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采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选择以“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上时护理、上后护理”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T-AI和S-AI两项评分指标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监测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GLU和P2hPG。结果护理后较之护理前,GLU与P2hPG均显著下降(P<0.05);护理后的T-AI评分与S-A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在胰岛素治疗期间配以合理护理干预措施,一方面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另一方面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挑选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称作对比组(n=90)和观察组(n=90),对比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再统计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比组,且该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方面的评分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亦少于对比组,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缩减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几率。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治疗有效性分析 血糖水平 胰岛素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气压缩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200例哮喘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展开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空气压缩治疗)各100例,对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消失、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空气压缩,治疗哮喘患儿,在疗效上、安全上更加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空气压缩泵 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青少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每3天调整一次剂量,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胰岛素治疗期间,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维持在6.30±2.88mmol/L,7.42±2.89mmol/L和7.63±1.31%,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19.42±5.12天。2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完全停用胰岛素,坚持饮食运动治疗控制血糖。结论大部分青少年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入蜜月期,延缓糖尿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微量注射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微量注射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应用于静脉注射的外联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微量注射药物输注过程易出现药物输注动力学改变。对微量注射药物输注的动力学变化进行探究,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次研究从微量注射启动延迟、微量注射阻塞报警延迟、中心静脉导管、体垂直为宜及微量注射末端输出压力变化等因素入手,对微量注射药物输注的动力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药物输注 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结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均使用化疗结合PICC持续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接受化疗结合PICC持续化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化疗泵 PICC 持续化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微量注射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微量注射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应用于静脉注射的外联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微量注射药物输注过程易出现药物输注动力学改变。对微量注射药物输注的动力学变化进行探究,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次研究从微量注射启动延迟、微量注射阻塞报警延迟、中心静脉导管、体垂直为宜及微量注射末端输出压力变化等因素入手,对微量注射药物输注的动力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药物输注 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45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60mg沐舒坦+50ml生理盐水微量注射进行持续气道内湿化,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润双层无菌纱布覆盖法,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微量注射的观察组患者使用过程中痰液粘稠度显著降低,患者容易咳出痰液,湿化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加优异,P<0.05。结论通过微量注射使气道湿化量得以精确控制,安全有效,持续深化作用发挥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人工气道湿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中微量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59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采用微量,观察微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59例患者中54例应用微量效果良好,优良率91.5%。患者均未产生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4.9%。结论微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安全有效,有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护理人员需增强责任心,熟练操作规范,提高业务水平,强化对微量的认知,确保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微量泵 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氧气雾化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观察,介绍氧气雾化的使用方法及相应护理。采用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利巴韦林等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此方法所用仪器简单、使用方便、用药快捷、疗效确切,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剂量胰岛素的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的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血酮体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酮体转阴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在处理DKA患者方面表现出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它能够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缩短了尿液中酮体的存在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面临的并发症风险。此外,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简便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也得到了肯定。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减少自控镇痛(PCA)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应用自控镇痛患者78例进行分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护理干预进行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具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自控镇痛泵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胰岛素使用量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和皮下硬块发生的数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使用胰岛素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的皮下注射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糖尿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