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50年老舍创作的剧本《龙须沟》被搬上戏剧舞台,让一条"龙须沟"发生的悲喜剧几乎成为新中国人人皆知的事情。时光流过60年——今年年初,新排话剧《龙须沟》再次亮相首都剧场,又一次唤起人们对"龙须沟"的关注:舞台上的《龙须沟》虽然源

  • 标签: 老舍创作 首都剧场 中南海怀仁堂 解放军战士 戏剧舞台 人民代表会议
  • 简介: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上的小学,那时候的家庭收入不高,校服也刚刚流行,学校说自愿订。作为小学生,穿什么样的衣服无所谓,全凭家长一手操办,只是从心里感觉能有一套校服是很风光的事情。后来,全班27个人,最后订了校服的不到10个人。穿着学校规定的衣服,那是听老师话的表现,走在校园里都底气十足。

  • 标签: 校服 变迁 90年代 家庭收入 小学生 衣服
  • 简介:西王母是昆仑神话中的主神,她是吉祥与长寿的化身.西王母身边的青鸟,是为她捕食、传达信息的使者,也是吉祥与长生的使者.

  • 标签: “青鸟”意蕴 吉祥 中国 古代文学
  • 简介:或许若干年以后,当我们回首过往,点点滴滴的记忆浮现于心头时,才发现刚刚经历过的真切的历史片段,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住这些记忆,才能在充满浮躁气息的现代社会中守候心灵的最后一方净土,

  • 标签: 记忆 变迁 县城 现代社会 历史片 净土
  • 简介:<正>我的故乡在金井河畔单家坝。这是金井与范林交界处,跨河有座宽6米,长60米的4拱形花岗麻石桥——太平桥。它像艘巨轮横泊,一头搁在金井沙滩,一头衔接范林。这座桥,记不清是哪个年代的先人所造,桥面正中的麻石被独轮车辗出了一道深深的凹痕。今天,它已改头换面了。然而,我对这座古老的桥却有着深厚且特殊的感情。

  • 标签: 太平桥 范林 盘山公路 喇叭声 单家 凹痕
  • 简介:  中国近代留学生派遣和留学教育的兴起,使清政府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

  • 标签: 教育变迁 浅谈留学 留学教育
  • 简介:美丽的渭河,如母亲的乳汁,千百年来潺潺流淌在渭北高原。在渭河北岸历史文化名城三原县白鹿原的西缘,坐落着一个小山村,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范家堡。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小山村历尽坎坷,饱经风霜,却一年变一个样,充满勃勃生机,她的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

  • 标签: 山村 变迁 历史文化名城 白鹿原 三原县 新中国
  • 简介:1949—1978:推崇老黄牛式干部官员评价标准:鞠躬尽瘁、亲民爱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代表人物:“永远的标杆”焦裕禄典型事迹:山东淄博的焦裕禄,1962年12月调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从此,他的身影,在齐腰深的洪水急流里,在风沙最紧的风口上,在瓢泼大雨中,在风雪漫天时……他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植树、改地,和当时严酷的自然灾害作斗争;

  • 标签: 形象变迁 官员 评价标准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代表人物
  • 简介:“城市化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衡量现代化的指标。正是在醉心于城市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由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乡土变迁和“次生群体”。乡土变迁呈现出多样性,次生群体则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重视城市化对乡土社会变迁的影响,解决流动农民与失地农民这一次生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标签: 乡土变迁 次生群体 失地农民 流动农民
  • 简介: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它起着激励国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元素。国歌是在世界历史驶入近代文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

  • 标签: 变迁史 中国 世界历史 人类活动 凝聚
  • 简介:北京地铁4号线,已于2009年9月28日开通。该线运营里程全长28.2公里,设24座车站,北起海淀区安河桥北,南至丰台区公益桥西。

  • 标签: 变迁 2009年 北京地铁 海淀区 丰台区 里程
  • 简介:70年前,1929年1月15日,星系报业集团的第一份报纸———新加坡《星洲日报》创刊了。星系报业集团是海外华文报业中最为著名的报业集团。它是由著名华侨企业家胡文虎所办。先后共创办华、英文日报16家,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连同...

  • 标签: 《星洲日报》 胡文虎 新加坡 星系 报业集团 华文报业
  • 简介:河南(广州市海珠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历史上的古园林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而名驰南粤。它之所以在羊城园林建设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一页,是受惠于河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是广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标签: 河南地区 园林 历史变迁 中国 地理条件 广州市
  • 简介:中国调解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调解遵循着不同的理念。在传统中国,调解所遵循的理念就是追求社会和谐,但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回避矛盾、压制纠纷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调解的理念在于正视矛盾、强调斗争,并在解决纠纷的基础上达到团结。当代中国的调解是对传统制度的继承和发扬.以实现社会管理与追求社会和谐为理念,同时也需树立规则意识、实施权利保护、秉持风险负担观念、实现意思自治原则。在认清调解理念之后。我们需要对当前一些偏离调解理念的行为保持充分的警惕,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调解与审判的关系.这关系到中国司法改革的长远发展。

  • 标签: 调解 理念 社会和谐 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