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影响因素'、'起始时间'、'受蚀表现'和'易蚀成分'等四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外语词汇磨蚀的相关特点,并得出如下结论:(1)诱发词汇磨蚀的关键因素是外语使用的停止或减少,而决定因素是磨蚀前外语水平;(2)词汇磨蚀一般出现在外语使用停止或减少6-12个月左右;(3)产出性词汇最早磨蚀,继而为接受性词汇,最后是需要'再学习'才能观测的'残留'词汇;词汇的磨蚀先于语音、词法和句法;词汇磨蚀的速度呈现出'前快-中平稳-后快'的模式;(4)易蚀成分为低频、低具体性和非同源性的词汇。另外,名词比动词容易受到磨蚀

  • 标签: 词汇 磨蚀 外语
  • 简介: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当受蚀者的语言能力出现退化时,语言成分磨蚀的顺序与其习得的顺序正相反,呈现回归性特征。国外验证回归性假说的实证研究涉及到多个语种的不同的语言层面。文章通过介绍西方的几个主要语种和日语,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磨蚀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目的语在外语磨蚀中的表现及其回归速度。

  • 标签: 语言磨蚀 回归假说 阈值水平 再学习
  • 简介: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全国统考英语专业八级成绩、试验前后的专八模拟测试成绩分别进行配对样本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学生明显比没有通过八级考试的学生受磨蚀程度低,利用注意认知心理机制让学生注意到语言重点,以及注意到中介语和本族语者之间差距的重构写作训练有利于增强语言的抗磨蚀性,而如何区别外语磨蚀和习得失败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外语磨蚀 实证研究 注意认知心理机制 专业八级考试
  • 简介:冲冲,本作沖。《说文·水部·沖》:“涌繇也。”段注:“繇、摇,古今字。涌,上涌也;摇,旁摇也。”“《小雅》曰:‘攸革沖沖。’毛云:‘沖沖,垂饰皃’此涌摇之义。”山间冲积的平地也叫沖,也与水流涌摇有关,如平头岭两山之间的张家口有二百三十来亩较平坦的田,也指丘陵地区谷地的水田。由一种地形转为一种地名,最出名的也是大家熟知的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韶山。以为地名的虽然前面提到张家口一带的田,但多数集中在南方。当然,

  • 标签: 地名 文化 用字 通名 《小雅》 丘陵地区
  • 简介:国外语蚀研究已进入第八十个年头,而国内对此课题的研究仅有区区十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国内近十年的主要研究进行梳理,找出当前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倪传斌教授的新书《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引介,发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引起国内学者对此课题的关注,希望国内有更多学者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从而获取更多发现。

  • 标签: 语蚀研究 十年回顾 倪传斌
  • 简介:助动词结构“可X”的词汇化导致“可”发生语义磨蚀,具体表现为“可”隐含的致使性强弱不同。本文以双音词“可X”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为对象,对二语学习者的词义结构识解进行考察,采用赋值法对“可X”的掌握程度进行排序。研究发现,“可以X”义的“可1X”(如“可见、可谓”)语义磨蚀较轻,倾向于“较易掌握”;“值得X”义的“可2X”语义磨蚀则较重,呈两极化分布:多半“较难/很难掌握”(如“可笑、可怕、可贵”),“容易/较易掌握”的“可2X”(如“可爱、可惜”)则与兼类词语法功能灵活、高频使用利于整体识记、词汇化程度较高等因素有关。同时,文章对语义磨蚀程度不同的“可X”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给出一定的建议。

  • 标签: 词汇化 “可X” 语义磨蚀: 汉语二语学习者 词汇学习
  • 简介: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和挑战。顺应时代潮流,许渊教授提出了新世纪的新译论,强调了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发挥。作者运用阐释学理论、相关史实,和许先生诗歌翻译的实例,论述他的理论的合理性,以及其在架设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方面的有效性。

  • 标签: 全球化 主体性 再创造
  • 简介:《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拥有众多的英文译本。作为其杰出的英译者之一,许渊的译本因其优美的音韵而闻名。以《诗经·国风·卫风·氓》为例,本文通过其原文与许渊译文的对比研究,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分析了许渊冲在遵循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时所采取的相应的翻译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洞悉了许渊的“美学”翻译目的对于其英译过程的指导价值和影响。因此,在不同领域从事翻译的译者也应当具备明确的翻译目的且严格遵守目的论的三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 标签: 《诗经·国风·卫风·氓》 许渊冲 翻译的目的论
  • 简介:云南民歌,汇集了云南20多个民族创造性地艺术活动,成为云南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集大成艺术品种之一。除去云南民歌的音乐性,许渊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可以用来指导其歌词的翻译,包括歌词的音、形和意义。该文通过对云南民歌《猜调》的英译翻译及分析,以期得到更好的译本,达到传播优秀云南民歌的目的。

  • 标签: 云南民歌 《猜调》 “三美”原则 意美 音美 形美
  • 简介:许渊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意美,音美,形美",为诗歌翻译实践和诗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系统可行的理论支撑。该文通过比较《离骚》的三个中译本(译者分别为许渊、杨宪义和戴乃迭、卓振英),发现三美理论在许译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同时音美和形美上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原文意义的传递。

  • 标签: 三美 许渊冲 离骚
  • 简介:语篇翻译涉及形式衔接与内容的连贯。同构关系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技巧,在汉语古诗词的英译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该文从同构关系的四种类型入手,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和许渊的英译版为例,分析汉语古诗词译为英语时所使用同构关系的异同。

  • 标签: 同构关系 古诗词 汉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