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公开选拔”成为选人用人的新气象,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面对各地开展的领导干部公选活动,不少人心中有这样一些疑问:公选领导干部过程中的公正性如何?民众对公选的总体印象如何?领导干部公选的声势很大,是否刹住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围绕上述民众比较关心的问题,近期,人民论坛杂志《千人问卷》调查组联合新浪网、人民论坛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网友有效答卷为2295份,不同职业人士的受访答卷239份,总计2534份。

  • 标签: 公选 干部任用 民众 话语权 群众 领导干部
  • 简介:"润物细无声"--乐观豁达的长者1984年春节过后,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及保健办公室负责同志找我谈话,决定派我到聂荣臻元帅医疗组工作.当时,聂帅正在住院治疗.到了3月底,聂帅的病情基本稳定,准备出院,组织上决定让我们医疗组伴随聂帅回家,继续为他巩固治疗.

  • 标签: 聂荣臻 中国 生平事迹 军事 将军
  • 简介:法律儒家化,法律儒家化,  瞿同祖先生在其《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一文中指出摘要

  • 标签: 儒礼 儒家化 化儒
  • 简介: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 标签: 《印度时报》 中国文化软实力 认知
  • 简介:尼采在《反基督》一书中对基督教进行了猛烈抨击,其间还夹杂着对康德哲学的尖刻批判。从深层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尼采集中批判了支撑基督教会的三大理念“信、望、爱”,认为它们是教会精明算计的产物。基督教的“信”与“真”无关,且是对知识和真理的抑制;基督教的“望”树立起一个“彼岸”世界,使“现实”虚无化,弱化了受苦受难者的生命意志;基督教的“邻人之爱”因掩盖自爱而沦为“怜悯”和“同情”。从尼采对基督教会的“世俗性”的批判来看,尼采心目中或许并没有完全排斥基督教,而是有一个更“神性的”基督教和更“神性的”上帝的位置,后者偏重于《旧约》上帝的形象。这一点与尼采意志哲学的主旨一致,无疑增加了尼采与基督教关系问题的复杂性。

  • 标签: 尼采 反基督 精明 世俗性 神性
  • 简介:大是大非是一个敏感问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前,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前夕,在新老领导班子交替的关键时刻,能不能经受住大是大非的考验,成为检验每一位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试金石。谈及大是大非,有人回避躲闪,有人讳莫如深。

  • 标签: 是非观 公众 调查 论辨 国内局势 领导班子
  • 简介:直到20世纪中叶,在英华人数量并不很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威尔士的华人移民倍受歧视,尤其是新闻媒体在报导华人时有一种妖魔化倾向,华人成为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英国人夹杂着种族偏见的一种心理渲泄对象.本文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初步探讨.

  • 标签: 英国 华人移民 新闻媒体 20世纪上半叶 种族偏见
  • 简介: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和行为也备受国际社会和学界关注。高英丽(InGridd’HooGhe)博士于2015年出版《中国的公共外交》(China’sPublicDiplomacy)一书,是近年来国外研究中国公共外交的一部力作,它以一个旁观者的客观视角、理性纪实的方法,巧手为学界勾勒出了一幅幅中国公共外交的精彩画面。

  • 标签: 中国外交 外交评 学者眼中
  • 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充分展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委员风采.大兴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党政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征集摄影作品.举办“新奥运新生活新形象首届摄影作品展”。在作品征集过程中,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组委会收到摄影作品538幅.经评委会评审.选出参展作品207幅。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展现了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和各界群众喜迎奥运的精神风貌。

  • 标签: 2008年奥运会 摄影作品展 政协委员 大兴区 生活 形象
  • 简介:当陶金翠通过乡干部辗转知道“那个头发少的领导”病逝的消息时,坐在自家院坝里,这位身材娇小、单薄,脸上布满艰辛的农村妇女,突然泪流满面。小院旁边的猪圈里,一头即将下崽的黑毛母猪,正在安静地睡着觉。

  • 标签: 原县委书记 模范 脱贫 老乡 农村妇女 乡干部
  • 简介:《张静如文集》于2006年12月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共4卷,收录了张静如先生从1959年到2005年期间发表的文章、讲话共199篇,合计138万字。《文集》一面世,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07年4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主持的《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张静如先生学术界的朋友、学生及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共6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 标签: 出版座谈会 《文集》 张静如 北京师范大学 侧记 名家
  • 简介:创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很多政治干部。《国际评论》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第一本中文周刊,为中国学生了解当时国际大事以及共产国际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很大帮助。解读这本刊物内众多文章,提炼其中关于中国革命的观点,可管窥1926—1927年期间中国革命形势的走向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侧面了解共产国际眼中的中国革命。

  • 标签: 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 莫斯科中山大学 国际评论
  • 简介:古人云:"真实无妄,始终不息,表里不杂,谓之诚;绚物无违,四端百行,必以其实,谓之信."诚信作为人类社会一项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被引入法,经历了人类社会形态的转变和经济制度的转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诚信 支点 法律 公证员 互助 伦理道德规范
  • 简介:采访时间:2017年9月20日9:30-12:00采访地点: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1号楼607室一我先大概讲讲自己的经历吧!1969年5月23日,我从上海上山下乡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五十五团一营。当时战备形势非常紧张,特别是黑龙江珍宝岛事件(1969年3月2日)之后(我们就是珍宝岛事件后去黑龙江的),黑龙江一直处于"反帝反修"的前线。

  • 标签: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黑龙江 知青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 生产建设兵团 采访地点
  • 简介:德国汉学家和法学者,研究中国法律制度的专家何意志教授的近著《中国法律文化概要》,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用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态度,阐释和描绘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实际上独立存在的法律文化——中国法律文化,从而不仅为西方人,同时也为中国学者本身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一法律文化及其相应的法律制度设置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中国法律文化 法学 法律制度 西方学者 西方人 独立
  • 简介:2009年5月3-21日,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亚历山大·弗拉基米洛维奇·格鲁别夫博士应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之邀,前来讲学。格氏围绕苏联史讲学九次,本文仅略述其中关于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方面的内容。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吉林大学 外部世界 苏联解体 讲学 博士
  • 简介:敲开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的门,书架上堆得齐整的台湾研究书籍就占满视线。而从书堆里探出头来的陈立教授,一眼就让人感觉到深厚的文化气度。当听说记者的来意之后,陈立脸上的表情马上丰富起来。搬来椅子,泡上绿茶,一位浙江学人与海峡那端几十年的不解情缘,就在侃侃而谈中浮现。

  • 标签: 浙江大学 台湾研究 研究所 陈立 秘书长 真性情
  • 简介:2004年8月20日,本刊编辑王申与来华访问的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七巡回法院高级律师AlanW.Lepp先生就我国的司法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近年来,中国的司法改革不仅引起了国内法学界的高度关注,也吸引了国外学者的注意,相同的兴趣引发并深化了本次讨论。

  • 标签: 中国 司法改革 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 简介:尼赫鲁曾经在他的代表作中对中国文化作过多方面的专门论述,他对中国文化有一种亲切之感.他还探讨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问题.尼赫鲁晚年对中国文化的疏远来自于印度现实政治发展与国际政治局势的制约.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尼赫鲁 中国文化 《印度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