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出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社区普查并完成免散瞳眼底照相居民,按登记序列号顺序抽取糖耐量正常者499例、糖耐量异常者490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499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319例,观察各人群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等11项指标与DR相关性。结果: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40%、0.41%(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组DR检出率为7.21%,病程≥10年组为26.65%(P〈0.05)。与非DR人群比较,DR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升高,BMI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糖尿病病程及HbAlc与D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最高。病程及HbAlcDR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检出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利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分解催化剂FeTMPyP探讨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成年组(3-4月,n=8)、衰老组(18-20月,n=8)及给予FeTMPyP衰老组(n=6);制备离体胸主动脉环,观察血管舒张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法测定血管组织中可代表ONOO^-生成标记物3-硝基酪氨酸(3-NT)表达。结果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衰老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10^-9-10^-5mol/L累积浓度内皮依赖性舒张剂乙酰胆碱(ACh)最大舒张程度显著下降[(29.74%±8.28%)vs(69.52%±5.51%),P〈0.001];对10^-9-10^-5mol/L累积浓度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剂硝普钠(SNP)最大舒张程度也显著下降[(92.01%±3.19%)vs(99.26%±1.33%),P〈0.001]。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衰老组大鼠血管组织中3-NT蛋白表达增加(P〈0.05)。给予FeTMPyP后,衰老大鼠血管组织中3-NT蛋白表达下降(P〈0.01);抑制ONOO^-生成后,衰老大鼠胸主动脉环对累积浓度ACh最大舒张程度显著升高[(65.96%±11.36%)vs(29.74%±8.28%),P〈0.001],对累积浓度SNP最大舒张程度也显著升高[(98.15%±2.79%)vs(92.01%±3.19%),P〈0.001]。结论FeTMPyP改善了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提示ONOO^-可能在衰老大鼠血管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衰老 血管 血管舒张 3-硝基酪氨酸 大鼠
  • 简介:目的探索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危险因素,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模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1年12月至2012年1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1227例乳腺癌,其中412例SLN阳性,通过绘制趋势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性,同时分析SLN转移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大小、位置、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多灶性、ERPR与SLN转移明显相关(P〈0.05),除肿瘤位置外均是SLN转移独立预测因素(P〈0.01)。MSKCC模型AUC值为0.730,预测值≤16%患者(8.7%,107/1227)SLN阳性率为0.9%,预测值≥70%患者(4.3%,53/1227)SLN阳性率为96.2%。结论本研究分析SLN转移独立预测因素与MSKCC基本一致。MSKCC模型一种有效预测SLN转移工具,预测值≤16%患者可避免腋窝手术,≥70%可直接行ALND,其他患者仍应接受SLNB。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MSKCC列线图 预测
  • 简介:目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影响乳腺癌预后最重要因子之一,切除淋巴结数目(1ymphnodesnumber,LNN)可能影响淋巴结阳性数目。故探讨评价LNN对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影响。方法根据LNN不同,将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449例分为:A组(LNN〈10)123例,B组(LNN≥10)326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分别使用Kaplan-MeierCox风险模型对患者无病生存(disease-freesurvival,DFS)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组pNl、高淋巴结阳性比例辅助放疗比例明显高于B组。平均随访:A组43.59个月,B组41.34个月,有可比性。单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结阳性比例、HER-2、辅助化疗方案辅助放疗影响DFS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结阳性比例、辅助化疗方案辅助放疗影响DFS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在A组中,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进行辅助放疗DFS明显优于不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不进行辅助放疗DFS,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B组DFS无明显影响。结论LNN减少可能影响淋巴结阳性患者病情判断治疗选择。LNN预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DFS一个经济、有效因子。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进行辅助放疗可弥补LNN不足对DFS不良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阳性 淋巴结数目 无病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动态变化,研究二者对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117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第3天、出院时抽血测定血浆BNPNE浓度,分析患者血浆BNPNE浓度变化,出院后随访3个月心脏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使用ROC曲线分析出院前血浆BNP及NE水平对事件发生预测能力。结果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E水平在心力衰竭治疗后第3天均明显下降[BNP:(781±580)vs(1368±939)ng/L;NE:163(109,281)vs295(174,509)ng/L;P〈0.05],但之后BNP变化不明显,NE持续下降(P〈0.05);出院前血浆BNPNE浓度与患者预后相关,事件组出院前BNPNE浓度均高于非事件组(P〈0.05)。BNP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NE为0.739,二者对事件发生预测准确性中等,NE略优于BNP。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组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急性心力衰竭组(P=0.008,P=0.035)。结论出院前血浆BNPNE水平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作用,NE略优于BNP;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血浆BNP及NE水平均显著高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且具有更高事件发生率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去甲肾上腺素 预后
  • 简介: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TA)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多见于年青女性,因受累血管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发病初期症状多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全身不适,易疲劳、低热、出汗、胸闷,往往被漏诊或误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1例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风湿性心瓣膜病”累及主动脉瓣多发性大动脉炎老年女性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发性大动脉炎 误诊 老年人 女性 瓣膜病变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7例,年龄平均68.3岁;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传统丝线悬吊颈椎单开门技术治疗该类患者28例,年龄平均67.5岁。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瘫以及X线CT测量颈椎曲度、开门角度、有无再关门固定相关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24个月随访。两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vs51.8%,P〉0.05);术后轴性症状评分Centerpiec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3±1.3)vs(9.0±1.9),P〈0.051;Centerpiece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现象,经保守治疗缓解。末次随访时,Centerpiece组颈椎曲度(18.1°±2.4°)与术前(17.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7°±2.0°)与术前(17.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CT示开门角度维持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再关门现象;Centerpiece组1例患者出现椎板侧螺钉松动,无相关症状发生。结论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获得良好临床效果,Centerpiece微型钛板能够很好地减轻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以及颈椎曲度丢失。

  • 标签: 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Centerpiece微型钛板 老年人
  • 简介:近20年来,伴随全球性工业化、都市化生活现代化,糖尿病患病率正急剧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200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5亿.且每年正以6%速度递增.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之众。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9240万.居世界首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医疗总费用每年超过300亿元.占医疗卫生总费用8%以上。糖尿病因其危害大、难治愈、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社会性问题.我国第四大致死原因。恶性肿瘤发生率同样在我国呈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近年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及其治疗药物与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药物 恶性肿瘤 发生风险
  • 简介:目的应用硫化磷酸修饰碱基特异性引物高保真DNA聚合酶所构成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DBC2基因7776C〉T突变频率。方法设计2对分别与DBC2基因7776位点突变碱基(C)野生碱基(T)配对硫化磷酸修饰引物,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完全配对时,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不完全配对时,不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用此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分子开关技术在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中检测出DBC2基因7776C〉T突变率为2.4%(2/85),10例乳腺纤维腺瘤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快速检测乳腺癌DBC2基因7776C〉T突变。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在单碱基水平对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特异性检测,提示其在乳腺癌等基因突变检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DBC2基因 乳腺肿瘤 分子开关 基因突变 7776C〉T
  • 简介:目的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喂养失败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肠内喂养失败机械通气患者72例,肠内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治疗前24h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结果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75±19)1)S(130-4-23)ml;d3:(72±16)w(120±21)ml;d4:(71±22)VS(125±18)ml;P〈0.05】;红霉素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US37.8%;d3:51.4%VS27.0%;d4:45.7%VS18.9%;d5:40.0%IJS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长期健康评价(APACHEI/)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II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

  • 标签: 红霉素 肠道营养 胃排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与外周血白细胞DNA相对端粒长度是否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能否反映血管组织相对端粒长度,从而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1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组织及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相对端粒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颈动脉斑块平均相对端粒长度(Relativetelomerelength,RTL)为0.56士0.12(平均值士标准差),显著高于外周血白细胞平均相对端粒长度(0.45±0.13)(P=0.038)。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表明来自同一患者颈动脉斑块组织外周血白细胞RTL具有显著相关性(标化相关系数β=0.87;P=-0.0001);外周血白细胞RTL与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704,P〈0.001);颈动脉斑块样本RTL与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528,P=0.002)。结论人颈动脉斑块组织与外周血白细胞相对端粒长度具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替代血管组织研究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端粒长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颈动脉斑块 外周血白细胞DNA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性T17(Th17)细胞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叉头蛋白3(FoxP3)+T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方法: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率以及IL-17+FoxP3+T细胞占Treg细胞百分率。结果: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高于Ⅰ-Ⅲ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均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BMC中Treg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并且IL-17+FoxP3+T细胞占Treg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h17细胞以及II-17+FoxP3+T细胞数量增加,Th17以及IL.17+FoxP3+T细胞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远处转移过程.从而影响肿瘤进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性T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免疫影响。方法6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鱼油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鱼油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3鱼油脂肪乳静脉滴注。同时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d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MCP-1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鱼油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老年SAP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MCP.1水平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第8d鱼油治疗组MCP.1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较正常对照组,老年SAP患者血清CD4+/CD8+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升高。治疗后第8d鱼油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CD4+/CD8+/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ω-0.3鱼油脂肪乳能够显著增强老年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血清MCP-1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Ω-3鱼油脂肪乳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解整合素一金属蛋白酶8(adisintegrin-likeandmetalloproteinase8,ADAM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等测定ADAM8在乳腺癌组织、乳腺正常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结果ADAM8在乳腺癌组织乳腺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AD-AM8mRNA及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qRT-PCR:P=0.015,IHC:P=0.044,Westernblot:P=0.000)。ADAM8表达率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中Ⅲ+Ⅳ期阳性表达低于Ⅰ+Ⅱ期(P=0.574);qRT-PCR中Ⅱb+Ⅲ期表达低于Ⅰ+Ⅱa期(P=0.247);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ADAM8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IHC:P=0.560,qRT-PCR:P=0.592)。肿瘤〉2cmADAM8表达低于肿瘤≤2cm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AM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程度与乳腺癌侵袭转移性有关。ADAM8负性表达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调节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印迹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评价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对认知、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方法:共96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4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nCPAP治疗12周,另54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fPSGl检测、D-二聚体测定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PsG各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百分比、觉醒次数、非快速动眼期I+Ⅱ期比例、Ⅲ+Ⅳ期比例、快速动眼期比例1自q改善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总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其中复述、计算、记忆力、语言各分项目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P〈0.001)、Bahel指数(BI)评分(P=0.002)较观察组明显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D-二聚体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神经功能、心理、D.二聚体均明显改善.

  • 标签: 脑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检测ToU样受体4(TLR4)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中可能作用。方法:选择临床确诊AD患者(n=26)、VaD患者(n=31)正常对照组(n=29)共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膜上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达TLR4阳性表达率MFIAD组VaD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fP〈0.011,但在AD与VaD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D0.05)。结论:TLR4作为免疫炎性机制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在AD、VaD发病中均表现为增高,提示炎性机制在ADVaD发病中均发挥了作用,TLR4可能不能作为鉴别诊断港在生物标熹物

  • 标签: TOLL样受体4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单核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对于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逆转作用可能作用机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途径。方法实验采用17个月龄SHR分别连续给予12周丹参注射液生理盐水对照,选取同周龄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同时选用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灌胃处理后注射丹参。测定血压、血流动力学、左心室质量指数,HE染色Masson染色分析心肌细胞大小或心肌纤维化水平,左心室心肌COX-2蛋白表达活性水平。结果与老年WKY大鼠相比,老年SHR高血压对照组血压显著增高f收缩压:(171±12)vs(125-I-3)mmHg;舒张压:(115±9)VS(87±3)mmHg;平均动脉压:(139±10)vs(106±5)mmHg;P〈0.05],心功能恶化[LVEDP:(13.9±1.7)VS(7.6.4-1.3)mmHg;LVdP/dtmax:(2528±167)VS(3015±217)mmHg/s;-LVdP/dtmax:(1957±134)vs(2501±175)mmHg/s,P〈0.05],左室质量指数增加[(3.45±0.07)VS(2.23±0.06)mg/g,P〈0.051,心肌细胞增大[心肌细胞直径:(23.5±0.4)VS(14.3±0.4)仙ITI,P〈0.051,纤维化严重[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数:(1.66±0.05)%vJ(0.64±0.05)%;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数:(139±9)%w(68±7)%,P〈0.05],心肌COX-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125.8±7.2)VS(47.6±3.8),P〈0.05]以及活性增强[(73.9±5.6)vs(56.7±4.4)kU/g,P〈0.05]。应用丹参SHR组,收缩压无显著变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塞来昔布能够部分消除丹参作用。结论丹参能显著逆转老年SHR心肌纤维化水平,该作用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途径。

  • 标签: 丹参 大鼠 近交SHR 心肌纤维化 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抑制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2(Chk2)对5-氟尿嘧啶(5-FU)抗鼻咽癌鳞状上皮细胞SUNE-1增敏作用。方法根据Chk2基因设计siRNA干扰序列,在mRNA蛋白水平检测其干扰效果;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Chk2siRNA对SUNE-1细胞增殖能力影响;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检测Chk2siRNA是否影响SUNE-1细胞对代谢类抗肿瘤药5-FU敏感性;采用AnnexinV/PI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情况。结果所采用siRNA在mRNA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SUNE-1细胞中Chk2表达,验证了该siRNA干扰效果;Chk2siRNA对SUNE-1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增强5-Fu细胞毒作用(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hk2siRNA显著增加5-FU引起SUNE-1细胞凋亡水平。结论尽管Chk2对SUNE-1细胞生存增殖不发挥关键作用,但在5-Fu引起细胞损伤中对细胞起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5-FU引起细胞凋亡有关,因此Chk2可成为在鼻咽癌治疗中增强5-FU疗效靶点。

  • 标签: 抗肿瘤药 鼻咽癌 5-氟尿嘧啶 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 RNA干扰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药物基因组学关联因素。方法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排除标准,连续募集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0岁以上患者,并给予常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光密度比浊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5日腺苷二磷酸(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检测氯吡格雷代谢作用通路上候选相关基因变异型(包括PONlQl92R,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以及ABCBlC3435T)。结果在246例符合入选标准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在候选氯吡格雷代谢作用相关基因变异型中,仅有CYP2C19*2基因型与氯吡格雷稳定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显著相关(P=0.001),其中CYP2C19*2携带者口服稳定剂量氯吡格雷第5日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46.1%±21.25%)显著高于非携带者(39.38%±19.44%,P〈0.00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等临床环境相关因素后,CYP2C19*2仍与患者稳定剂量治疗下血小板聚集率密切相关,它能够解释22.2%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个体间变异(P=0.001)。结论CYP2C19*2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主要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反应性 药物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