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主要以图像学的方法对新中国建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十七年”红色文学书籍的封面图像进行研究与阐释。首先分析了封面人物图像的类型与内涵.其次分析了封面场景图像的类型与内涵.最后分析了割面中版画和红色的应用。图像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十七年”红色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社会政治含义。

  • 标签: 建国十七年 红色文学 书籍封面 图像学
  • 简介: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存在着诸多玄妙的“故事”,如《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所说的“解衣磐礴”,宋人李公麟(1049年—1106年)作《西园雅集图》,李唐(1066年—1150年)作《胡笳十八拍图》、陈居中(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南宋理宗时期)作《文姬归汉图》等。

  • 标签: 《文姬归汉图》 《胡笳十八拍图》 图像 史实 古代绘画史 西园雅集
  • 简介:本文是美术史方法论和美术史个案结合的文章。本文以两个汉代艺术史的个案为例,即山东画像石中的所谓"风伯"和铜镜中的所谓"华盖",辨析了中外著名学者对图像的误读,在方法论层面剖析了误读的原因,称这种误读为"超级诠释"。笔者以一种"三段式"铜镜的图像为例,提出了从观察图像到揭示图像主题的"四个层次"逐步分析方法。所说"走回图像"有两个意思:既要走回图像形式之中、理解视觉语言的含义,又要走回图像原境之内、避免文图错位的链接。只有这样,理解图像的形式结构才能正确"激活"图像。选择"正确"的文本才能贴切地寻找到图像的意义。

  • 标签: 图像学 美术史方法 汉代艺术 读图 超级诠释
  • 简介:魏晋隋唐时期有一支活跃在丝绸之路的商业民族——粟特。他们通过商业活动将自己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散播在丝路沿线,甚至深入中国的腹地。丝绸之路大量出土的文物,特别是图像资料记载了拜火教(亦称祆教)在传播中的种种现象。本文探寻其东传过程的世俗化发展脉络。

  • 标签: 粟特 图像 宗教 世俗化 民族融合
  • 简介:有汉一代是中国政治的大一统时代,也是哲学的大一统时代。这种哲学大一统的重要表现,就是延续了中国哲学战国中晚期出现的综合倾向,将传统道家、阴阳五行、易学、儒学都组入一个统一的天地系统,使其成为图像化的感性宇宙。汉代美术(画像砖石、帛画、漆画以及见于史载的绘事活动)所呈现的世界,正是这一图像化宇宙的视觉相等物;祥瑞、图谶和仙界则为这一图像世界规划了可达的边界。据此,理解汉代美术,其前提必然是理解汉代人纵贯天地人神的宇宙观。缺乏这一哲学乃至神学的整体背景,对于当时艺术的认知必然会陷入破碎和零乱。同时,自汉末以降,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日益精致也日益狭隘,再也不具备汉代艺术所达至的可与宇宙等量齐观的饱满和丰盈。就此而言,重估这一时代之于中国美术和艺术史的意义,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美术史或艺术史写作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鲁灵光殿 阴阳五行 整体背景 河图 汉代人
  • 简介:中古时期敦煌地藏信仰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伴随着经典及疑伪经、灵验故事的传播而不断变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文本、图像与仪轨三者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本文通过敦煌遗书及相关佛教经典的解读,试图从敦煌遗书记载之地藏信仰仪轨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出发,通过对如地藏忏法、地藏菩萨十斋日和七七斋等仪轨的重构分析,重新认识图像和文本在仪轨运行过程中迫特殊含义与关联性,以期了解三者在特定空间内的组合配置关系、宗教内在意涵和功能,进而再现中古敦煌佛教信众日常生活中的地藏信仰世界。

  • 标签: 敦煌 地藏信仰 文本 图像 仪轨 《道明还魂记》
  • 简介:司徒乔的新疆写生和五省灾区写生作品中的图文结合,是将文字的题写扩展到国画以外媒介的典型例子。郭沫若的"漫画说"和艾中信的"国画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了司徒乔此种尝试所受到的影响,但20世纪上半叶复杂的现代图像语境还包括文学、出版印刷、综合媒体(如电影)等影响因素。司徒乔整合多元视觉因子,将同为简练形式的速写图像和札记文字组合搭配,可以快速创作出抓住历史本质的"完整"作品,并在一些作品中通过图文反差来强化真实感。司徒乔加强了图像与文字的合作关系,最终找到了以《义民图》为代表的独特图文结合手法。

  • 标签: 出版印刷 写生作品 义民 综合媒体 影响因素 赵望云
  • 简介:《元世祖出猎图》是以忽必烈皇家游猎生活为背景而展开的图像学描述,在北族行国政治范畴内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首先从图中“骑士臂鹰”形象谈起,搜讨相关图像资料,并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力图再现“海青擒天鹅”之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蒙元时期“柳林春猎”问题,即从图像学的角度阐释行国政治的另一种意涵。

  • 标签: 元世祖出猎图 臂鹰 海青擒天鹅 柳林春猎 行国政治
  • 简介:进入数字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电子化载体对传统纸质图书造成了极大冲击。信息的猛增,让纸质图书的图像界面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面对这种变化和冲击,纸质图书的界面设计需要寻求新的突破。一、纸质图书图像界面设计的视觉逻辑化、链接化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爆增、堆积成为这一时代的最大特点,这让纸质图书的图像设计面临极大困难。

  • 标签: 纸质图书 信息文明 界面图 信息时代 图书内容 信息技术
  • 简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已经被工业科技时代所取代,高度的工业化及数字科技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审美观。而处于影像时代中的逐渐边缘化的绘画艺术如何为之,及其存在价值和意义都值得正本清源以确立其自信,唤回我们内心对于绘画的热情,本文旨在探讨在当代媒体图像充斥的今天,绘画手工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图像 媒体 手工 绘画
  • 简介:19世纪中叶,英国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对中国社会作了多方位的生动描绘。托马斯·阿罗姆本人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认真借鉴了威廉·亚历山大等画家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并结合想象进行再创造。阿罗姆笔下的大清图像对于传播中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标签: 托马斯·阿罗姆 大清图像 中国风情 中西艺术交流
  • 简介:当代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和美术史的发展逻辑仿佛已阻碍了千百年来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绘画进路。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当代多元文化生态中.绘画仍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焕发出新的活力。究其原因,其主要一点是当代绘画在创作上对图像的利用。本文试图从当代社会文化理论和绘画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当代绘画创作的资源转换问题:由“自然”资源转换为“图像”资源,而这一转换与当代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相并行。同时.当代绘画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建立在对圈像资源利用的基础上。

  • 标签: 视觉转向 拟像社会 时代精神 图像资源 当代 绘画艺术
  • 简介:本文将文徵明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为卢鸿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的高士清修图像与《卢鸿草堂十志图》极为相似;经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与梳理,证实了卢鸿《草堂图》对文徵明园林绘画的影响作用。本文藉此探讨《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图像的象征意涵。

  • 标签: 文徵明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卢鸿 《草堂图》 清修
  • 简介:文章从大文化的角度,研究如何从图像语意的角度去认知羌族羊文化,借助于语言学家的语意学研究方法,提取象征羌族羊文化的羊角纹的视觉图像语意,并从民族文化融合的视角解读羊角纹,从而实现对羌族羊角纹的创意设计。

  • 标签: 羌族 羊图腾 羊角纹 视觉图像 创意设计
  • 简介: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战国楚漆器图式象征的解读作了理论上的探讨。首先提出战国楚漆器图式造型形式是综合的、独特的。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形式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次,分析介绍战国楚漆器图式造型的特点、象征性,并进一步阐述了漆器的关系性律动、再现和表现、平面造型的章法等问题。

  • 标签: 楚漆器 视觉表达 图式 象征性
  • 简介:四川隆昌郭玉峦功德坊是郭氏子孙为其祖郭玉峦请旨修建以表彰其祖善行的石牌坊。郭玉峦功德坊上刻有大量的铭文和图像,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也提供了进行地方文化研究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牌坊 善行 家族 文化
  • 简介:西汉早期礼器文化是对于中国礼制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在礼制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传播的方便,采用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反映礼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它对于社会礼仪起到了一定约束、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本文重在讨论从西汉早期礼器文化过渡到用《三礼图》图像来反映社会礼制文化的这种艰辛历程.

  • 标签: 先秦礼器 《三礼图》 图像文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主要艺术论著的文本细读,探寻形象、绘画,以及艺术的本质。在南希看来,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意义的关联。首先,艺术以其可感知的物质性触及了人并使人被触及,从而打开了一个世界,一个使意义生成的世界;其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追忆,在追忆中体味世界与存在的意义。

  • 标签: 南希 意义 艺术 宗教题材绘画 肖像
  • 简介:乔琪奥·瓦萨里(GiorgioVasari,1511-1574)是文艺复兴晚期杰出的画家、建筑师、艺术史家、美术教育家。他在佛罗伦萨为自己的居室的客厅——“诸艺厅”(SaladeUeArti)——绘制的湿壁画系列,以图像的形式反映了其著作《名人传》的核心美术史观,以及他创立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这组绘于1569-1573年的壁画’,以一目了然的视觉方式把瓦萨里的艺术理论展现在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内,

  • 标签: 佛罗伦萨 瓦萨里 图像 美术教育家 程序 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