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建立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模型,胃饲补肾活血方药,观察造血调控因子IL-2、IL-10、IFNγ、TNF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肾活血中药组IL-2、IFNγ、TNFα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0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说明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的分泌,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恢复机体的造血功能.

  • 标签: 免疫介异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调控因子 补肾活血法 实验研究
  • 简介:以"爱因斯坦问题"和"李约瑟问题"为中心,从方法论角度揭示了中医成为科技史奇迹的奥秘,并对中医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在国内进一步深化了中医方法论领域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医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促进中医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医方法论 诠释 书评
  • 简介:中药(单味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是中药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关键。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药有效化学成分(ECC)研究应根据中药ECC的配位化学学说,以中药中的化学物种形态为核心,以有机成分(OC)和微量元素(TE)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来开展中药ECC的研究工作,才能真正解决有效化学成分在中药中的地位和实质,才能正确和全面认识中药ECC的生物活性,从而为筛选、开发中药与合物新药

  • 标签: 中药化学物种形态 化学成分 微量元素
  • 简介:目的:研究疏风感冒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感冒清热口服液为对照,进行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疏风感冒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证对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清涕疗效均优于感冒清热口服液.结论:疏风感冒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疏风感冒口服液 上呼吸道感染 风寒证 临床试验
  • 简介:本文进行了天花粉蛋白对棵鼠人体卵巢无性细胞移植瘤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了给药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率是32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42%。流式细胞计分析给药组移植瘤细胞周期中G0/G1期峰趋向集中。S期缩短,峰值低于对照组;细胞内DNA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光光度计测定给药组移植辔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给药组移植瘤细胞核分裂减少。电子显微镜下给药组移植瘤细胞核与值的比例趋于正常,核成形,有较多线粒体存在。本实验提示天花粉蛋白可能是—抗癌药物。

  • 标签: 药组 对照组 天花粉蛋白 瘤细胞 移植瘤 细胞移植
  • 简介:总结、回顾开展临床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强调了更新培养模式、科学规范管理、重视出口考核等措施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对临床专业学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妥善解决理论知识学习、临床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注重研究生学术个性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 标签: 中医学 临床医学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规范管理
  • 简介:为观察尿路清合剂(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积雪草、黄柏、黄芪、旱莲草、地肤子等组成),治疗Uu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疗效,将119例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39例用尿路清合剂治疗,B组35例用强力霉素治疗,C组45例用尿路清合剂加强力霉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8%、48.6%、88.9%,组间比较P<0.05~P<0.001;Uu培养阴转率比较C组与A、B组有差异,(P<0.05,P<0.01);临床量化指标比较显示A组、C组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优于B组(P<0.01~0.05).提示尿路清合剂是治疗NGU的有效中药,与强力霉素合用对Uu转阴作用更显著.

  • 标签: 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尿路清合剂 强力霉素 解脲支原体感染 中药制剂
  • 简介:建立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观察生血合剂及其拆方对再障模型小鼠的作用.结果:生血合剂能降低再障小鼠死亡率,增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增高Th(CD4)百分值、Th/Ts(CD4/CD8)比值、IL-3、sIL-2R;降低Ts(CD8)、IL2、IFN-γ水平和脾细胞IFN-γ基因表达;生血Ⅰ号的作用优于生血Ⅱ号和CsA;单用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温肾药优于滋肾药和活血药;活血药优于健脾药.

  • 标签: 生血合剂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 中医药疗法
  • 简介:韩国韩医学研究院建院12周年之际,第五任连任院长李形洙(音译)制定了韩医学研究院将来的运行计划。为了扩大韩医学研究院规模,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高速发展期):今年开始至2008年,这个时期是为了保证良性发展,至少确保短期内的预算为350亿韩元(约合2.8亿元人民币),确保在编人员150人。第二阶段(成果创出期):2009年至2013年。第三阶段(研究进入基地化时期),这个时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传统医学专门研究机构。

  • 标签: 医学研究 韩国 研究机构 传统医学 人民币
  • 简介:为探讨补肾法对实验性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将家兔以摘除卵巢和高脂伺料喂养的方法造模,在此基础上给于补肾中药(淫阳藿、菟丝子、泽泻、熟地黄等),并与肌注雌二醇组对照,12周后观察动物血脂、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造模兔与正常兔相比,血脂、ET、MDA含量升高,而NO含量、SOD活性降低;中、西药物治疗组动物的上述指标均有恢复正常的趋势(P<0.05~0.01),但两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补肾中药可替代雌二醇,用于防治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绝经 动物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补肾 雌二醇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观察,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予以中药活血通脉汤同时服用心痛定、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西药组仅予以上西药.分别对各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静息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总有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瘀阻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通脉汤 临床研究
  • 简介:运用不同中药对骨关节损伤小鼠滑膜组织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的实验观察表明:(1)实验小鼠滑膜组织的IL-1释放水乎较正常小鼠高,P<0.001,尤以初起2周最高,与中、晚期比较,P<0.05;(2)养血软坚药物和益肾壮骨药物在造模4周后运用,对滑膜组织释放IL-1的抑制率分别为45.9%和48.4%,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P<0.01;(3)温补肾阳药物在第2周和第4周,对滑膜细胞释放IL-1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22.6%和-67.5%。本实验提示: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IL-1作为炎症介质的诱导剂,对滑膜炎症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养血软坚和益肾壮骨药物在炎症的后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在骨关节炎的早、中期不宜使用温补肾阳药物。

  • 标签: IL-1 白细胞介素-1 药对 药物 温补肾阳 滑膜组织
  • 简介:张君,女,1956年生,辽宁大连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从医20余年来,一直从事于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重点研究中医药防治儿童肾小球疾病以及中药新药临床药理与临床评价。

  • 标签: 辽宁中医学院 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 导师 上工 医院副院长
  • 简介:目的:观察枳鳖胶囊抗肝纤维化形态学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66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枳鳖胶囊大、中、小剂量组.以40%四氯化碳花生油皮下注射结合高脂饲料、酒水饮料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除正常组不予处理外,其他组分别以蒸馏水,秋水仙碱混悬液,高、中、低浓度枳鳖胶囊溶液灌胃,疗程36d.疗程结束后,观察大鼠新鲜肝脏的表面情况、色泽、质地等大体形态,测定肝组织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HE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害、肝脏脂肪变性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最显著,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最强.枳鳖胶囊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且可抑制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枳鳖胶囊可较好地保护肝细胞,并能阻止肝纤维化进程甚或逆转肝纤维化病理改变,抑制胶原基因表达,抑制胶原基因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 标签: 枳鳖胶囊 肝纤维化 光镜 胶原 基因 实验研究
  • 简介:探讨扶正化瘀方逆转肝纤维化的配伍机制,以Wistar大鼠皮下注射CCl4和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造模,重复正交试验设计,6因素(6味中药)、2水平(用与不用)、部分一级交互作用.模成后按L16(215)正交表随机分组经口给药4周.检测肝羟脯氨酸(Hyp),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筛选出有显著作用的4味药物,再按上法用L8(27)正交表重复正交试验;根据2次结果,以秋水仙碱对照,比较单味桃仁(F药)与优化复方的作用.结果:F药降低肝组织Hyp含量的作用显著,重在提高肝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I)活性;丹参(D)可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TBil含量,虫草菌丝(A)既可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也能有效降低血清ALT活性,七叶胆(C)重在降低血清ALT活性.ACDF复方提高肝MMP1活性,降低肝Hyp含量、血清ALT活性及TBil含量,提高血清Blb含量等均显著优于F单味药.结论:在治疗CCl4大鼠肝纤维化,化瘀药桃仁促进胶原降解,降低肝组织HyP含量;补虚益精的虫草菌丝、活血养血的丹参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清热解毒的七叶胆抗肝细胞损伤;4药配伍后,发挥出促进肝纤维化逆转的综合优势.

  • 标签: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药物配伍 中药复方
  • 简介: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与工作程序在我国GCP以及一些国际指南如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以及WHO的生物医学研究审查伦理委员会操作指南中都有明确的描述.由于对法规、指南的理解与实施的不同,各地伦理审查工作存在很大差异.国内目前尚没有对伦理委员会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的制度与体系,因而难以保证伦理审查对受试者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此为世界卫生组织对伦理审查工作的视察与评价,包括目的、方法、操作规程、实施等11个方面.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视察 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在传统中医药学中潜藏的具有现代和未来意义的生命科学问题.方法:将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生命科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做出理论推断.结果:在传统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与现代生命科学的许多前沿问题以及其正在取得的某些理论和技术发展极为相似,它们或具有相似的思维方法,或在不同的历史年代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却得到了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研究结果.结论:在经典中医药学的理论及其临床实践方法中潜藏着许多新的和具有前沿性的生物医学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现代生物医学尚未认识而中医药学却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有的则向现代生物医学理论及实践提出了疑问和挑战,还有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科学假说.这说明,现代中医药学的研究决不只是对经典中医药学的回归性验证,而是在现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对经典中医药学的重新发现.中国科学家也许能从这些发现中实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性梦想.

  • 标签: 中医药学 现代生物医学 新药开发 方剂学
  • 简介:为阐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机理及新药开发技术,提出现代药效学设计的要求.选择实验动物对象,用注入抗血清造模后,评价药物对血小板、抗血小板相关抗体、细胞免疫、巨核细胞病理等指标的变化.举例说明造模成功的指标,分析实验动物治疗结果.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 药效学研究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