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站出现了一次特殊故障。通过对这次故障检查过程、处理方法和讨论,说明在检修自动观测设备故障时不应忽略检查机壳接地这一环节,同时也说明PE保护接地(机壳接地)不可或缺,提示台站在建筑设计、机房改造施工时,对市电电路布线、PE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安装,避免因这些因素引发的人身安全及设备故障。

  • 标签: 自动土壤水分站 故障处理
  • 简介:以1981—2010年中国鲁西南地区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7种木本植物生长季与物候期持续日数对气候变暖响应。结果表明:1981—2010年中国鲁西南地区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随着气候变暖,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间隔缩短,秋季物候期间隔延长,全生长季延长,且全生长季变化趋势比各物候持续期变化趋势明显。展叶持续期主要与上月、当月和持续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梧桐展叶持续期与当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旱柳和刺槐开花持续期与持续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变色持续期和落叶持续期与上月、当月、结束月和持续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其中旱柳与平均气温达显著正相关(P〈0.05)。木本植物全生长季与气温呈正相关,其中旱柳生长季变化对气候变暖响应最敏感,其次为榆树、梧桐和楝树生长季变化对气候变暖响应较敏感。随着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植物生长季延长3.0—20.0d;年平均最高气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5.0—14.0d;年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2.0—18.0d。

  • 标签: 生长季 物候期 气候变暖 木本植物
  • 简介:利用中国东部地区315个台站1963-2012年月平均地面观测资料,揭示了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地面比湿(SH)和相对湿度(RH)多年平均值及其变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和比较了地理因素(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其空间分布影响。结果表明:1)在冬季,SH(0.4-7gkg^-1)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呈现出“北低南高”分布特征;RH(41%-82%)则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分布特征;一般冬季地面湿度相对较低地区其变化幅度相对较大。2)在夏季,SH(7-20gkg^-1)整体上明显大于冬季,RH(44%-89%)则与冬季差异不大,均呈现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分布特征;同样夏季地面湿度较低地区通常其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3)东部地区冬季地面湿度空间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其中纬度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经度次之,海拔高度对其整体分布影响不明显,且地理因素对冬季SH回归效果明显好于对冬季RH回归效果。4)东部地区夏季地面湿度空间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冬季显著,纬度同样是影响夏季地面湿度最主要因素,但海拔高度对夏季SH、经度对夏季RH影响程度较冬季增大,且地理因素对夏季SH回归效果同样好于对RH回归效果。

  • 标签: 比湿 相对湿度 空间分布
  • 简介:东亚夏季风可显著影响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但是季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夏季风气候变化响应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中国季风区植被NPP,分析了其与夏季风指数相关关系,探讨了其对夏季风变化响应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南、北方植被对夏季风强度变化响应方式和机理并不相同。强夏季风年北方植被NPP增加,而南方植被NPP减少。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华北平原植被生长季NPP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该地降水量实现;京、津、冀地区植被NPP受东亚夏季风带来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叠加影响,因而成为北方对夏季风变化最敏感区域。东亚夏季风对我国南方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植被NPP作用是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实现,强夏季风导致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各省植被NPP减少。南方沿海浙江和福建,强季风年带来弱太阳辐射和低温是该地植被NPP减少原因。广东、台湾植被NPP则主要受强夏季风带来低温影响。

  • 标签: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中国 东亚夏季风 植被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历史情景和土地利用情景结果,定量评估了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加剧了20世纪中国地区干旱进程,其贡献约为1/3。其中,湿润区具有显著变干趋势,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约为35.4%;半干旱区显著变干,土地利用对半干旱地区变干贡献不显著;两种情景下干旱区干湿变化都不显著。在土地利用情景下,中国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一级土地减少和牧草用地增加,二者分别从国土面积72.7%和12.9%(1901年)变为36.0%和41.9%(2004年),且1950年代之后变化速率显著增大。其中大面积显著变化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内蒙古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减少、温度降低,而降水减少带来干旱化作用大于温度降低带来变湿作用。

  • 标签: CMIP5耦合模式 干旱 土地利用 地表湿润指数
  • 简介:本文在以滞后时间为权重经典尺度化时间滞后法(SLAF)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将滞后预报与控制预报之间差值场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尺度因子,构成集合预报成员,对比分析经典SLAF和改进SLAF方法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地区一次飑线过程集合预报试验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改进SLAF方法预报各变量RMSE值有所降低,成员间离散度普遍增加;改进SLAF方法对强降水中心位置及降水强度预报均优于经典SLAF方法。另外,多组加扰变量试验结果表明,对位温进行扰动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变量;不同扰动变量对预报结果影响不同,正确地选择扰动变量可明显提高预报效果。

  • 标签: 飑线 SLAF 中尺度系统 集合预报
  • 简介: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舆论前沿,2015年1月2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局长凯西·沙利文在与1月21日第45届达沃斯论坛同期开始论坛博客�

  • 标签: 地球生命 天基数据 局长沙利文
  • 简介:使用UVic地球系统气候模式,在4种CO_2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6.0、RCP8.5)情景下,对1800—2300年海洋环境变化及珊瑚礁周围海水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海洋将继续吸收大量碳,从RCP2.6到RCP8.5情景,海表温度将在21世纪末上升1.1~2.8K,pH值将下降0.14~0.42,[CO_3~(2-)]将减少20%~51%。珊瑚礁周围环境文石饱和度(Ω)下降迅速。在工业革命前,99%浅水珊瑚处于Ω〉3.5外环境中,87%深水珊瑚处于Ω〉1海域。在21世纪末,除了RCP2.6,其他情景下均仅剩不到1%浅水珊瑚还能被Ω〉3.5水域包围。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末全球平均文石饱和线将从工业革命前1138m水深提升到308m水深,使得73%冷水珊瑚暴露在不饱和水域,而230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95%。

  • 标签: 模拟研究 文石饱和度 海洋酸化 浅水珊瑚礁 冷水珊瑚礁
  • 简介:将时间滑动相关方法STC(slidingtemporalcorrelation)用于研究混沌系统和海洋环流模式可信计算时间RCT(reliablecomputationtime),Lorenz混沌系统数值试验表明用STC求得可预报时间和可信计算时间,与使用传统误差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了其有效性。对海洋环流模式LICOM和NEMO研究发现:1.当海洋模式以非耦合方式运行时,试验结果表明其海表温度SST可信计算时间较长,平均达到6个月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模式运行过程中,采用恢复性边界条件使模拟结果不会太过偏离观测值。对于强迫场从1月开始试验,LICOM模式SST可信计算时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RCT低值区,其数值不超过2个月。而NEMO模式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全是RCT高值区,NEMO模式RCT低值区域出现在赤道外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强迫场从7月开始试验,RCT纬向平均分布与1月有相反形式。2.海洋模式以耦合方式运行时,由于去掉了恢复边界条件作用,海洋模式预报SST可信计算时间明显减小,年平均RCT为1个月左右。按季节平均得到RCT变化不大,在30~40天之间,RCT大值区春季位于南半球,而秋季位于北半球,可达2个月以上。耦合模式中所模拟500hPa高度场RCT与单独运行大气模式所得结果相差不大,仍在2周以内。3.无论是按季节平均还是按海区平均所得到RCT分布,都在30~60天左右,只有极少数区域在特定季节可以达到80天以上,这说明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由于计算不确定造成可预报上限一般不超过2~3个月,这比使用资料分析得到可预报期限短很多,因此根据木桶原理,RCT可能是制约海气耦合模式SST预报能力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可信计算时间 木桶原理 混沌动力系统 海洋环流模式
  • 简介:气温是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基本要素,其观测方法和误差直接关系到对大气过程理解和预报精度。开展不同气温观测系统间对比和分析,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对大气科学以及天气气候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对比实验数据,分析了百叶箱气温观测系统和通风防辐射罩气温观测系统数据差异,讨论了系统误差与环境温度以及辐射误差与太阳辐射和环境风速之间关系,给出了相应订正方法,最后对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通风防辐射罩气温数据相比,百叶箱气温数据偏高,其中夜间平均偏高0.19°C,白天平均偏高0.29°C;系统误差是环境温度一元线性函数,气温每升高1°C,系统误差就会增加0.006°C左右;辐射误差是太阳辐射与环境风速互相耦合作用结果:太阳辐射有较强增温效应,与辐射误差呈现近似的抛物线函数关系;环境风速有较好冷却效应,与辐射误差呈现出近似的负指数函数关系;经误差订正后,夜间和白天数据误差均减小到了0.0°C,-0.2-0.2°C样本比例分别从订正前64.5%和45.3%提高到了83.7%和80.6%,一致率提高到了92.3%和96.0%。

  • 标签: 百叶箱 通风防辐射罩 气温 对比 订正
  • 简介:通过对1991-2011年福建省内3小时雨量大于100mm台风突发性大暴雨个例分析,探讨台湾及台湾海峡地形因素对台风突发性大暴雨发生影响作用,总结出“南风加强型”、“气流交汇型”和“东风加强型”三种有利台风突发性大暴雨环境形势场。通过对“南玛都”、“龙王”台风突发性大暴雨典型个例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初步揭示台湾岛及台湾海峡地形对福建沿海台风突发性大暴雨产生和影响机制。

  • 标签: 台湾地形 台风突发性大暴雨 影响作用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9日山东南部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鲁南大暴雨发生在“2高对峙”环流形势下;高、低空急流位置和强弱影响大暴雨落区和降水强度大小;地面β中尺度气旋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大暴雨最直接原因;贝加尔湖以西高压系统加强引导其北部干冷空气南下进入鲁南地区是地面辐合加强生成初始β中尺度气旋触发机制;冷暖空气在暴雨区汇合并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造成本次大暴雨根本原因;多普勒雷达VWP产品可以很好地捕捉冷暖空气活动情况。

  • 标签: 大暴雨 β中尺度气旋 干冷空气 触发机制
  • 简介:利用CMORPH卫星与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量融合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技巧评分及针对细网格模式面向对象诊断检验方法MODE,评估T639细网格模式对2014年陕西省秋淋天气降水预报效果。结果表明:T639模式整体较好表现了2014年陕西省秋淋天气过程降水空间分布,但预报降水量级显著偏小;逐12h降水EOF分析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可分为系统性和对流性降水两种模态,T639模式对系统性降水预报性能较好,空间模态与观测一致,但对局地性和对流性降水预报性能相对较弱;模式整体预报能力较好,晴雨预报TS评分和ACC相关系数平均达0.6以上;空间和时间上预报降水频次偏多,是影响TS评分和ACC等晴雨评分技巧下降主要原因。MODE检验表明,T639模式对大面积降水对象预报偏多,对局地性降水对象预报偏少;对中等强度降水对象偏多,对强降水及弱降水对象预报偏少;预报对象与观测对象整体匹配性较好,但两者面积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细网格模式 秋淋 EOF MODE
  • 简介: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RegionalClimateModelversion4.4)单向嵌套CCSM4.0(CommunityClimateSystemModelversion4.0)气候系统模式输出结果,进行了2001~2010年逐年2月1日至9月1日共10年长度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回报试验,针对平均气温和降水,分析了两个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气候回报能力。首先对气候态分析表明,RegCM4.4对气温和降水回报/模拟效果均较CCSM4.0有所改进,特别是在提供更详细可靠局地信息方面,其中降水回报与观测空间相关系数,由CCSM4.00.39提高到RegCM4.40.53,但同时RegCM4.4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回报表现出类似CCSM4.0北方偏多偏差。对两个模式2001~2010年逐年气温和降水距平回报能力,通过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相关系数(ACCs和ACCt)、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符号一致率(PCs和PCt)以及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两个模式表现在整体分布上有一定相似的同时,RegCM4.4能够提供更多空间分布细节,并对降水回报结果有一定改善,如CCSM4.0和RegCM4.4回报降水ACCs多年平均分别为0.03和0.10,PS分别为70.4和71.4。同时给出了两个具体年份(2003年和2009年)个例分析。

  • 标签: 气候模式 回报试验 回报分析
  • 简介:为了探究冬季(12~2月)北大西洋地区风暴轴与海温异常关系,利用伴随AO(ArcticOs-cillation)出现“三核型”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模式CAM3.0进行强迫,将模拟结果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做对比,发现CAM3.0在该SSTA强迫下可以再现伴随AO异常出现风暴轴与急流异常,结论可概括为:海温正(负)异常时,北大西洋风暴轴增强(减弱),北美急流出口区向北(向南)摆动;“三核型”海温异常作为外强迫源,可能通过2种途径影响风暴轴强度:首先通过热力作用改变中纬度低层大气斜压性来直接影响风暴轴,其次通过影响北美急流出口区南北摆动来间接影响风暴轴;另外,海温正(负)异常可以增强(减弱)瞬变波与基本气流之间正反馈效应。

  • 标签: “三核型”海温异常 北极涛动 北大西洋风暴轴
  • 简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PrimaryProductivity,GPP)决定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初始物质和能量,是陆地碳循环与大气碳库重要联系纽带.利用陆面过程模式CLM4-CN(CommunityLandModelversion4withCarbon-Nitrogeninteractions)模拟和分析中国区域1982~2004年GPP(CLM4_GPP)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与基于观测数据升尺度所得到MTE_GPP(ModelTreeEnsemble,MTE)进行比较,评估CLM4在中国区域GPP模拟能力,同时探讨了不同土地覆盖资料对GPP影响.结果表明:(1)CLM4-CN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区域GPP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但在量值上大部分区域尤其是30°N以南地区存在高估,CLM4-CN模拟GPP多年平均值为13.7PgCa^-1,而MTE_GPP仅为6.9PgCa^-1;(2)CLM4-CN可以合理模拟GPP季节变化(与MTE_GPP相关系数大于0.9),在量值上对温带阔叶落叶林、寒带阔叶落叶林、寒带阔叶落叶灌木、C3极地草地、C3非极地草地和农作物模拟较好(均方根偏差RMSD〈100gCm^-2month^-1);(3)不同植物功能型CLM4_GPP表现出年际变率均大于MTE_GPP,仅热带针叶常绿林、寒带阔叶落叶林和C3极地草地CLM4_GPP与MTE_GPP变化趋势一致;(4)降水是研究时段内控制整个中国区域GPP主要气候因子,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5)两种不同土地覆盖资料GPP模拟结果显著差异表明,精确土地覆盖是准确模拟GPP重要基础.

  • 标签: 陆面过程模式 CLM4模式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MTE_GPP数据
  • 简介:地下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重要水源之一,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7~2013年降水和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吉林省中西部浅层地下水位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关系。结果表明:(1)2007~2013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平均地下水位总体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空间分布特征,且年内及年际变化中、西部区域差异较大。其中,西部地区地下水位年内波动幅度较小,且各测站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中部地区年内波动变幅较大,且除长春站年变化幅度不大外,其余测站均呈上升趋势;(2)中部地区各测站年均、月均地下水位与年、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地下水补给主要源自降水量入渗,而西部地区各测站地下水位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地下水位埋深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3)降水对地下水位影响表现在:年均浅层地下水位与年降水量整体保持一致变化趋势,降水量影响着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幅度;汛期前后地下水位变化及变幅与汛期降水量有密切关系,且丰水年与枯水年汛期降水对春季地下水开采量缓解作用略有不同。

  • 标签: 地下水位 时空分布规律 降水量 相关性 吉林省中西部
  • 简介:以欧盟碳市场实践以及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为背景,调研分析了碳成本传递原理,重点以电力行业为例分析碳成本传递率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电力行业碳成本传递率主要因素包括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式以及电力市场结构。分配方式对传递率影响主要包括配额是否免费发放、是否实时更新免费配额发放额度、关闭发电设备是否获得免费配额和新进入者是否发放免费配额等因素。电力市场结构对传递率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市场需求与供给条件。最后,基于当前国内碳市场试点碳配额分配方式,给出了循序渐进地改变碳排放额初始分配方法、减少一次性发放未来相对长时期免费配额、选择基于发电量发放免费配额而非装机容量发放免费配额等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碳市场 成本传递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市场竞争
  • 简介: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由于盆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荒漠沙漠地带,形成了干旱、大风、多风沙气候特征。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50年柴达木盆地扬沙、浮尘、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年减少趋势,格尔木也不例外。

  • 标签: 沙尘天气 沙尘暴日数 青藏高原腹地 气候变化 大城市 沙漠地带
  • 简介:利用“内蒙古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观测资料,对6种地表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PlateCal法、TDEC法、谐波法、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进行比较,检验了6种方法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适用性,并研究了6种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差异以及对地表能量闭合度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PlateCal法计算2cm土壤热通量与观测值最接近,计算结果均方差为6.9W/m2。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干燥和降水条件下适合使用PlateCal法,计算结果均方差分别为14.0W/m2和30.1W/m2;湿润条件下适合使用谐波法,计算结果均方差为21.4W/m2。6种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存在明显差别,最大相差178.6W/m2,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最大差值超过25W/m2时次占样本96.3%。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差异对地表能量闭合度大小有明显影响,但不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度随湍流混合增强而增大规律。

  • 标签: 土壤热通量 地表能量平衡 相对垂直湍流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