值最高,MDS、白血次之,再障(AA)、其它贫血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恶性肿瘤最低,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疾病组(P〈0.01);白血各类型间,虽然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经统计学处理,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程中,随着疾病的进展ZPP呈线性关系;良性肿瘤及其它良性疾病与正常对照结果相似,P〉0.05。结论ZPP测定,对白血早期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并对辅助治疗监测及判断白血进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锌原卟啉 白血病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同期560例鼻咽癌放射患者共26例发生了放射性脑,发生率4.64%(26/560);发生放射性脑的患者中首程放疗患者23例,中位潜伏30个月(6-69个月),好发部位为双侧颞叶。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射线种类、再程放疗、放化疗疗程、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射线种类、再程放疗、放化疗疗程、临床分期属于晚期是影响放疗后放射性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鼻咽癌放射性脑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射线种类、再程放疗、放化疗疗程、临床分期是主要影响因素,放射性脑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损伤 放射性脑病 外照射
  • 简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NF)义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皿性遗传,亦是常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和皮肤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疾病。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诊断 复发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血清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Ⅳ型胶原(ColⅣ)和透明质酸(H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6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bFGF、ColⅣ和HA的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大肠癌组治疗前bFGF、ColⅣ和HA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Duke's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bFGF、ColⅣ和HA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姑息性手术组bFGF、ColⅣ和HA则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bFGF、ColⅣ和HA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bFGF、ColⅣ和HA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大肠癌 围手术期 血清 bFGF ColⅣ HA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肺癌围手术肺功能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26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5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围手术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氧疗、辅助排痰、呼吸康复训练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比较术前综合治疗后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前经综合治疗后,MVV、FEV1和FVC均明显改善(P〈0.01),PaO2、SpO2上升(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术后1个月的MVV、FEV1和FVC较术前低(P〈0.05),PaCO2较高(P〈0.05),PaO2和SpO2已无差异(P〉0.05)。3个月时各项指标均已达术前水平(P〉0.05)。26例术后死亡2例(7.7%),24例康复出院。结论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围手术给予适当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加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术后肺功能的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肺功能保护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泽菲)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常规放疗,计划照射剂量(60—75)Gy,(2~2.5)Gy/次,1次/d,5d/wk。同步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方案为放疗d1起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g/m2,d1,d8,顺铂25mg/m2,d1~3,每21d重复。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共4-6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CR9例,PR41例,SD7例,PD5例。有效率80.6%。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结论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我因思爱成——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标签: 医生 精神疾患 抑郁症 现代化 作者
  • 简介: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康复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准备,缩短禁食水的时间,使用微创手术,减少或尽量不使用鼻胃管减压,减少引流管放置,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运用多模式镇痛充分地术后镇痛,观察患者围手术护理的效果。结果手术包括左半肝切除6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20例,左外叶联合左尾叶切除2例,其他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3)天,平均住院费用(43795.6±9483.2)元。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加速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肝切除 护理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在老年Ⅲ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60例老年ⅢNSCLC患者,按放疗技师的工作年限随机分为〈5年组(n=80)和≥5年组(n=80)。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70Gy/30~35f,每周5次;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等。结果〈5年组获完全缓解(CR)8例(10.0%)、部分缓解(PR)48例(60.0%)、稳定(SD)16例(20.0%)、进展(PD)8例(10.0%),有效率(RR)为70.0%。≥5年组获CR8例(10.0%)、PR68例(85.0%)、SD4例(5.0%),RR为95.0%。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的摆位误差为(7.0±2.43)mm,≥5年组为(5.0±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率为80.0%,≥5年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年组比较,≥5年组在放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较少,但两组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急性及远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工作年限≥5年放疗技师操作的Ⅲ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技师 老年 调强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恶性血液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并对hepcidin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和铁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80例恶性血液贫血患者外周血,分别检测hepcidin、IL-6、Hb、血清铁和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使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血液贫血患者血清中hepcidin、IL-6、Hb、血清铁和铁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61.93±19.98)μg/L、(5.56±1.17)ng/L、(96.68±12.35)g/L、(9.85±1.09)μmol/L和329.42(299.70~459.06)μg/L;健康对照组相对应的表达量分别为(21.35±7.38)μg/L、(2.52±1.28)ng/L、(140.07±7.71)g/L、(19.95±4.25)μmol/L和95.72(76.56~131.42)μg/L,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血液男性贫血患者中hepcidin、IL-6和Hb的表达量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中度贫血患者hepcidin、IL-6和铁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轻度贫血患者,Hb和血清铁表达量低于轻度贫血患者(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cidin与Hb、血清铁含量呈负相关,与IL-6、铁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Hepcidin在恶性血液贫血患者中高表达,并与贫血程度相关,提示hepcidin在恶性血液贫血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贫血 铁调素 白细胞介素6 铁蛋白
  • 简介:肝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黄疸、肝区疼痛、纳差、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癌性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37℃-38℃,少见高热,多为伴随症状。本病例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达39℃,行介入栓塞治疗后,高热消退。癌性周围神经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肺癌,肝癌更为少见,故加以报告,并对癌性神经的诊断治疗进展加以文献回顾。

  • 标签: 肝癌 癌性神经病 高热
  • 简介:《我因思爱成——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标签: 医生 精神疾患 抑郁症 现代化 作者
  • 简介:夏科氏关节(charcotarthropathy)也称为神经源性关节(neuropathicarthropathy),是一组以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受损,关节严重破坏、活动不稳和骨质疏松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主要病因——梅毒,所致夏科氏关节已逐渐减少,而糖尿性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夏科氏关节则逐渐增多。夏科氏膝关节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全膝关节融合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源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 简介:《我因思爱成——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标签: 医生 精神疾患 抑郁症 现代化 作者
  • 简介: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囊漏斗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瘤组织主要向外毛根鞘方向分化,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位皮肤,表现为小肿块或呈菜花样,易与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及角化棘皮瘤等混淆。

  • 标签: 银屑病 多发性巨大外毛根鞘癌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高自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性自细胞单采术,47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由219.78±115.76×10^9/L降至118.62+53.35×10^9/,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化疗不良反应减轻。结论:白细胞单采术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好,不良反应轻。静脉通路的建立有利于单采过程顺利进行。

  • 标签: 高白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单采术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