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在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聚焦气候变化对领域和区域不利影响.在综合分析与气候变化相关危害、暴露度和脆弱性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框架.风险不仅来自气候变化本身,同时也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治理过程.报告首次提出了新生风险,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带来关键风险,评估了不同温升下气候变化5个“关注理由”风险水平.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减缓局限性,剩余风险不可避免.未来,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较工业革命以前)加剧人类和社会生态系统广泛、严重和不可逆影响风险.

  • 标签: 气候变化 影响 风险 脆弱性
  • 简介:利用中国105个站探空资料及NCEP/NCAR、ERA和JRA三种再分析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和趋势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高空温度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气候平均方面,JRA资料比探空资料均方根误差小,冬季均方根误差较小,西北地区均方根误差普遍大于东北地区;在年际变化方面,东北地区三种再分析资料在低层反映程度明显好于高层,西北地区各层三种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差值普遍比东北地区大;在长期变化方面,三种再分析资料在对流层低层均较好,东北地区NCEP资料能更好地反映探空资料高层降温趋势,而在西北地区,则是JRA资料能更好地反映探空资料高层降温趋势。

  • 标签: 探空资料 再分析资料 气候平均 REOF
  • 简介:为解析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双向反馈机制及其对气象和环境影响,建立基于Mie散射理论气溶胶—光学性质模块,研制气象-化学双向耦合器,以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NestedAirQualityPredictionModelingSystem)为基础,建立了NAQPMS和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Model)双向耦合模式(WRF-NAQPMS)。利用此模式数值模拟了2013年9月27日至10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一次秋季严重灰霾过程。结果表明,考虑气溶胶辐射反馈双向耦合模式模拟气象要素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观测结果更为一致。灰霾期间,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显著改变了边界层气象要素,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地面接收太阳短波辐射减少25%,2m高度温度平均下降1℃,湍流动能下降20%,10m高度风速降低超过0.2m/s,边界层高度下降25%,使得边界层大气更加静稳,进而造成了重污染地区污染进一步加剧,如石家庄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增加可达30%。分析表明灰霾与边界层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采用该机制双向耦合模式有利于准确模拟和预报灰霾污染过程。

  • 标签: 气象-化学双向耦合 WRF-NAQPMS 灰霾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 大气边界层
  • 简介:碳循环不仅是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综合表现,还直接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相关,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稳定,因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研究深入和社会发展需求,碳循环研究已逐渐从人类CO2排放到海洋与陆地全球分布基本问题,转变为区域碳收支的确定,

  • 标签: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循环 评估报告 IPCC 大气CO2浓度 全球变化
  • 简介:应用常规与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PM2.5浓度监测资料,对2013年1月20~24日山西区域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本次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2013年1月20日14时至23日11时,由于相对湿度变化导致了3次轻雾转大雾过程;23日14~20时,由于PM2.5浓度增大经历了1次轻雾转霾天气过程。(2)地面弱气压场和较小风速以及PM2.5浓度上升和相对湿度增大为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边界层逆温存在雾霾低能见度过程形成必要条件,边界层有逆温层而不出现雾霾天气条件:相对湿度〈50%,PM2.5日均值浓度〈75μg·m-3;逆温层下相对湿度大小区别雾和霾天气指标。(4)相对湿度和PM2.5决定能见度大小关键因子,其对能见度影响体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当相对湿度〈90%时,PM2.5浓度对能见度作用强于相对湿度,影响能见度变化主要因子,但随着相对湿度增大,其对能见度影响相对增强,当能见度降至1km以下时,相对湿度成为影响能见度变化主要因子。

  • 标签: 持续性雾霾 阶段性特征 关键因子
  • 简介:在气候变化驱动因子中,气溶胶和云对气候变化影响程度仍然不确定性最大部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1)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总结了有关云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从观测、理论以及模式角度评估了其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评估报告 气溶胶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解读
  • 简介:利用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站点气象数据,从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角度,分析了1981~2008年华北平原农田在12个生长发育期(冬小麦8个、夏玉米4个)对降水和温度不同响应特征。研究区农田植被指数对降水响应滞后性强于对温度滞后性,其中对降水最为敏感前1和前2个生长发育期,对温度最为敏感同期和前1个生长发育期。不同种类作物在不同时期对气候因子响应不同:冬小麦发育中后期、夏玉米发育中期,绝大多数站点植被指数与降水呈正相关;冬小麦生长发育前中期植被指数与温度呈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冬小麦出苗期温度、返青期温度和返青期降水分别与不同时期植被指数显著相关,出苗期和返青期为研究区农田长势对气候因子响应敏感期。

  • 标签: 归一化植被指数 温度 降水 作物生长发育期 华北平原
  • 简介:利用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市API节气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在节气尺度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北京市春季和冬季分别以清明和小雪节气API最高,空气质量最差;立秋节气API最低,空气质量最好。春分—霜降节气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在立冬—大寒和立春—惊蛰节气,小寒达到最大。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影响北京空气质量主要气象因子,立春—谷雨节气空气质量主要受气压影响,立冬—大寒节气空气质量受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大,立夏—霜降节气API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相关,风速主要影响春秋节气空气质量。

  • 标签: 空气污染指数 二十四节气 气象要素
  • 简介:利用静态箱法2011年结实期和2012年开花期与结实期分别对不同人类活动(自由放牧和刈割)影响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及相应封育草原CH4通量和植物土壤系统呼吸作用排放CO2通量进行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放牧和刈割及其对应封育样地)均表现为CH4汇,3个观测时期汇强变化范围为:-23.98±6.40~-95.96±28.57μgCm^-2h^-1。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H4通量日变化对温度响应较为复杂。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土壤系统呼吸速率日变化存在差异,水分和温度共同影响造成2012年结实期日均CO2排放量低于2011年结实期。放牧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H4吸收通量日变化模式影响较小,但在2011年结实期和2012年开花期促进了CH4日均通量(促进幅度12.05%~93.35%),2012年结实期放牧降低了CH4日均通量(降低幅度23.32%~30.43%);刈割降低CH4吸收日均通量11.55%~60.62%。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日均累计碳排放量中CH4所占比例为0.35%~2.62%,而放牧和刈割行为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日均累计碳排放影响结果在不同物候期以及不同植被群落类型均有不同。

  • 标签: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放牧 刈割 CH4 通量 CO2排放速率
  • 简介:IPCC评估报告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有重要影响,目前正在陆续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已明确作为气候变化新协议谈判重要信息来源,对讨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影响不容忽视。最先发布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基于新科学观测事实、更为完善归因分析和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暖事实,发现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温升之间因果关系新证据,以及温室气体累积排放与温升响应之间定最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其中一一些关键结论可能政策含义,探讨了这些关键结论对目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和新协议等相关问题町能影响,探讨_『科学信息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中作用,以及如何更为科学地理解和利用这些重要结论。

  • 标签: IPCC 评估报告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不确定性 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