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1949年后,张闻天虽然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1956年中共八大前为政治局委员,八大后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但并不担负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职务,而只是在外交部门做实际工作(驻苏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不过,由于他有过领导党的工作经验,又具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因此,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是关注的。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蒙难后,他对执政党应当实施民主的问题更有了切身的感受,作过深人的思索。

  • 标签: 委员 民主 党的工作 领导党 外交部门 政治局
  • 简介:日前,《史志学刊》与"国家期刊库"正式签约,《史志学刊》将成为"国家期刊库"全文收录期刊。这是《史志学刊》办刊历程中又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事!"国家期刊库(NSSD)",全称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建的国家级、开放型、公益性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平台,本着"公益、开放、协同、权威"的定位原则,力求办成中国国内最大的公益性社会科学精品期刊数据库,实现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

  • 标签: 收录期刊 国家级 期刊库 学刊 史志 哲学社会科学
  • 简介:帝国晚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精英阶层虽然一直在变化,但弹性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19世纪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进程,加速了中国精英的变化,也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商业重要性的日益增长导致“绅商”混合精英的出现,地方军事化导致军事精英的崛起,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功能性精英影响力的提升,精英地方自治权力的增长推动地方精英活动公共领域的出现,地方场域的差异导致精英阶层的分裂。在精英组织和政治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国家权力和精英权力的竞争性扩张加剧了精英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灵活依赖各种资源、构建人际关系网络、通过文化霸权进行支配等精英行为模式,贯穿帝国晚期和民国精英转型的历史过程。

  • 标签: 近代中国 精英群体 国家权力
  • 简介:我国拥有多处规模宏大、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的大遗址。对于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既要重视对其本体的保护,亦要重视对其所在环境风貌的保护。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提升大遗址保护水平的模式创新、理念创新。本文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在剖析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惯例和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标签: 大遗址 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 设计
  • 简介:日前,《史志学刊》与"国家期刊库"正式签约,《史志学刊》将成为"国家期刊库"全文收录期刊。这是《史志学刊》办刊历程中又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事!"国家期刊库(NSSD)",全称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建设。

  • 标签: 史志 期刊库 学术期刊数据库 规划领导小组 社会科学信息 定位原则
  • 简介:<正>由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斯文赫定、亨宁·哈斯伦德·赫里斯坦森分别领导的美国中央亚考察队(1921—1930年)、中国—瑞典中央亚考察队(1927—1935年)、丹麦中央亚考察队(1936—1939年)以及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廖里赫和尤里·尼古拉耶维奇·廖里赫考察队进行的考察(1924—1928年),给西方蒙古学的发展以促进性的影响。这几支考察队并不是专门研究蒙古史的。他们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央亚地区及其中心所在——蒙古的自然气候特点和古今动植物、地理构造,寻找原始人类的最早分布点等等。其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

  • 标签: 考察工作 蒙古文 人民共和国 蒙古学 民族学 中央
  • 简介:对于明末“民变”,过去我们将其作为阶级斗争激化的表现。日本和西方学者的研究,关注相关事件构成的复杂性,但仍将其定义为“民众起义”或者“民众叛乱”。近年,中国台湾学者借用西方社会史学者的观点,提出“集体行动”说,不再强调其对于政府的“叛乱”,而且明确指出其并不以推翻政府为目的。本文在此前研究基础上提出,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诉求与国家异化是造成明末“民变”的根本原因。

  • 标签: “民变” 群体事件 社会转型 利益集团 国家权力异化
  • 简介:当我走近免费参观的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画廊时,首先被这座使用大量田纳西大理石进行外装修的建筑所吸引。这座“真材实料”的建筑,完工于1941年3月。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欧洲激战正酣,亚洲和美国处于全面参与二战的前夜。也因此,更显其身价不凡。与之相邻的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办公建筑——美国五角大楼,也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 标签: 大理石 美国 世界 画廊 国家 名画
  • 简介:笔者已经论证过中国国家志编纂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伟大意义、时机和条件等(见《黑龙江史志》2003年第2期《中国国家志编纂的伟大意义》、第3期《中国国家志编纂的时机与条件》,《广西地方志》2003年第4期《谈中国国家志的编纂》)。这些都属于舆论宣传和学术论证。更重要的是理论付诸实践,学术见诸行动,也就是国家志的编纂运作问题。当然,编纂国家志是国家

  • 标签: 国家志 中国 编纂机构 人才 管理体制 传统文化
  • 简介:试论中法国家赔偿制度之差异丁士松国家赔偿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的产物,当今世界各国几乎均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赔偿制度。其中法国与中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则是两种不同历史类型国家中具有典型性的制度。由于中法两国的历史传统及现实国情相差甚大,故两国的国家...

  • 标签: 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 承担赔偿责任 归责原则 国家赔偿责任 公务员
  • 简介:田阿桐,1925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沙家浜(原为横泾乡,后为芦荡乡)陆家村的一户贫农家庭。13岁那年离家学艺,来到上海一位浙江奉化籍师傅那里学裁缝。在旧社会学三年、帮三年的学徒生涯中,因心灵手巧,加上刻苦钻研,未到帮三年期限,年仅18岁的田阿桐就当上师傅,三年后,应聘到上海南京东路一家英国服装公司店当剪裁师傅。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服装公司 南京东路 沙家浜 师傅 社会学
  • 简介:作为欧洲屈指可数的领土大国,乌克兰现今仍面临着不容乐观的民族构建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独立后的乌克兰继承的是一份充满裂痕的历史遗产,国家严重缺乏整合性要素,从而大大增加了民族构建的艰巨性。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乌克兰的民族构建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为国家领土完整的基本实现和主体民族主义的初步创建。然而,乌克兰的民族构建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国家民族主义的缺失和国家政权的弱小。

  • 标签: 乌克兰 民族构建 民族主义 俄罗斯
  • 简介:湘军,从1853年开始组建,至1864年攻陷天京,曾国藩将其解散为止,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了12年之久,在大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挽救了清廷即将覆亡的命运.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带来出人意料的后果,湘军在征服太平天国的同时,也对晚清的国家政权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 标签: 湘军 清朝 国家政权 曾国藩 太平天国 哥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