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联大第71届会议写入决议,该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根据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第68届会议草案关于确认习惯国际法的结论,该思想虽在国家惯例方面部分符合草案结论的要求,但在法律确信层面依然路途遥远。若该思想能在习惯国际法的法律确信层面得到国际社会确认,继而成为国际习惯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都将是极大的助益。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习惯国际法 合作共赢 全球治理
  • 简介: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从阶级性、统治性和工具性等三重逻辑中揭示了国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列宁又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民性、治理性和价值性等方面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重超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下,对诞生于战争与革命年代的《国家与革命》做出新的诠释,准确理解和把握列宁国家思想的三重逻辑,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列宁 国家思想 《国家与革命》
  • 简介: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领导权至关重要。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强调为了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要牢牢掌握领导权。党不仅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还要实现对国家政权和不同阶级、群体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集体领导,注重发挥政策和监督检查的作用,并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党的领导才能落到实处并发挥有效作用。

  • 标签: 列宁 领导权 无产阶级政党 革命 人民群众
  • 简介:邓小平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协协商民主思想。习近平一方面科学地继承了邓小平关于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丰富了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习近平对邓小平政协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表明:必须坚持政协协商的人民民主性质,凸显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提升政协协商民主能力,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 标签: 习近平 邓小平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简介:马克思认为,分工劳动形成了特有的'集体力',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存在,呈现为'成倍增长的生产力';'集体力'源自分工激发的理性成果共享,是人类从'世界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了国际分工关系范围,使分工成果共享得以更广范围更大程度实现,客观上构成共享'集体力'的世界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信息时代的创新选择。

  • 标签: 马克思 集体力 分工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在思想上建党,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能不断应对各种变化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加强理论创新,这是党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原因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更应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此推动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 标签: 思想建设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可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社会、经济、文化和国家的各类事务。中国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现实相结合,是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 标签: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做主
  • 简介:从传统媒介形式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也经历着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大众传播发展的纵向维度上,女性形象总体上呈现出缺失、被动、刻板的特点,但也有突破刻板印象的趋势;在大众传播生产环节的横向维度上,女性形象仍显弱势,但女性生产者和女性受众正在寻求突破的可能。在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中进行女性主义研究,应尤其注意历史背景、特殊时期政策和互联网的综合影响。

  • 标签: 大众传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刻板印象
  • 简介: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根基与土壤,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灵魂与核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其核心就是要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深刻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缺失的表现,以此为突破口,通过真理的魅力、实践的力量、环境的熏陶,积极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 标签: 文化自信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提升路径
  • 简介:打击恐怖主义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内容,作为由中国主导的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推进反恐合作有助于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提升我国在全球反恐中的地位,对我国反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通过制定文件或条约、设立区域反恐机构、开展联合反恐演习等方式,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区域合作模式不仅维护了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也为全球反恐行动提供了合作的样本。今后,上海合作组织应当结合本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发展的新态势,细化合作的法律规范和行动机制,加强反恐人员和技术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在互联网领域的反恐合作,及时跟进在经贸文化领域的合作,从而进一步发挥区域合作的优势,形成全球反恐行动的合力。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恐怖主义犯罪 区域合作 反恐行动 地区安全
  • 简介: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反复强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中共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为参政党建设作出了示范。

  • 标签: 参政党建设 三大职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推动工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一是提升主流思想引领力。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

  • 标签: 宣传思想工作 引领力 影响力 创造力
  • 简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中,思想政治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关键。民主党派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在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中进一步厘清方位和目标,拓展内容和渠道,丰富方式方法,构建动力机制。

  • 标签: 民主党派 思想政治建设 统一战线 新型政党制度
  • 简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创新性理论成果,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学意蕴。在行动逻辑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本向度,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人的全面发展为实践内容,以实施“基本满足需要战略”为基本路径。这一行动逻辑主要依据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社会运行的根本原则、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内容,反映了新时代满足需要的实现程度,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实践要求。

  • 标签: 以人民为中心 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
  • 简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真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它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具体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有机统一、人类主体性与自然先在性相协调、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异化、共产主义社会两大'和解'等观点。在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潮流中,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现实生态问题都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为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自然异化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理念
  • 简介:做好成都2019年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力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强大精神文化条件。

  • 标签: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全面加强
  • 简介: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水平、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高校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对于当下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确保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队伍建设
  • 简介:党的群众路线是党与人民关系的集中呈现,基于群众路线形成的人民当家做主,深刻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建立国家政权的权力来源和归属的逻辑,解决了民主建构中"谁统治"这个首要问题。党基于群众路线确立了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又必须通过群众路线来实现,群众路线是建构党的领导的基本路径和基础资源,解决了民主建构中"谁保证统治"这一根本问题。对于"如何统治"这个民主的制度安排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是通过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制度来解决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其本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制度化体现,是执行群众路线的基本制度。在回答人民怎么通过民主制度来表达和实现自己利益即"统治的运行方式"问题上,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形态集中体现为协商民主,而协商民主的确立和运行直接依赖于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协商民主运行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体制基础。

  • 标签: 群众路线 民主 人民民主
  • 简介:本文尝试探析习近平有关文艺培根铸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从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等方面阐释文艺培根铸魂的现实基础、价值保障、重要前提和主体要求;同时,探讨习近平文艺培根铸魂重要论述对丰富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拓展以文化人路径等方面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文艺培根铸魂的有效路径。

  • 标签: 习近平 文艺 培根铸魂 以文育人
  • 简介: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可以做任何不损害他人事情的权利,是人所固有的、不能剥夺东西,而自由又无处不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个人自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现实的资产阶级社会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必将被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社会所取代。自由主义拒斥他人强制,主张秩序的自然生成,反对社会革命和制度设计。将两者作比照,有利于更好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也能够为推动当代中国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思想启发。

  • 标签: 马克思 自由 自由主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