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练计划中,蹲一直不可或缺。蹲时需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当你把关注焦点放在刺激腿部肌肉,而不是负重量大小上时,才有可能获得最佳锻炼效果。此外,在多年训练实践中,我还总结出了以下能提高深蹲训练效果的方法。

  • 标签: 秘密 格林 关注焦点 锻炼效果 训练实践 训练效果
  • 简介:1双腿蹲起立的作用1.1发展力量,提高士兵将物体提离地面的能力双腿蹲起立,可用于发展士兵腰部、髋部、臀部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躯干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士兵将物体提离地面的能力。士兵下蹲搬重物时,身体重心平均地落在全脚掌上,上体保持正直;起立时固定好臀部,并收紧腹部肌肉,用腿部发力,将重物提起。

  • 标签: 双腿深蹲 动作要领 组训方法
  • 简介:使用Kistler三维测力平台、TM-6710CL高速摄像机和MONARK829型功率自行车在正常状态和相对疲劳状态下对从不同下落高度跳的12名男性二级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运动员跳时,下肢髋、膝、踝关节之间髋关节的角度变化最小,膝关节次之,踝关节的角度变化幅度最大;正常状态下,运动员在各下落高度跳时,其髋、膝、踝关节在缓冲期的动作顺序上是踝-膝-髋,在蹬伸期的动作顺序是髋-膝-踝;相对疲劳状态下,运动员跳时,下肢髋、膝、踝关节在缓冲期的动作顺序是踝-髋-膝,在蹬伸期的动作顺序是髋-踝-膝。

  • 标签: 下肢关节 运动学特征 跳深
  • 简介:不想做蹲的人总是能找到理由,比如膝关节不舒服、下背部不适等。如果你实在是不想做蹲,下面介绍的蹲动作的6种变化方式就不容错过。这些训练动作同样能增加腿部肌群的体积和力量,帮助你打造出漂亮的腿部肌群。

  • 标签: 动作 膝关节 腿部 背部 力量
  • 简介:在世界顶级游泳比赛中,优秀蛙泳运动员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决定胜负的往往是细微的技术动作和腿部力量。在游泳项目中,蛙泳推动力主要来源于腿,其中蛙泳手占40%,腿占60%。国内外高水平蛙泳运动员都具备非常好的腿部力量,在平时训练中都重视腿部力量的训练,其中“蹲力量训练”有“黄金动作”之称。它能全面提高全身力量,对核心力量的作用也是首屈一指。

  • 标签: 运动员 蛙泳 腿部力量 游速 少年 练习
  • 简介:对大块肌肉群和多个关节进行训练的动作(如蹲和杠铃卧推)或自由重量训练会对肌肉持续地产生阻力,但运动员能够在锻炼动作快结束时施加更多的反作用力。很多运动员在做这些动作时,会在锻炼动作的结尾阶段使用弹力带来增加阻力。挪威松恩·菲尤拉讷大学学院的运动生理学家发现,与传统的、

  • 标签: 肌肉群 弹力 活性 运动员 反作用力 生理学家
  • 简介:2006年9月5日,甽镇甽村的一位老大妈正在兴致勃勃地练习新学会的适宜老年人运动的地掷球项目。该村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运动,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现在拥有正式会员285人,并建有专门的350m^2的综合晨练馆和千余平方米的门球场等活动场所。

  • 标签: 地掷球运动 老年人 宁海县 浙江 体育运动 活动中心
  • 简介: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NE6000T16道便携式无线遥测表面肌电测试系统等仪器,同步对不同等级的跳跃类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下落高度的跳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跳时,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的大部分肌肉均已“预激活”;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因人而异;运动员下肢肌肉“预激活”的个体模式,不随跳下落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下肢肌肉疲劳会导致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发生变化。

  • 标签: 表面肌电活动 预激活 下肢肌肉 跳深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测试法等,对原中国男排主攻队员隋盛胜在完成扣半高球起跳技术和杠铃蹲及跳动作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隋盛胜扣半高球起跳所测肌肉中,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最大的是股二头肌,其次是臀大肌和股直肌。在缓冲阶段,臀大肌贡献最大,在蹬伸阶段,股二头肌贡献最大;杠铃蹲和跳动作均与扣球起跳技术的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不完全一致,相比之下,杠铃蹲更接近于起跳;杠铃蹲动作对发展股直肌效果最好。跳动作对发展臀大肌效果最好;杠铃慢速蹲对发展股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比杠铃常速蹲更为有效。23cm跳对发展股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比48cm和58cm跳深更为有效。

  • 标签: 扣球 起跳 表面肌电 积分肌电 力量训练
  • 简介:对36名长期坚持锻炼的老年男性受试者进行了血栓素B2(TXB2)和6-K-PGF1a血浆含量的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表明,长期坚持健身锻炼的各组老年受试者,血浆6-K-PGF1a/TKB2水平及6-K-PGF1a比值均较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表明长期坚持健身锻炼,对于预防老年人多发的动脉内血栓形成所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健身锻炼 老年人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