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水土保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的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模型模拟,本文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林分结构、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等。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的改良措施,为水土保持林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水土 保持林 土壤抗蚀
  • 简介:Gstar-Ⅰ型自动土壤分站出现了一次特殊故障。通过对这次故障的检查过程、处理方法和讨论,说明在检修自动观测设备故障时不应忽略检查机壳接地这一环节,同时也说明PE保护接地(机壳接地)的不可或缺,提示台站在建筑设计、机房改造施工时,对市电电路布线、PE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安装,避免因这些因素引发的人身安全及设备故障。

  • 标签: 自动土壤水分站 故障处理
  • 简介:土壤分入渗特性与不同层次土壤分密切相关,影响农田弃耕后的植被演替过程。为深入理解鄂尔多斯高原弃耕农田土壤分入渗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以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不同年限的弃耕农田为对象,采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分入渗参数,利用Kostiakov-Lewis模型模拟软梁和硬梁弃耕农田(共计12个弃耕类别)的水分入渗过程,分析它们的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软梁土壤初渗速率随弃耕年限增加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在弃耕10年时显著降低;2)硬梁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弃耕10~15年之间明显升高。随弃耕年限增加,软梁土壤分入渗浅层化,硬梁土壤分入渗能力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高原弃耕农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灌丛化 弃耕农田 土壤水分入渗 Kostiakov-Lewis模型 鄂尔多斯高原
  • 简介:摘要在监测环境因子的同时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连续监测荷木的一系列数值,如树干液流与叶片水势等参数,以此来了解荷木对土壤分的利用与适应性,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分析荷木的水力导度、冠层气孔导度、蒸腾有效储存水量的干湿季变化。监测之后的结果表示干季荷木林出现土壤分流失严重,而且荷木对水分的吸收和传输受到很大阻碍。荷木林的蒸腾作用在不同季节,与光合作用和水汽压亏缺有密切关系。水热充分的季节荷木蒸腾主要与气孔导度调节有关系,干季在水汽亏缺达到2.132MPa的时候,荷木蒸腾作用被水力导度与气孔导度协同控制。

  • 标签: 干湿季土壤水分含量 蒸腾作用 整树水力导度 水势差 监测
  • 简介:采用光合作用光响应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栾树在不同土壤分条件下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栾树的适用性及栾树光合特性对土壤分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3个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栾树的光合光响应过程,其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拟合在光抑制条件下的光响应过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要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2)栾树对土壤分和光照强度的适宜范围较广,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1.5%~93.3%范围内,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均相对较高,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600~2000μmol/(m2.s)范围内,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能获得较高水平。

  • 标签: 栾树 土壤水分 光合作用光响应 光响应模型 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 简介:为了研究土壤分与植物生长间的关系,以侧柏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人工控制土壤分,设置4个水分梯度(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测定其叶温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温和非光化学淬灭升高;初始荧光F0总体上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表现为下降.参数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的日变化曲线为凹形,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凸形.可知干旱胁迫导致PSⅡ的电子传递效率降低,降低了光能利用率,影响其光合作用.

  • 标签: 侧柏 叶温 叶绿素荧光 水分胁迫
  • 简介:近年辽宁省加大了土壤墒情监测设施设备的投入,在西部地区建设固定式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站的基础上又配备了便携式土壤分自动采集仪。为了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辽阳分局对采集仪进行了参数率定及野外人工土壤墒情对比实验工作。根据实验分析成果,结合多年来人工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经验,了解并掌握了采集仪工作原理及测量精度。

  • 标签: 土壤墒情 土壤水分自动采集仪 参数率定 对比实验
  • 简介:摘要在监测环境因子的同时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连续监测荷木的一系列数值,如树干液流与叶片水势等参数,以此来了解荷木对土壤分的利用与适应性,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分析荷木的水力导度、冠层气孔导度、蒸腾有效储存水量的干湿季变化。监测之后的结果表示干季荷木林出现土壤分流失严重,而且荷木对水分的吸收和传输受到很大阻碍。荷木林的蒸腾作用在不同季节,与光合作用和水汽压亏缺有密切关系。水热充分的季节荷木蒸腾主要与气孔导度调节有关系,干季在水汽亏缺达到2.132MPa的时候,荷木蒸腾作用被水力导度与气孔导度协同控制。

  • 标签: 干湿季土壤水分含量 蒸腾作用 整树水力导度 水势差 监测
  • 简介:自1990—1992年来,我们对不同坡度上的1—3年生人参土壤分进行了调查,进一步了解到1—3年幼参,能在17—34%的土壤分范围内生长,其中在20—27%范围内生长最佳,35%以上,特别是超过40%,将会阻碍幼参的正常生长,使幼参的疙瘩参增多。

  • 标签: 人参 坡度 土壤水分调查
  • 简介:选取晋西黄土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幼龄苹果(Maluspumila)+花生(Arachishypogaea)间作地作为研究对象,在花生生长季的不同时间对苹果+花生间作地和对照花生单作地的土壤分进行定位监测,研究苹果+花生间作系统间作界面上土壤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水分效应,及其对花生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作地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生长季逐月变化显著,水分耗用最大的时间为7月;2)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最低值出现在距离果树行最近的区域,并随着与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间作地种间土壤分耗用量最大的区域为靠近苹果树的表层土壤;4)在当前树龄下,苹果+花生间作系统相对于花生单作土壤分在整体上表现为负效应,对花生的产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限制了果农间作系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建议采取适当的调控和管理措施缓解种间水分竞争并提高花生的产量。

  • 标签: 苹果+花生间作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土壤水分效应 晋西黄土区
  • 简介:摘要:土壤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介质,它既为人类提供了栖居地,又是一个包含多种矿物质和营养元素、气体、水分、有机质、微生物和动植物并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地球物理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地球物理方法应用于水文学研究中的进展,以期能够增进有关学者对地球物理手段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将地球物理手段应用于土壤文学研究中。

  • 标签: 土壤水分 电阻率成像法 探地雷达法 电磁感应法 根系吸水
  • 简介:2015年3-10月,在崇明岛东滩湿地设置7块采样地,以不同水盐条件下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为材料,应用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Li-6400),对芦苇的光响应特征进行实地测定,探讨芦苇光合过程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1各月采样日的水位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n=420,p〈0.01),适当增加土壤位,有利于降低土壤电导率,从而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28月21日的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水位显著正相关(n=42,p〈0.01),而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n=42,p〈0.01);胞间CO2浓度与水位和土壤电导率不相关。当水位高于-50cm,净光合速率随着水位下降而降低,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水位低于-50cm时,土壤电导率高于10mS/cm,叶片蒸腾速率快速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芦苇叶片以较低的净光合速率来适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芦苇叶片通过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等光合生理特征来适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对土壤盐因子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作为土壤盐胁迫程度的反应指标。因此,在芦苇快速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水位,对芦苇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芦苇 光合作用 土壤 水盐胁迫 响应 崇明岛东滩湿地
  • 简介:土壤分的垂直变化与空间变异特征对坡面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黄丘区降雨-土壤分响应关系,在天水罗玉沟流域建立野外坡面小区,利用野外水分动态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天然状态和90mm/h降雨强度下的土壤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土壤剖面土壤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划分为速变层(0-20cm)、活跃层(20-30cm)、次活跃层(30-40cm)和相对稳定层(40-100cm),土壤分的垂向分布存在分层现象,坡向分布存在显著的坡位差异(P〈0.05)。降雨过程中,降雨能明显增强土壤分的活跃性,主要表现在0-30cm土层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降雨对土壤分活跃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弱。0-30cm土层土壤分随降雨时间变化表现为3段式,即快速上升期、稳定期、略微下降期,深层次土壤分在垂向的变化中表现为不均匀性,存在梯度性差异;除0-30cm土层外,降雨仅增加各土层中的土壤分,对各层间土壤分在整体土层范围中土壤分的占比影响较小,雨中坡位间土壤分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P〈0.01)。随着0-30cm土层的土壤分含水率的增加,产流速率呈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产沙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产沙量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 标签: 野外坡地 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空间变异 黄土丘陵区
  • 简介:为明确造林对盐碱地土壤分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测试与离心机法,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后的土壤分特征曲线、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造林改善了土壤结构,降低了盐分含量,不同造林地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凋萎含水量、含盐量均低于对照荒地,而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高于荒地,造林地土壤分特征曲线除受土壤质地、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影响外,还受到土壤含盐量的影响;2)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吸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经验方程θ=AS-B对该地区的土壤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参数A随着造林地的不同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土壤持水力表现为杨树林>白蜡林>冬枣林>荒地,且各地块不同层次间随土层深度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3)土壤密度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毛管孔隙度与凋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0与300kPa水吸力下的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凋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造林和林地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盐碱地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物理性质 黄河三角洲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就是对黄土高原的土壤化学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在黄土高原中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对土壤的化学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黄土高原中没有经过相关措施处理的土壤中养分含量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经过水土保持措施处理的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土壤的酸碱性也比较趋于稳定,阳离子含量不断增加,这也就说明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对土壤的化学特性产生很好的影响。下面这篇文章主要就对其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土壤养分含量 酸碱度 水土保持 世行贷款项目 黄土高原
  • 简介:摘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土壤侵蚀的严重制约,基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土壤侵蚀正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在水土保持效益以及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 简介:摘要:对于农业生态而言, 水土保持是避免农业生态恶化、 提升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农业土壤管理和水土保持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研究了农业土壤管理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 并探究了做好农业土壤管理、 促进水土保持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农业,土壤管理,水土保持
  • 简介:摘要:水土是生命的基础,它支撑着农业、生态系统和生命的存在。土壤侵蚀会导致肥沃土壤的流失、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态系统破坏。保护土壤充满营养、稳定和可持续,对于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植被毯、土工格室和被毯与土工格室联合处理措施是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它们在减轻土壤侵蚀、保护地表覆盖和促进生态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处理措施不仅在保护地表覆盖和减缓水流速度方面具有植被毯的优势,还在坡面稳定性和土壤保持方面发挥了土工格室的作用。被毯与土工格室联合处理措施能够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影响
  • 简介:摘要:土壤侵蚀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退化、肥力下降,还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土壤侵蚀的发生,对提升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 标签: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侵蚀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