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说起诗歌写作,似乎没什么可谈。仔细再想,却又觉得该谈的话题很多。比如,在我们的大量阅读中,总会撞见一个很凸显的问题,那就是不少诗人们总是追求一种大诗,追求一种新意,追求一种梦想的开阔等等。追求这些都不能说错。诗歌的本身容量也决定了诗歌的多种走向,但问题是,一味追求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往往会让诗歌变得空洞,

  • 标签: 组诗 诗歌写作 李定 标准 朴素 诗人
  • 简介:许渊是以诗译诗的代表人物,他关于古诗英译"三美论"的标准在国内译界影响深远。三美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能达到三美同时实现是古诗英译的理想状态。从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角度出发,对"三美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能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性建议。许渊教授在汉诗英译实践中一直遵循"三美论"原则,翻译出了很多杰出的作品。同时,因个人翻译风格与审美差异的存在,也会有因取舍问题而产生的值得商榷之处。

  • 标签: 许渊冲 “三美论” 古诗 差异 可行性
  • 简介:摘要对于大多数译者而言,要想把中国古代诗歌给英译出来,并能达到重现的目的并非易事,更有译者提出“诗不可译”或“诗可译,但难译”的观点。虽然诗难译,但已有不少学者和翻译家致力于诗歌英译研究,并在这一研究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许渊先生就是其中一员。本文以唐诗《游子吟》为例,解读了原诗的创作背景,并运用许渊的“三美论”来给原诗做出了自己的翻译,再分析“音美”、“形美”和“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最后提出对诗歌翻译的一些见解。

  • 标签: 《游子吟》 英译 音美 形美 意美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许渊先生的部分文章和著作,以及有关他的研究和评论,展开对他本人作为文学翻译家兼文学译论家身份和思想的探索,从整体上对他的翻译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旨在勾勒许渊从事译事和发展译论的内在逻辑,为当代中国译论寻找规律和出路。

  • 标签: 文学翻译 译事和译论 文化身份 &ldquo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rdquo 理论
  • 简介:摘要周是出生在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渴望自由和爱的青年,他的人物形象对于《雷雨》是十分重要的,对构建这部戏剧也是不可缺少的。周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他的命运也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周作为《雷雨》中最为单纯的、最真实的人,虽然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但是对于书中的情节推动以及其他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读《雷雨》文本的基础上,论述《雷雨》中周的人物形象。

  • 标签: 周冲 渴望 自由
  • 简介:一部打造了三十年的《张演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云南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云南战神、盐神、水神张刚刚去世,我便从中共中央给张的悼词中看到了这个名字身后的巨大价值,便开始收集、采访张事迹,以便做好准备进行一些创作。经过十余年的深思熟虑与构思之后,我选取了张人生中最辉煌的20天打造了中篇历史小说《血战禹王山》,连载于《边疆文学》1994年第3、4期;文章发表后,当年曾参加抗战的184师攻打禹王山时的尖刀连连长、后任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李佐将军读后,给予了我较高评价。1995年,《红河文学》又刊载了《胜利大突围》,同样受到了好评。之后的1999年3月,我又出版了描写张前半生的长篇小说《绿林中将》,为张诞辰一百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2000年该书获得了“云南第二届军事文学奖”。但更重要的是我想把《血战禹王山》拍成电视剧,为云南人争回一口气。

  • 标签: 历史小说 云南省 张冲 抗战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