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联用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斟础上加用纳洛酮及醒脑静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氯化物、葡萄糖)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恶心呕吐、体温、头痛、抽搐等)复常时间早于治疗前(P〈0.05),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76.67%(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果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脑脊液各指标水平,加快了症状的恢复。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抗结核药物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常规降压药物联用对反勺型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反勺型高血压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DBP、SB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BP、SB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常规降压药物联用治疗反勺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DBP、SBP水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高血压 反勺型高血压 降压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整顿前)与2017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整顿后)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整顿前后各40例)资料,整顿前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控制使用抗菌药物,整顿后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控制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整顿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整顿后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显著低于整顿前组为95.00%(P〈0.05);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的部位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化控制使用后,抗菌药物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率明显下降,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未显著下降,说明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现象,其规范化控制使用仍然势在必行。

  • 标签: 术后伤口感染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甲状腺手术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分析2015年—2017年某院住院患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住院手术患者75例病历资料,分析其患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药物治疗后的有效率和药敏符合率及其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结果:75例患者中,按经验性用药的48例(占64.00%),治疗性用药的27例(占36.00%),联合用药联的为40例(占53.33%);抗菌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3.33%)、药敏试验符合率(60.00%)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为10种,其中使用例次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42例次(22.22%)、青霉素类33例次(17.46%)和碳青霉烯类28例次(14.81%),使用的总合理率为66.67%。结论:医院2015年—2017年间住院患者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用药监管,避免滥用和经验性用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抗菌药物 相关因素 合理使用
  • 简介:目的针对患有胃癌的患者通过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以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该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我院(2016.10.1-2018.10.1)接收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患者进行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线治疗,对比组(25例)常规化疗治疗,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要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通过采用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线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 标签: 低剂量 阿帕替尼 二线化疗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次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 标签: 一稿两投 论文 一稿多投 媒体 文稿 印刷版
  • 简介: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次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 标签: 一稿两投 论文 一稿多投 媒体 文稿 印刷版
  • 简介: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从2016年3月我院所有归档病案中随机抽取6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表中所列内容对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13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1.67%),均为骨科手术,使用的抗菌药物均为头孢硫脒,预防性给药时间均为术前30min。不合理用药主要为初级医师开具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此外,术后无指征继续使用抗菌药物1例。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以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分析
  • 简介:目的对比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及艾司奥美拉唑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28例)、泮托拉唑组(20例)、兰索拉唑组(30例)及艾司奥美拉唑组(35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及艾司奥美拉唑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比较各组止血时间、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结果在止血时间方面,艾司奥美拉唑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0.05);在疗效方面,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研究,艾司奥美拉唑组(C/E=14.22)高于奥美拉唑组(C/E=2.14)、泮托拉唑组(C/E=5.58)和兰索拉唑组(C/E=11.94)。结论在止血时间方面,艾司奥美拉唑较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药物经济学方面,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经济学成本最高。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药物经济学
  • 简介:近日,第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了一名从澳大利亚墨尔本StVincent医院转诊过来的华裔病人。这也是中国医院首次为欧美及大洋洲发达国家输出心脏外科治疗方案。该病人为83岁的女性老年病人,从2017下半年开始有时感到眩晕和胸闷,随着气温下降,症状不断加重,还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

  • 标签: 第二军医大学 长海医院 心外科 医疗 海外 澳洲
  • 简介:目的:分析盆腔炎患者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资料,根据资料中采集的所有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标本经病原体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80例患者中共检出解脲支原体(UU)20例(占25.00%)、人型支原体(Mh)24例(占30.00%)以及两者的混合感染(UU+Mh)10例(占12.50%)、沙眼衣原体(Ct)感染26例(占32.50%);支原体感染多发于20~45岁间患者,其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感染率(P〈0.05);解脲支原体混合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好发于女性各个年龄阶段,但各年龄段感染的阳性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敏感检测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临床上盆腔炎患者的致病原因多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对女性盆腔炎患者应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根据检测结果合理使用不同抗菌药物

  • 标签: 盆腔炎 支原体 衣原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科学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56例资料,分析资料中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56例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2.50%)和革兰阳性菌(占34.72%)是导致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占2.78%)感染的可能性较小;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考卡宁、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低的药物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低的药物有利奈唑胺、替考卡宁、氧氟沙星;临床可依据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强弱,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胆囊切除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血清胱抑素C、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10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胱抑素C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肾功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清胱抑素C 尿酸
  • 简介:目的探讨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200例PCO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与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甲双胍与综合护理),每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98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对照组中9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P〈0.05)。结论甲双胍联合综合护理在PCOS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疗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降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6例行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预见性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86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在PICC置管中应用能够发挥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药物镇静 不良事件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研究目标是主要针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视网膜病变采用贝特类与他汀类降脂这两种药物相互结合和优质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方法本次主要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患有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情况的患者不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年时间内本院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他汀类降脂药物和一般护理的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贝特类与他汀类降脂这两种药物相互结合和优质护理的方法,并最后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判断其两种不同方法的差异性。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对比患者TG、HDL-C、FBG这三个指标,我们发现观察组的指标结果优于参照组,并且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有减弱。结论采纳贝特类与他汀类降脂这两种药物相互结合应用和优质护理的治疗方法对患有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情况的患者能有更大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值得推行使用。

  • 标签: 贝特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甲双胍(Met)联合紫杉醇(PTX)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A2780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Hochest染色法、AnnexinV/PI双染色法和ATP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et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PTX对A2780细胞的生长(P〈0.05)。与Met或PTX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凋亡程度更强,ATP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Met能降低PTX抗卵巢癌细胞的存活率和促进其凋亡的能力。

  • 标签: 二甲双胍 紫杉醇 卵巢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变化对老年患者脑卒中相关肺炎治疗中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间接收治疗的脑卒中相关肺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体征、症状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组患者根据监测PCT与CRP水平变化情况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测得值的变化差异,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耐药菌的检出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和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临床指标(痰菌培养结果、肺部阴影)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耐药菌的检出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PCT与CRP检测水平的变化,调整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卒中相关性肺炎 抗菌药物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抗菌药物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6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复常时间和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因子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复常时间均早于A组(P〈0.05),IgA、IgG水平测得值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辅助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地改善了患儿免疫功能,促进其症状消退。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免疫功能 N-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
  • 简介: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用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空洞闭合的改善和痰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80例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3DZETh/9DTh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3DZETh/9DThV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12月后的空洞闭合痰菌的转阴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空洞闭合的改善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其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配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有效清除了痰菌,改善了临床症状,加快了空洞的闭合。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