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冷战结束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韩国外逐渐突破东北亚区域,日趋多元化。近年来,韩国外拓展至相对偏远的太平洋岛国一带。历史上,韩国劳工曾被日本殖民者强征至太平洋岛屿。目前,韩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多管齐下。通过多边外交、援助外交、环境外交、文化外交等多种途径,韩国日渐成为南太平洋区域的一支域外新兴力量。韩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关系稳步发展。但双方合作的水平与模式仍亟待改善,合作的内容和层次也有待扩大和提高。

  • 标签: 韩国 太平洋岛国 多边外交 环境外交
  • 简介:本文通过比较具体地对当前中国外战略的特点及发展走向作考察和分析,进一步厘清新形势下中国外战略发展的前景,认为:坚持国家利益,参与国际制度,推进多边主义.建设和谐世界既是当前中国外战略的主要特征,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外战略的基本导向。而这样的导向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邓小平外交思想,以及中国的全方位外交也是相互协调的。

  • 标签: 中国外交战略 国家利益 国际制度 多边主义 和谐世界
  • 简介:2018年,世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单边保护主义不断蔓延,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际形势在不确定性中蹒跚前行。一年中,中国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战略部署,主动运筹,积极进取,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展现了新气象,体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

  • 标签: 叙利亚危机 海湾地区 一带一路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阿拉伯国家
  • 简介:针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的五千年未有之情势、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十年未有之困境,实现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复兴、实现中西方的大和解、实现国内外社会的大包容,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之道。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观,以可持续发展视野,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及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和'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突破口。

  • 标签: 国际话语权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包容性崛起
  • 简介:2015年,中国特色大国外全面展开,大幅推进。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理念丰富深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方面精彩纷呈,成效显著,为维护战后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方面也面临新考验。随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 大国关系 周边环境
  • 简介:中国将更加注重维护和拓展自身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在努力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中国会更全面地参与全球事务,在维护东北亚、南海等地区的和平稳定,参与解决世界热点冲突和全球性问题,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制定网络、深海、极地、太空等新领域的国际规则方面,中国将有更大作为;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反腐合作等方面,中国将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

  • 标签: 国际恐怖主义 国际通道 国际规则 网络安全 全球性问题 全球事务
  • 简介:中国作为一支正在上升的力量,确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主导方针,对国际秩序的发展变化确实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对此表示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在确定外交政策主导方针时,首要的动机还不是为了塑造国际秩序。决定中国外政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 标签: 中国外交政策 国际秩序 政策主导
  • 简介: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几乎与世界所有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建立了伙伴关系。这种框架为中国营造一种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外中的伙伴关系一词,最早见于1995年12月4日,江泽民主席访问乌克兰与库奇马总统共同签署的联合

  • 标签: 中国 “伙伴关系” 外交关系 国家利益
  • 简介:由于受国内政治、经济动荡的影响及西方国家的干预,1998年俄罗斯外交处境艰难。但俄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并取得一定进展。今后,俄将继续把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大国地位;积极参与建立多极国际秩序以及为解决国内紧迫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其外交目标。

  • 标签: 俄罗斯外交 外交形势 对外政策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习总书记本人在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身体力行践行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从习总书记一系列外交论述和外交实践看,中国特色大国外具有以下要素、理念原则和政策思路。

  • 标签: 大国外交 外事工作 外交活动 政策思路 中央领导 中国特色
  • 简介:《十九大报告》具有三大突出特色:一是再次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二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三是强调了中国大国外的基本方针路线。中国外开辟新局面需要把握好四个平衡:一是和平崛起与大国战略之间的平衡;二是全球治理与国家实力之间的平衡;三是合作安全与国家安全利益之间的平衡;四是内向与外向之间的平衡。中国外应当高度重视四大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外的基本面;二是先手破解部分国家携手对付中国;三是"一带一路"重在落实;四是关注日益增强的贸易摩擦。

  • 标签: 《十九大报告》 中国外交 新时代
  • 简介:2006年中国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外交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对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去年的中国外既兼顾整体效应,又注意突出重点,外交战略既有恢弘的理念,外交实践也有精巧的构思,外交策划还不乏有大手笔,在发展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亮点频发,精彩纷呈,好戏连台,硕果累累。2006年,共有86位外国元首访问了中国,法新社就此评论到,“2006年中国在全球留下的足迹加深了,世界因此而震撼。”

  • 标签: 中国外交 盘点 外交实践 国家关系 全方位外交 外交理论
  • 简介:联合国机构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机构改革涉及联合国的发展方向,也会影响到许多国家的重大利益,因而充满了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纷争。联合国机构改革任重而道远。中国在联合国机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 标签: 联合国 机构改革 中国外交
  • 简介:新中国外界人士与香港渊源久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战初期。彼时,廖承志赴港筹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廖氏70年代初曾为外交部党组第二书记。1972年秋,他曾以外交部顾问身份和周恩来、姬鹏飞等人一起与前来北京的田中角荣首相、太平正芳外务大臣谈判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27日晚20点30分许,田中角荣一行在周恩来的带领下

  • 标签: 新中国外交 乔冠华 外交部发言人 香港问题 周恩来 特派员
  • 简介: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国外交 中共中央总书记 外事工作会议 外交思想 对外工作
  • 简介:党的十八大对未来中国外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 标签: 党的十八大 中国外交 指南
  • 简介:"航行自由"本是国际海洋法的一项基本准则,然而近年来"航行自由"却成为美国精心包装下用以渲染南海地区"中国威胁"并借机在周边海域实施军事寻衅的政治话语,沦为美国借以防范中国海上力量崛起、实现海洋霸权护持的舆论工具。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的恶意炒作,不仅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及南海地区安全造成损害,由此凸显的中美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论争也成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症结。在美国幕后台前都推动南海局势升温的过程中,中国在现实困境的倒逼下逐步形成了对"航行自由"话语较系统的认知理解,对从西方传来的"航行自由"话语经历了由谨慎怀疑到逐渐接纳的态度转变,在话语使用上也从被动反应开始向主动应对的姿态变化,体现出中国政府在话语表达上走向自信与成熟。中美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论争表面上是话语的比拼,其背后是海权和利益的角逐,中国应保持和加强与美国在各个层次上的战略对话以管控双方分歧,就"航行自由"话语拓展共识和寻求合作。中国或可考虑通过对"航行自由"话语内涵的再建构推动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构建并体现大国胸怀。

  • 标签: 南海 航行自由 中国外交 话语分析
  • 简介:  2007年12月,一幅以瑶家千年秘传"过山瑶反面刺绣"独特方式绣出的《瑶家儿女祝福和谐奥运》瑶绣,被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精品送到了北京奥组委.这幅瑶绣充分表现了瑶族人民热爱大自然、瑶家儿女心系北京、祝福和谐奥运的美好心愿;更为特殊的是,它是由一位英国外官与一个中国瑶乡女教师共同创作出来的,而在他俩之间还发生一段动人的"奥运"恋情.……

  • 标签: 外交官瑶乡 奥运恋情 女教师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