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标本中HIF-2α和VEGF蛋白表达,构建HIF-2α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测序鉴定,转染细胞。探讨低氧环境下HIF-2α和VEGF表达及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共收集肾癌患者肾组织标本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0-77岁,平均54岁。

  • 标签: VEGF蛋白 RNA干扰 肾癌 sh 细胞株 RNA真核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CVVHDF)造影剂肾病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且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38例,分为CVVHDF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监测PCI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10天肾功能变化,比较造影剂肾病和其他造影相关事件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CVVHDF组患者PCI后各时间点肾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PCI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肌酐、尿素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无CIN发生,而对照组CIN发生率4/1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PCI治疗后无急性肺水肿发生,而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为2/18(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5±2.4)dvs(14.7±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进行PCI治疗且合并CKD患者,在PCI前后给予CVVHDF治疗较水化治疗能更有效预防CIN发生,且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造影剂肾病 预防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通过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肾内血流灌注参数和肾功能测值关系,了解慢性肾炎患者肾脏损害程度。方法根据美国肾脏疾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诊断及分期标准选择慢性肾炎患者6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并利用血流分析技术观察肾脏血流灌注,计算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将肾血流灌注参数与肾功能测值及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着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差异越显著。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慢性肾炎各期肾血流灌注观察,可以监测慢性肾炎患者。肾损害程度。

  • 标签: 慢性肾炎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血流灌注 肾功能测值
  • 简介:随着肾脏替代治疗技术进步,近年来联机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igh—fluxhemodiafihration,high—fluxOl-HDF)亦在我国得到应用。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各种大、中、小分子毒性物质清除能力,减少和缓解了长期普通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各种并发症。我们应用high—fluxOl-HDF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中观察到high—fluxOl—HDF尿毒症脑病(UE)治疗临床效果明显。现将近2年来我科应用high—fluxOl—HDF治疗24例U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患者 脑病治疗 临床研究 联机 FLUX
  • 简介: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大鼠急性肾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七叶皂甙钠组)在肾缺血45min后完全恢复灌流。术前及术后24h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电镜下观察肾小管超微结构变化;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cr、BUN浓度有显著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升高,MDA浓度降低,MPO下降(P〈0.05),超微结构及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七叶皂苷钠能减轻肾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有关。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叶皂苷钠
  • 简介: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细胞毒素-12(CTX-12)联合射线处理,Balb/c裸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0只Balb/c雌性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60±0.09)cm3时,随机将动物按处理方法不同分成CTX-12+放射组、单纯CTX-12组、单纯放射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抑瘤率,并以流式细胞术、TUNEL系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单纯放射组、单纯CTX-12组、CTX-12+放射组抑瘤率分别为18.2%、46.7%、77.9%;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动物皮下移植肿瘤都受到抑制(P〈0.05);但CTX-12+放射组肿瘤受抑制程度明显高于单纯CTX-12组(P〈0.05)和单纯放疗组(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亦然。结论CTX-12联合射线处理能显著抑制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生长。CTX-12联合生理剂量射线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明显抗膀胱肿瘤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放射疗法 细胞毒素类 细胞凋亡
  • 简介:在美国,不同地区地下水中都有一种很常见微量元素-砷。目前已确定砷为致膀胱癌物质,但砷暴露膀胱癌患者预后影响还有待阐明。目前,人们关于砷人体作用机制研究认为砷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砷暴露 膀胱癌 提示作用 预后 美国 人口
  • 简介:目的探讨阻断肾动脉主干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后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肾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肿瘤分期、肿瘤病理、术后随访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分析肾动脉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后肾功能影响。结果82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7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4.5±8.6)min,术中失血量(249.4±66.9)ml。热缺血时间在25min以内患者与26~30min患者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时间为31~40min患者与前两组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均会使患侧肾功能下降,但阻断肾动脉主干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min内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动脉阻断 肾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莲子提取物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将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RI组)、莲子提取物给药组(LE组)。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肾组织中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采用肉眼和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切片以及肾小管计分等病理变化。结果:与肾脏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莲子提取物给药组大鼠血清中MDA、Scr、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SOD含量升高(P〈0.01)、肾小管计分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1)、GSH-Px活性增强(P〈0.01)。结论:莲子提取物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和减轻脂质过氧化、抗血栓形成有关。

  • 标签: 莲子提取物 肾缺血再灌注 抗氧化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肾缺血预处理(IPC)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含量变化,进一步探讨肾IPC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摘除右肾,分离并夹闭左肾动脉制备肾I/R和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IPC-I/R)动物模型。Ⅰa~Ⅴa(I/R)组为缺血再灌注0、1、24、48、72h组,Ⅰb~Ⅴb(IPC-I/R)组为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0、1、24、48、72h组,Sham组为假手术组。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SOD、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内[Ca^2+]i水平,TUNEL原位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除0h组外,IPC-I/R与I/R各组比较肾功能损害、细胞凋亡均明显减轻,SOD升高,MDA降低,[Ca^2+]i水平下降;两种模型中均以再灌注24h组损伤最严重,Scr、BUN、MDA和[Ca^2+]i水平最高,SOD水平最低,细胞凋亡最多;再灌注24h前损伤呈加重趋势,24h后逐渐减轻;组间比较,[Ca^2+]i与血清SOD水平呈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结论:肾IPC可以减轻I/R过程中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减轻肾脏形态及功能损伤;膜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内钙超载相互作用,共同发挥肾I/R损伤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钙超载 凋亡 肾脏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5mg·kg^-1)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1周给予氯沙坦20mg·kg^-1灌胃。12周后测3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肾重/体重、血CRP及TNF-α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肾重/体重明显升高,肾小球肥大、细胞增生,PAS阳性物质沉积增多。血CRP、TNF-α含量及肾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上调。经氯沙坦治疗后,血CRP、TNF-α含量下降,TLR4、NF-κB表达下调。结论氯沙坦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TLR4表达,降低血浆CRP、TNF-α含量来实现

  • 标签: 氯沙坦 糖尿病肾病 TLR4
  • 简介: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压力性尿失禁女性膀胱颈动态位置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120例(病例组),同期选取无症状健康女性70例(对照组)。测量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距离参考线位置,参考线上为正数(+),参考线下为负数(-),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比较两组女性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相对位置。结果静息状态病例组膀胱颈位置为距离参考线(2.63±0.37)cm,对照组为距离参考线(2.51±0.45)cm,Valsalva动作后病例组膀胱颈位置为距离参考线(-1.83±1.07)cm,对照组为距离参考线(1.21±0.65)cm,病例组膀胱颈移动度为(3.11±1.34)cm,对照组为(1.81±0.75)cm。静息状态两组膀胱颈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后两组膀胱颈位置及膀胱颈移动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动态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位置明显降低、膀胱颈移动度增大。

  • 标签: 超声 膀胱颈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199a3p膀胱肿瘤细胞增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肿瘤新鲜组织中miR199a3p及CDK7表达水平,并二者表达进行相关分析。逆转录实时定量PCR验证转染体系有效性;增殖实验明确miR-199a-3P膀胱肿瘤细胞影响;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miR-199a-3pCDK73’UTR靶向作用;免疫印迹实验验证miR199a3PCDK7蛋白水平影响;最后行功能回复实验。结果膀胱肿瘤新鲜组织中miR-199a-3p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CDK7表达则明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关系;miR-199a-3P类似物和抑制剂转染成功后能明显上调或下调miR-199a-3P表达;miR-199a-3P可以明显抑制膀胱肿瘤细胞增殖,而miR-199a-3p抑制剂可以促进其增殖;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miR-199a-3P与CDK73’UTR靶向结合,同时miR-199a-3P可以明显抑制膀胱肿瘤细胞CDK7表达;CDK7可以回复或者部分回复miR-199a-3P膀胱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microRNA-199a-3p可通过靶标基因CDK7实现其膀胱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标签: MiR-199a-3p |
  • 简介:维持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均存在着慢性微炎症状态,其标志物为C-反应蛋白(CRP),慢性炎症反应可导致肾性贫血,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研究证实,HA型树脂灌流器可有效吸附炎症介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我们自2007年10月~2008年6月维持血透CRF患者采用丽珠HA130型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3个月后观察在改善患者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血液灌流 血透患者 HA型树脂灌流器 慢性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2~4期未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肾功能进展影响。方法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138例CKD2~4期患者规律随访2年并定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及血肌酐测量,同时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比较CKD2~4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将138例患者根据肾功能进展情况分为肾功能进展组与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2组基本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结果①CKD2~4期患者生活质量10个维度得分比较,CKD4期组均较CKD3期组、CKD2期组低,且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功能进展组与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肾功能进展组体质量指数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10个维度中,肾功能进展组得分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肾病负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社会情感、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症状影响、身体功能、情感状况为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降低,且肾功能进展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中症状影响、身体功能及情感状况是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提示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加速病情进展恶性循环,关注其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 简介: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发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尿毒症患者日益增多。尿毒症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其中最为成熟一种,而完成血液透析治疗需建立良好血管通路。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成熟 冲击法 尿毒症患者 早期 压力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制作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泄浊方组(中药组)、氯沙坦组(西药组)和通络泄浊方+氯沙坦组(中西药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中西药组Nephrin和PodocinmRNA水平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结论:通络泄浊方通过促进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通络泄浊方 NEPHRIN PODOCIN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益肾胶囊含药血清干预高糖环境下培养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以期为益肾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高糖组、等渗组、益肾低剂量组、益肾中剂量组、益肾高剂量组、贝那普利组;按照上述分组培养48h后,用CCK-8法检测足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1),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高糖组相比,益肾高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足细胞增殖显著升高(P〈0.01),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贝那普利组相比,益肾高剂量组足细胞增殖、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糖环境下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明显减少;益肾胶囊含药血清可能是通过上调nephrin、podocin表达,从而保护了肾小球足细胞,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益肾胶囊 高糖 足细胞 NEPHRIN PODOCIN
  • 简介: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结合免疫荧光法(IF)检测PNSTGF-β1诱导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NSTGF-β1诱导HK-2细胞α-SM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FCM)结合免疫荧光法(IF)示:PNS200~800mg/L可使TGF-β1诱导HK-2细胞增加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回降;RT-PCR示:PNS200~800mg/L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使TGF-β1诱导HK-2细胞增加α-SMAmRNA基因表达回降.结论:PNS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分化,从而参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TGF-Β1 诱导作用 HK-2细胞表型 细胞分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