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我国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有关法规和规范,对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工程招标文件编制中的有关问题及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 标签: 大坝 安全监测 自动化工程 招标文件 编制
  • 简介:研究渠道开挖过程中渠基回弹变形规律,对渠道底板施工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采用改进的分层沉降仪配磁感应沉降环方法,实测渠道二次开挖引起的渠基最大回弹量为102mm,建立了回弹变形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对回弹变形的贡献度。结果显示:开挖卸荷是产生渠基回弹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约占总回弹量的74%。渠道底板在2013年12月封闭后的5个月时间里,由时间效应引起的渠道底板回弹量仅为2.43mm,对渠道底板结构影响不大,有利于渠道的安全运行。

  • 标签: 渠基回弹 监测分析 变形模型 南水北调 强膨胀岩
  • 简介: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明确规定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相关工作,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由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土壤侵蚀本来就是一个机理复杂、规律难循的过程,导致了相关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难题,这些棘手的问题直接制约了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笔者通过相关典型实例,阐述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其指标方法体系,并通过监测指标的筛选、监测点位的布设和监测方法的选择这3个全面涵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各个方面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实际监测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与建议。

  • 标签: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监测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 简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一项跨越东莞、深圳两地的大型输水管线工程,其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给深圳和香港特区及沿线居民所需食用水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结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和运行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统一的高精度位移监测网,为以后的定期变形观测提供基准资料.

  • 标签: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 垂直位移 输水管线 变形观测 监测网 位移监测
  • 简介:马迹山港扩建工程围堤采用爆破挤淤法施工,作业区周围环境复杂。为保证周围各构(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分析爆破挤淤水中冲击波作用特性的基础上,在施工初期进行了现场爆破模拟试验,实测了水中冲击波测线和保护目标处的水击波压力值,研究了水中冲击波的传播衰减规律,给出了水中冲击波的经验计算公式,并结合各构(建)筑物的结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标准。通过施工期的安全监测和工程控制,确保了各被保护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 标签: 爆破挤淤 水中冲击波 压力特性 安全评估 安全监测
  • 简介:以Terra/MODIS8d合成的250m地表反射率数据产品MOD09Q1(MODISTerraSurfaceReflectance8-DayL3Global250m)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源信息水面提取的方法对2000年3月—2008年12月间洞庭湖区水面面积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监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洞庭湖区水面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其中枯水期11月—次年4月份间的湖区水面相对较小,基本在500km^2左右,而洪水期5—10月份的水面则相对较大,尤其每年的7—9月份最大,维持在2000km^2左右,两者几乎相差了4倍;(2)受气候变化与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3)通过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分析和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前后松滋、太平和藕池三口年径流量变化对比,发现流域内降水带来的入湖水量偏少是近年来洞庭湖区水面面积减小的主要驱动因子;(4)近年来9、10月份洞庭湖流域降水减少与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同期,将共同造就最终入湖水量锐减,加重湖区夏秋连旱程度,进而诱发系列生态安全问题。

  • 标签: Terra/MODIS MOD09Q1数据 时间序列 水面变化 洞庭湖区
  • 简介:迁西县水雨情监测自动化技术研究与效益分析迁西县水利局李宝富迁西县水雨情监测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项目,于1993年11月3日经中国情报研究所查新,属于新型科研项目。在12月25日经8名专家评议鉴定,该项目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一、辽西县水雨情监测自动...

  • 标签: 监测自动化系统 迁西县 效益分析 水雨情 技术研究 报警装置
  • 简介:获鹿县源泉灌区实现水位数据微机监测自动化获鹿县源泉灌区管理处高玉元获鹿县源泉灌区大胆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水位数据微机监测自动化系统,大大减少了人工测报计算的烦琐与误差,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提高了灌区科学决策的应变能力,使灌区的经济效益有了长足的...

  • 标签: 微机监测 水位数据 灌区管理 用水管理 获鹿 水利自动化
  • 简介:水库诱发地震是指在特殊的地震地质环境下,由于水库蓄水和水位变化引发的地震。目前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手段主要有:一是在建坝前查清库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应用地震地质类比法,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和预测可能最大震级,作为大坝抗震设计的依据;二是布设小孔径遥测数字地震监测台网对水库诱发地震进行监测和分析。本文对应用小孔径遥测地震监测台网的理论依据、监测目的和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水库诱发地震 地震监测台网 小孔径地震监测
  • 简介:主要阐述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武都水库大坝渗流监测的实际,展示该仪器的特性和优点,使该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渗流自动监测中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平。

  • 标签: 振弦传感器 武都水库 渗流监测
  • 简介:为验证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范围尺度水质监测上的可行性,基于GF-2号卫星数据,对中亭河的河水化学需氧量(COD)进行遥感监测,根据实地采样数据与遥感卫星数据的相关性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反演模型实现对河水COD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统计模型R2为0.8274,模型平均误差为4.9%,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尺度水质监测上是可行的。

  • 标签: 水质监测 化学需氧量(COD) 中亭河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
  • 简介:我国东部近海区域目前建设的风电场基本均采用桩基结构,桩基一塔架结构体系是典型的细长高耸结构,在复杂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动力性质、随机性质和非线性性质。本文结合江苏响水近海试验风机长期的桩基础一塔架结构体系振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结构体系振动与风、浪等环境荷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与风速均方差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塔架顶部的振动加速度随均方差的增大而增加;建立模型进行了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较好反映了响水近海试验风机不同工况的动力响应。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海上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近海风机 桩式基础 振动监测 响应分析
  • 简介:金盆水利枢纽地处西安市周至县马召乡金盆村东的黑河河谷。该工程是以向西安市供水为主,兼作发电、农田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工程,被称为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的。一号工程”,西安市民的“生命线工程”。

  • 标签: 水利枢纽 引水工程 安全监测 黑河 水利工程 控制网
  • 简介:果树集中喷药系统就是利用喷灌工程的原理把在蓄药池中搅拌均匀的药液利用加压泵注入到田间输水管网中,由管网把药液输送到果树下,再由人工操作多个喷枪把药液均匀地喷洒到果树上,从蓄药池到喷枪的整个系统称为“集中喷药系统”。

  • 标签: 系统 喷药 树集 输水管网 搅拌均匀 喷灌工程
  • 简介:针对广西长洲水利枢纽右岸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的混凝土的特点,为提高拌和系统生产效率,确保拌和楼能及时、准确的按用户的需要生产出各种配合比例的混凝土,特别为本系统设计配备了采用自动化控制和现代化管理车辆的识别调度系统,经实际运用,不仅提高了拌和楼生产能力,而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人为出错率。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混凝土生产系统 混凝土生产特点 车辆识别调度系统
  • 简介:以位于内蒙古的第一大湖-呼伦湖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RS、GIS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通过解译该区1973、1975、1986~2009年近36a的MSS、TM、ETM遥感影像,实现了呼伦湖湖泊水位、面积的遥感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呼伦湖面积在1999年达到了1959年以来的最大水面面积2106.95km2后开始骤然下降到2009年的最低水面面积1813.69km2。以24.44km2/a的速度减少了293.26km2,水面面积比1999年最大面积时减少了近14%。水位高程自1999年的最高水位下降了3.94m,是呼伦湖平均水深(9m)的39.4%。收集、整理了呼伦湖及上游流域4个气象站点、3个水文站点近52a的气象、水文资料。分析了呼伦湖区域尺度内的水热状况变化,发现研究区域温度升高。降水呈波动性减少.并且在1999年后温度和降水的变率增大,是呼伦湖面积减小、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呼伦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并建立了湖泊水位和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以及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可为寒旱区湖泊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气候变化:湖泊 遥感监测:统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