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PBL教学法运用于心电图实践教学的当中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8月这段时间实习生92名作为此次实践教学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6人,对照组教学时运用传统方法,实验组教学时运用PBL教学法,然后针对两组不同教学方法获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得分都比较高,将PBL教学法运用于心电图实践教学中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心电图判读掌握,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

  • 标签: PBL教学法 实践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国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者,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及社会,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普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航空生理训练是指航空员以相关航空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专用装备器材及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在飞行中出现的生理反应进行模拟的一种训练。这种训练可以使飞行员快速完成与飞机以及航空环境的相互适应,提高飞行员的耐力及飞行技能,降低风险的同时更利于飞行任务的完成。随着我国新军事训练大纲的颁布,抗荷能力航空生理训练开始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这项训练对于提高战斗力有很大的助力,同时也象征在新体制下我国的军事训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标签: 飞行员 抗荷能力 航空生理训练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脓胸病人采用胸膜纤维剥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对缩短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意义。方法:纳入慢性脓胸病人 24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 开胸组(12例)实施开胸手术治疗 ,胸膜纤维剥除术组(12例)实施胸膜纤维剥除术治疗 。观察开胸组和胸膜纤维剥除术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胸膜纤维剥除术组 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8.12±1.04) d,平均住院时间( 12.37±1.35) d,均明显短于开胸组的( 11.69±1.34) d、( 16.24±1.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开胸手术治疗而言,慢性脓胸病人采用胸膜纤维剥除术治疗的疗效更好。

  • 标签: 慢性脓胸 开胸手术 胸膜纤维剥除术 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使用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患儿入院宣教接受率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儿科患者家属的入院宣教进行了质量改进;并对比开展活动前后的接受率、患者哭闹率等情况,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活动前( 2017年 1月)与开展品管活动后( 2017年 3月)比较,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接受率由 6.25%上升至活动后 38%,经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宣教后,未掌握率 52.5%降低至 27%,患者哭闹以 78.75%降至 57%,家属文化水平低接受差由 91.25%降至 61%,目标达成率是 128.02%,进步率为 98.08%。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完全接受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患儿 入院宣教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月经失调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月经失调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方式治疗,对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月经失调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层面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中医疗法 月经失调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全面的评分对比,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术后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评分为3.36±1.02,术后24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2.13±0.64,术后48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1.15±0.25,患者疼痛认知评分为87.65±6.65,不满意11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19例,总护理满意率为39(78.00%)。实验组患者疼痛认知评分明显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和和48小时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 循证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66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83例,干预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段,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对比组间干预价值。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较对照组低,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 依从性 精神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疗养中心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与有效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0例疗养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感染控制 疗养中心 针对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发热门诊患者核算检测标本运送管理进行分析,做好实践研究。方法:通过选取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第一周到第十四的检测出报告时间。结果:通过对患者取样到接收时间进行研究,其中第一周到第7周时间分别为1.4h、1.2h、1.3h、1.4h、1.3h、1.2h、1.3h,整体时间一般均在1.2h以上,占用时间相对较多。第八周到第十四周整体时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相比之前明显好转,时间分别为1.1h、1.0h、0.9h、1.0h、1.1h、0.8h、0.9h。通过对实验室接受标本时间-出报告时间中第一周到第七周时间分别为2.2h、2.0h、2.4h、2.3h、1.6h、1.5h、1.6h。第八周到第十四周时间分别为1.7h、1.0h、2.4h、2.2h、1.7h、1.6h、1.6h。通过对患者取样到出报告时间进行分析,其中在第八到第十四周取样到出报告时间明显降低,整体情况好转。结论:在优化相关防护知识的同时,防治意外的出现。通过快速进行核酸检测结果的应用,为医生提供临床依据,缩短患者的发热门诊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发热门诊 核酸检测 标本运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全面观察双源CT检查平扫和增强平扫的影像进行特点分析,结合两组患者CTPA和DEPI值,对患者急性肺栓塞诊断符合率及栓塞程度进行评测,得出相应的诊断结果和后续应用可信性。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CTPA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3例,完全栓塞25例。采用DEPI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4例,完全栓塞24例。一般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28.32±3.42,灌注缺失评分为28.13±1.14,RV/LV为0.564-1.213,严重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7.15±1.15,灌注缺失评分为7.93±0.87,RV/LV为0.585-1.633。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情况均较为良好,利用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结论: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能够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的及时评测,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的效果,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源CT 双能量肺灌注成像 急性肺栓塞 病情程度 右心功能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在心内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内容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卧床时间、个人情况、个人肢体自主活动能力、患者血液检测凝血情况 6项,根据总分值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3个级别,分别在临床观察、踝泵运动、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正确体位的选择、医用弹力袜的使用及用药观察护理等方面制订并实施标准护理计划。结果: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应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后, 158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中仅发生深静脉血栓 7例。结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对其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 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针刀镜微创手术清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估。方法: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刀镜微创清理后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后随访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PRP) 针刀镜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的实践。方法 调查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的基本情况及人力资源状况。具体内容 包括开展工作以来发热门诊量、医务人员设置及构成情况等。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发热门诊服务人员优化配置,对比优化配置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护士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护理工作制度专科性不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等。通过针对性优化配置,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对提高医疗质量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 实践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护理实践方案。方法:将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5例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系统护理组和单一护理组,对于单一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病房温湿度调节等。对于系统护理组,应用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敢于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结果:在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几项数据指标上,系统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一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这一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 护理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年 10 月 至2019年 1 月 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 研究主要 观察的对象,利用随机数表分组 法将所有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8 例。对照组 患者采用 常规的急诊 辅助护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 优化后的急诊 护理流程,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且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病程,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施行。

  • 标签: 急诊护理 流程优化 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消化科护理中采用层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11月,结束于2020年11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消化科患者共68例,为了深入了解层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68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消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层级护理干预 消化科护理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极具严重,我校以行业发展背景为依托,提高学生养老护理技能,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护理专业“ 1 54”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质量,促进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提升我省“医养结合型”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护理专业 医养结合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