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英国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Hockney)历时多年完成的著述《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出版,并在艺术界和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围绕霍克尼关于制像术艺术的实践性研究,通过清理艺术史学、物理学等领域对其实践的各种反应,揭示了视觉技术这一视角给艺术史研究和当代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挑战和启发。

  • 标签: 知识 制像术 艺术史 绘画
  • 简介:本次“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首届油画邀请展”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1所专业美术院校的百余位油画专业导师及其推荐的青年艺术家们近200件油画作品。展览为美术院校的导师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彼此比较、彼此学习的平台,也为艺术院校油画教学提出疑问和反思。

  • 标签: 邀请展 油画 追求卓越
  • 简介:2015年9月10日,“岁月——邓家驹美术作品暨文献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该展展出了邓家驹艺术生涯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邓家驹先生是现代中国美术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见证人,在本期“传统当下”的视野当中,本刊实录杨维民为邓家驹文献集所作后记,并对本次展览进行了评述。

  • 标签: 美术作品 文献 传承 艺术生涯 美术事业 现代中国
  • 简介:作为当代书法名家的周永健先生(1952-2008),其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已为诸多亲友、同道和学生所称述(详见《目送归鸿:周永健纪念文集》)。然而,作为一位长于思辨、以艺证道的学者的周永健,人们似乎还谈得不多。其实,在大量的艺术创作、图书编辑和书协组织工作之余,周永健还撰写了不少颇有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论文随笔,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 标签: 周永健 书法名家 艺术成就 组织工作 图书编辑 思想述评
  • 简介:展览“孤寂的地平线”主要展出高名潞先生70年代创作的近百幅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中蕴含着“日常性”和“形而上精神”,两者既有对立性,又有整一性。展览分为“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等七个主题,这同时也是高名潞先生在70年代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中,又能看到高名潞先生寄予其中的形而上精神。看似互不相容的“日常性”和“形而上精神”最终都整合于高名潞先生80年代至今的学术工作中。

  • 标签: 日常性 形而上精神 极多主义 理性绘画
  • 简介:近年来,我国引进不少外国美术理论著作,极大地改变了国内西方美术研究的面貌。然而,鲜有学者从美术翻译的实践层面展开讨论。在这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先生、批评家段炼先生、浙江大学教授沈语冰先生等人的相关著述,都曾给我提供许多启发。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谈个人对美术翻译问题的一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增进美术理论著作的读者译者的交流。对于美术翻译的重要性,国内学界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不足。有不少人认为,美

  • 标签: 抽象表现主义 美术理论 浙江大学教授 翻译问题 美术研究 美术学院教授
  • 简介:新圣器厅(New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器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器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新圣器厅 文艺复兴 paragone“对比论”
  • 简介:高等书法教育的基石在于本科,而本科教育的基点则是艺考。故而书法艺考试题模式则直观反映出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科学与否。本文试图从宋代书学的设置,断想其选拔、考核模式,并从当下书法艺考考题的现状出发,剖析其中症结所在,并给予反思构建。

  • 标签: 宋代书学 艺考试题 启示 反思 构建
  • 简介:一、跨课程思路——方向定位跨课程的思路基于系统理念。系统思维在东西方文化和学术研究中皆有重要地位,它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间的定位关系。自然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

  • 标签: 叙事空间 西方文化 学术研究 有机整体 网站页面 插图设计
  • 简介:"要治西学,就从翻译开始;要治国学,就从点校开始。舍此别无他途。纵有他途,也难于达到一流水准。"这是沈语冰老师2011年1月12日午夜发给我的邮件中,让我至今难忘、铭刻在心的话。当时,我正因翻译当代英美艺术史大家T·J·克拉克(T.J.Clark)的名著《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ThePaintingofModernLife:ParisintheArtofManetandHisFollowers)而陷入焦虑抑郁、心灰意冷的境地,竟然萌生了退缩、逃避的心理。沈语冰老师的这封信,像是一剂抗生素,逼退自

  • 标签: 荆棘路 一流水准 马奈 一个青年 点校 现代性
  • 简介:中国山水画学到了明董其昌时代,出现了以禅喻画的“南北宗”之说。董其昌以唐之禅分两宗比拟当时的青绿、水墨两派画系,可谓开中国画学流派分析之先河。北宗重渐悟,南宗重顿悟。北宗画家(以李思训为始)画法谨细,风格粗硬;南宗画家(以王维为始)画法清逸,风格淳秀。北刚南柔,是董其昌对山水画分宗立派的标准。董其昌这一理论的另一创见,是旨在发扬南宗画(文人画)天然淡雅、逸笔草草的风格。故南宗笔墨成为了中国画学之核心,使它的表现最大限度地挣脱了写物的束缚,树立了绘画作品中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因此,董其昌的南北宗说,即使到了今天,于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乃至当代艺术的发展仍具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禅宗 董其昌 南北宗 文人画 笔墨
  • 简介:北京画院美术馆近期举办的"高妙传神——关良绘画艺术展"成为艺术圈及其周边人群的热议话题。2014年6月4日,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咖啡馆里,一头飘逸"灰发"的吴洪亮馆长接受了本刊采访。望着窗外的微雨,吴馆长分享了对自己近十年来馆长工作的深入思考,以及具体展览策划、设计和执行的丰富经验,使我们可以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

  • 标签: 北京画院 关良 吴洪 傅抱石 中国美术 李可染
  • 简介:中国现代雕塑发展史上,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时段。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的人物雕塑作品入手,对该时段雕塑创作中出现的平民化戏谑性两大思潮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揭示出当下具象人物雕塑创作背后深刻的社会观念。笔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物雕塑在题材上是平民化的,而在雕塑语言上也出现了通俗化倾向。在观念表达上,雕塑家在表达自己观念的时候却采取了一种戏谑性的方式,而波普和艳俗也成为90年代人物雕塑中最常见的两大艺术手法。

  • 标签: 中国人物雕塑 平民化 戏谑性 波普 艳俗
  • 简介:"陌生"的由来就一个大型的展览项目而言,主题的确立往往是最让策展人纠结和头痛的一个过程。一方面,它既要有一定的当下性前瞻性;另一方面,还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色彩,更关键的是这个主题该如何具有在地经验(接地气)?幸运地是,早在第一次策展人会议上,"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主题展的主题就明确了下来。那么,将本届双年展主题锁定在"陌生的亚洲",其内在逻辑和思维方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 标签: 国际摄影 策展人 展览项目 理论色彩 中央美术学院 思维方法
  • 简介:本刊讯2015年初,“墨缘问道,汲古出新”8人中国画巡回展在酝酿已久后,终于拉开帷幕。8位画家分别为江苏兴化的朱静波、四川成都的向运江、江苏宜兴的开四海、安徽阜阳的储洪刚、江苏张家港丁建中、江苏金坛的凡宽、河南新乡的张勇、安徽池州的邹四青,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是近年来涌现出的非常具有实力的画家。截止到目前,巡回展已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进行了多次展出,展览不仅是对当代中国中青年画家艺术创作的诗意性、笔墨性、时代性较为综合的一次展现,更是对中国画传统现代的一次成功游弋。

  • 标签: 巡回展 墨缘 朱静 江苏宜兴 江苏张家港 安徽池州
  • 简介:在新中国十七年的工业题材绘画中,画家们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出发,创作出了相当数量的、能够表现出钢铁新中国现实生活关系的视觉形象:从可以加强国内地区间物资交流的铁路,到可以减轻农民劳作、承载着农业现代化理想的拖拉机,从足以代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的“钢都”,再到创作最新最美图画的“为钢铁而战”。这其中包括有“物”的形象,如铁路、拖拉机和钢材;有“空间”的表现,如钢厂外景和生产车间的出钢;也有“人”的表现,如炼钢、夺钢等代表工人阶级的钢铁工人形象。论文尝试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画坛,从美术家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立场出发,考察工业题材绘画的衍变、钢铁作为新事物入画的情形;并以具体绘画作品为例,考察钢铁形象生成中创作和接受的互动以及钢铁形象的象征性新中国视觉构建体系的关联,对钢铁为什么入画,以及如何入画的原因提供可能有效的解释。

  • 标签: 钢铁形象 工业题材 绘画 新中国 民族国家
  • 简介:伴随着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兴起,自18世纪开始逐渐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开放的博物馆体系经历了从角色到职能的变革。【1】而当代经济全球化、文化民主化等种种社会语境仍不断向博物馆提出新的挑战。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博物馆的角色社会职能相较传统发生了较大的跨越,博物馆公众的角色都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了博物馆在理念实践上的深入变革。

  • 标签: 文明体 经济全球化 拉瑞斯 中央美术学院 策展人 公众服务
  • 简介:当代书法评论看似无所不在,专业的报刊、网络充斥着众多关于书法家作品的评论,看似热闹的书法评论场面,给人繁荣和发展的假象。评论常常被当作一种场面的修饰,比如当下众多的书法展,开幕式后都有一个研讨会,常常场面浩大,由一批书法名家书法理论家组成。但这样的研讨会不禁让人感慨,书法评论创作之间,如同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坎。书法评论者既没有解读传统书法的专业视角,也没有深入阐释当代书法作品的能力。

  • 标签: 书法学 当代书法 专业视角 论书法 商业意识 生命世界
  • 简介:2015年6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以颠覆之后:自由艺术深入内心世界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俄罗斯抽象艺术的发展线索以及俄罗斯当代抽象艺术家谢尔盖·道茨的意念抽象艺术。此次讲座的嘉宾包括艺术家谢尔盖·道茨、列宾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史教授叶莲娜·波洛夫斯卡娅、俄国"至上主义"代表艺术家马列维奇的孙女依维娜·马列维奇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等。

  • 标签: 谢尔盖 学术讲座 当代艺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 维奇 邵大箴
  • 简介:2015年11月14日,主题为"众神的狂欢:当代艺术阐述的文化象征"的"2015台南国际当代艺术雕塑装置展",在中国台湾举办。本次活动学术支持人有三位,分别是来自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来自四川的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以及台湾嘉南美术馆馆长王嘉穗。策展人为清珏雅集艺术收藏创办人王景义。

  • 标签: 当代艺术 文化象征 装置 雕塑 国际 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