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有效实施学术伦理,我们在此提出了四大主要对策确保法律公正、普及研究伦理、实行行政奖惩制度、建立真正独立的“学术伦理委员会”等.目前中国学术执法显得非常欠缺,以致学术失范泛滥.学术伦理主要是道德自律问题,学者的道德自觉迫切需要提升,但是需要有实施道德的相关外在条件和社会机制.目前应该大力提倡、奖励认真履行研究伦理的科学家和学者,同时从行政方法严格惩罚违背靠科研道德的行为.独立设置的大学学术委员会,要成为学术的良心和学术道德的守护者,做到及时处理日常科研伦理问题.

  • 标签: 学术伦理 学术良心 奖惩机制 大学学术委员会
  • 简介:李景源,天津宝坻区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曾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问题,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解。从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政治局 简介 学术
  • 简介:由《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专业网站——法大学术网(www.fadaxueshu.com),已于2007年7月31日正式开通。目前,该网站设有"法大学报目录"、"法大学报文萃"、"法大学报动态"、"学报同人新论"、"法大学报规章"、"高校学刊论坛"等栏目。法大学术网不仅是展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学术品位及其影响力的主要窗口,而且也将是该《学报》同人与学界合作与联系的重要

  • 标签: 学术网站 高校文科学报 大学学报 专业网站 学术品位 编辑部
  • 简介:2000年6月中旬,我与浙江省侨史专家章志诚先生,应欧洲数个侨团的联合邀请,去欧洲对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调查考察,4个月中足迹遍及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葡萄牙8国,走访大中城市45座,对244位侨领进行采访,同时也和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及部分外

  • 标签: 华人社团 华人经济 欧洲 华文教育 民俗文化
  • 简介:张紧跟,1973年生,湖北应城人,管理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2006年10月10日至11月6日,在中央党校参加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五期)。2011年-2012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院访问。

  • 标签: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小传 学术 中央党校 山东大学
  • 简介:当代中国家政学的研究,是对传统儒家家庭思想中的思维原则及方法的认识与反思,是对传统儒家家庭思想向现代家庭思想转变中出现的问题之哲学层面的认识与反思。

  • 标签: 家政学 家政哲学 儒家家政思想 现代家政理念
  • 简介:学术引证规则的有效并非来自规则制定者的权威,而是源于引证自身的规律以及引证规则所获得的普遍承认。但学术引证规则的制定者需要像立法者一样,在规则的概括和可操作之间保持平衡,并在确保规则稳定性的同时,对其不断修订,以免其落伍于时代。因此,从作者以及读者使用引证规则时遇到的诸多细节问题着手,就成了构筑引证规则的正当或合理性基础的出发点。

  • 标签: 学术引证规则 合理性
  • 简介:一件似乎很小的事今天大众化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在失踪了六十多年后。终于著名到连北京胡同里几个蹬三轮的大爷也在探讨:“谁的头丢了?”

  • 标签: 学术研究 中国 职业道德 学术论文
  • 简介:一种先进的学术评价方法,只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不可避免地被一些趋利虫寻找出漏洞,并以极快的速度加以利用和传播,这就像夏天的米要出虫子一样,学术创新工作产生了功利化行为之后尤其如此。事实上,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评价之间的博弈,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 标签: 学术评价 与时俱进 学术不端行为 大学 学术创新 功利化
  • 简介:王晓霞,天津人,1963年生,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主任,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 标签: 王晓霞 公共管理学 社会学博士 小传 学术 政府特殊津贴
  • 简介:<正>翻译对知识交流乃至知识发展的重要是毋需多言的。在谈到整个西方思想的传承流变时,海德格尔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现在看来,希腊文名称译成拉丁文名称决非一个无害的过程。不如说,在这种似乎是逐字和忠实的译文背后

  • 标签: 学术翻译 经济与社会 法律史 韦伯 法律社会学 法律评论
  • 简介:2002年3月17日至20日,美国户田全球和平与政策研究所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全球化与地区冲突》研讨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苏庆研究员应邀与会。26个国家的8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全球化与

  • 标签: 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 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 地区安全 国家主权
  • 简介:两宋是中国学术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王国维认为:“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①陈寅恪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②宋代的诸多学术领域,包括经学、理学、史学、科技、佛道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自唐中叶至宋...

  • 标签: 宋代学术 思想特征 儒家伦理 两宋时期 义理之学 复兴儒学
  • 简介:张乾友,1986年生,重庆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研究员,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南京理工大学)特邀研究员,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文库一公共管理研究系列”副主编。目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系访学一年。

  • 标签: 服务型政府建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小传 学术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简介: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之"华人在新西兰",于2011年10月14日在中国侨联举行。讲座邀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叶宋曼瑛博士主讲。

  • 标签: 华侨华人研究 学术讲座 新西兰 中国侨联 综述 历史研究所
  • 简介:于语和,1962年生,天津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史法理教研室主任。从事法理学、法史学、法律文化、民间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4年~2005年赴宁夏司法厅挂职,任司法厅党委委员、厅长助理:2010年4月至今,兼任天津市人大代表进修学校副校长、天津法学会法理学分会副会长。

  • 标签: 小传 学术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研室主任
  • 简介:“西政现象”只有予以“西政精神”的把握,才有实际意义。但无论是“西政现象”的昔日兴旺,还是“西政”今后的再度“雄起”,都奠基于“西政学术”。因此,沉湎于“西政现象”背后的“西政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赋予“西政现象”以学术温度,且应将此学术温度化为“西政人”的集体努力,从而使得“西政”在以社会转型为深刻背景的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能有突出作为,进而重振“雄风”。“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是由“西政人”的学术担当学术批判学术融合学术严谨以及作为集中体现的学术创新所“供热”的。“西政”的发展谋划和作为工作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都应切中“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就中国法学的发展创新而言,"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应该且能够具有漫射效应。

  • 标签: 西政现象 学术温度 学术担当性 学术批判性 学术融合性
  • 简介:立法是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的核心环节,是学术自由从宪法权利成为法律权利的关键。学术自由权利的法律化是由宪法自身的特点以及立法机关的权能所决定的,学术自由的相关立法将为学术自由编织一道更加细密、有效的权利保护网。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制定了与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相关的宪法法律,而且在科技法、教育法等部门法中体现了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的精神。我国在学术自由的立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现行宪法对学术自由权利的确认在有关宪法法律中得到了体现和放大,并在教育法和科技法中予以更加明确的规定。为了加强对学术自由权利的保护,我国还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

  • 标签: 学术自由 基本权利 立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