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分析82例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与预后,并与同期治疗的青年组结核性胸膜炎(小于35岁)100例进行了对比,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特点(1)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较青年组缓慢,部分病人无发热(48.9%)、胸痛(40%)症状,而以轻咳、气急、纳差、无力精神差多见(P<0.01),提示对老年不典型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进行X线及本病有关捡查,以免漏误诊断;(2)发生血性胸水者比青年多见(P<0.05);(3)合并症多老年组合并肺结核者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此外常合并心、肺、肾多种疾病;(4)治疗效果较青年组差,老年组胸膜肥厚也较多见。结论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与预后较青年组差。

  • 标签: 老年人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关节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其中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可知,研究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8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关节结核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护理 围手术期 骨关节结核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82例结核杆菌痰培养阳性耐药菌株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来检测耐药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进行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对20例结核患者耐药菌株进行了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耐药高发种类以SM、RFP、INH为主,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率也很高。结论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及时检测出结核突变菌株能为临床快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是患者进一步治疗以及控制耐药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结核杆菌 耐药基因 反向斑点杂交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市健康促进在落实结核病人治疗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现有的资料,对2012~2014年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城区肺结核病人发现及治疗情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登记肺结核病人1127例、接受医务人员面对面宣传1127例(占100%)、抗结核治疗119例、系统管理1119例(率91.93%)、治愈及完成治疗1049例、非结核死亡1例、失败2例、丢失62例、不良反应3例、拒治8例。结论十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将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作为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对肺结核病作为重点人群强化宣传是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促进在落实结核病人治疗管理中直接影响病人依从性;医务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式追回中断治疗患者,保证规范治疗。

  • 标签: 结核,肺/治疗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肠结核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腺肽&alpha 1 肠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利欣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B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结果A、B两组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明显疗效,但A组疗效优于B组,表现在肝功能恢复时间较快,病人临床症状迅速得到改善。结论甘利欣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方面,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医生广泛应用。

  • 标签: 甘利欣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防范学校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方法十堰市某中学组织高三毕业班学生健康体检,发现疑似肺结核病22例,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该校医务室的报告后,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十堰市某中学14个班级,共有学生687人,参加体验687人,受检率100%。三周内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人22例,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活动性涂阴肺结核病20例,活动性结核病罹患率2.95%。结论学校是人群集中密集场所,易引发结核病传播及流行,做好结核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十分重要,预防学校结核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耐多药结核病人对二线药物的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治疗提供指导参考。方法选取耐多药的结核病人73例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分析具体耐药情况。结果五种药物耐药率有高到低是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力克肺疾,耐药比率分别为38.3%,15%,11.7%,10%,6.7%;复治病人的耐药率均比初治病人的耐药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泛耐药病人占比为9.7%,均为复治病人。结论对耐多药病人进行二线药物药敏试验可以尽早发现和XDR-TB病人和对治疗MDR-TB病人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耐多药结核 药敏试验 二线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治疗的过程中的肝功能情况和使用保护肝脏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治疗的过程中的肝功能情况,最后与同期只患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后的肝功能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治疗的过程中病人肝功能损害率明显比预防性保护肝脏治疗的乙肝病人低。结论不同乙肝治疗方法中抗病毒治疗对乙肝合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中的具有肝功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乙肝治疗 抗结核 肝功能保护
  • 简介:摘要结核潜伏感染(LTBI)患者是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来源,对于此类患者的检测可通过免疫学检测中的结核菌素试验和-干扰素释放试验进行诊断,对于LTBI患者的诊断检测均属于针对性检测。常使用的预防性治疗具有疗程长、肝损害的特点,完成率约为50.00%,当前预防治疗还未得到有效利用。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预防性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及方法。方法选择100例在我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经规范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好转1~2个月后出院,院外继续抗结核治疗,总疗程9~12个月。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在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鉴别,经过规范的抗结核等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胸腔积液 结核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痰涂片查结核杆菌方法。方法采用浓集涂片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测6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内结核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杆菌检出率,浓集涂片法为70.6%,直接涂片法为29.4%。结论浓集涂片法痰内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 标签: 结核杆菌 浓集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20例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活体检验,采用组织学HE光镜检查病理活检组织,同时进行6um厚切片及4u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比较检查效果。结果4例淋巴结活检,3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2例肺粗针穿刺活检,3例肺叶部分切除,1例腰椎活检,3例关节活检,1例喉部活检,2例鼻咽镜活检,1例其他。20例患者中14例典型结核病,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为57.1%,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42.9%)(P<0.05);7例非典型结核病中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42.9%,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28.6%)(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临床上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时辅助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检查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病理组织厚切片 抗酸染色 结核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市选取1200位居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当地居民的结核病知识内容知晓率调查。后对当地居民实施健康教育,再次发放自填式问卷调查当地居民结核病知识内容知晓率。对比分析两组调查结果。结果在本次我中心调查中,调查问卷上所设置的10个问题,健康教育之前能够全部回答正确人数为70人,合格率为5.83%,健康教育之后能够全部回答正确人数为302人,合格率为25.17%,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从而对疾病实施有效预防,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结核病 防治 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脊柱结核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9月我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收集两组病人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与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提高脊柱结核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 标签: 系统化 健康教育 掌握程度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工作模式下对患者发现的效果分析,以提高活动性结核病人的发现质量。方法对2012-2014年伊犁州结核病专报系统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诊疑似结核病人查痰人数逐年平均递增到(41.7%)。发现结核病人途径主要方式是转诊途径平均占49.0%,转诊到位平均占53.2%,呈现增高趋势。结论在推进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工作模式中,不仅要加大国家政策的投入,也应大力宣传免费就诊的惠民政策,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

  • 标签: 网络专报系统 结核病 新型 防治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加用进行灌洗置管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葡萄糖、氯化物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采用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的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 重症结核性脑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艾滋病和结合病均为传染性疾病,其中艾滋病是结核感染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也是防治结核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临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重要的感染因素之一,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据相关调查显示,约有50%的艾滋病患者死于结核病,而有40%的艾滋病患者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且在艾滋病感染者的患病的任何阶段均可以合并结核病,由此增加了临床的诊断难度,治疗更为复杂,因此,予以患者早期的诊断和防治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防治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