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学员满意度调查 。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接受培训的医学生4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教学,实验组接受分层教学,对比教学效果。结局表示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教学效果比对照组理想,经过教学优化后,实验组学生的学员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效果理想,建议推广。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综合学习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经过教学培训后学员的理论能力、职业道德能力等指标都有明显提升,对比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质量 学员满意度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慢病管理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2年于我院肾脏内科接受护理规范化培训慢病管理教学的学员中抽选66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3名,接受案例教学法,对照组33名,接受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得分、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3、3.624、3.899、3.211、3.445,P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护理规范化培训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  总结了上海机场美居隔离酒店医疗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性疾病管理提供依据。主要通过构建临时隔离点医疗管理架构,加强防护培训及督查,制定工作职责与流程,加强感染防控及心理疏导,有效控制感染,保障了医疗工作质量安全。本次医疗工作期间累计收治新冠隔离人员660人次 ,其中密接450人次 ,次密接210人次,解离632人次,28人转为新冠确诊患者,取得了隔离人员零投诉、不良事件零发生、医务人员零感染、隔离人员零交叉感染的管控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队 管理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2022年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重庆市援沪医疗接到上级通知后经过短时间的集结,立刻奔赴上海,入驻了方舱医院,对各项医疗工作进行规范,理顺方舱运行秩序,提高紧急医学救援操作的规范化,行动机动更为迅速,快速地控制了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此,本文以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使用的方舱医院救治医院为基础,探讨了医疗的救治经验,希望可以为相关医疗活动提供借鉴。

  • 标签: 援沪医疗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方舱医院 救治经验
  • 简介:[摘要] 非放射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轮转放射科,在轮转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大纲仅指出学习目标和内容,但对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具体说明。由此结合放射科基地实际情况,根据非放射专业学员轮转学习的教学目标,对非放射专业住培学员在放射科轮转学习的内容及形式不断进行改进、调整后,达到较好的效果,供放射专业基地讨论、参考。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非放射专业 PAC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腓骨肌萎缩症(CMT)致病基因的分布特点,并与201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总结的CMT基因分布数据进行比较,分析8年来CMT基因分布比例的异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诊治的CMT及其相关疾病家系520个,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外周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重复和缺失突变后,采用二代基因测序包或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上述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对阳性结果采用Sanger一代测序的方法验证。结果在520个家系中,确定了336个CMT家系的基因诊断,确诊比例从2013年的48.6%(51/105)增加到2021年的64.6%(336/520;χ2=9.54,P=0.003),其中PMP22基因重复占26.7%(139/520)、缝隙连接蛋白B1(GJB1)基因突变占8.8%(46/520)、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突变占5.0%(26/520)、髓鞘蛋白零(MPZ)基因突变占2.3%(12/520)、PMP22基因点突变占2.1%(11/520)、热休克蛋白B1基因突变占1.9%(10/520)、神经节苷脂诱导分化相关蛋白1(GDAP1)基因突变占1.9%(10/520)、SH3结构域和四三肽重复序列2(SH3TC2)基因突变占1.5%(8/520)、免疫球蛋白mu-DNA结合蛋白2(IGHMBP2)基因突变占1.3%(7/520)、MORC家族CW型锌指2(MORC2)基因突变占1.2%(6/520)、山梨醇脱氢酶(SORD)基因突变占1.0%(5/520),其余非常少见的基因突变家系有16个(16/520,3.1%),未确诊家系184个(184/520,35.4%)。结论与2013年相比,影响CMT最常见的3种基因仍然为PMP22、GJB1和MFN2基因,但MPZ基因突变患者的比例与其他基因如SH3TC2、GDAP1基因的差距越来越小。近年新发现的CMT致病基因如MORC2及SORD基因所占比例与IGHMBP2基因接近,应予以重视。二代测序技术提高了CMT的诊断效率,尤其是对于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导致的CMT诊断价值很大。

  • 标签: 夏科-马里-图斯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训学员发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2名ERCP初训学员的临床资料。ERCP初训学员均在内镜专家带教下施行标准ERCP。观察指标:(1)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情况。(2)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分析。(3)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模型构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结果(1)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情况。12名初训学员施行300例ERCP,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52例,无不良事件248例。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ERCP难度分级(1~2级、3~4级),进镜时间,插管时间,完成插管(是、否),网篮取石(是、否),狭窄扩张(是、否),造影解读,实施合理治疗,达到预期目的分别为22、30例,8(5~10)分,20(9~20)分,24、28例,11、41例,0、52例,(39±17)分,(39±19)分,(44±23)分;无不良事件初训学员上述指标分别为146、102例,6(4~9)分,12(8~20)分,163、85例,94、154例,20、228例,(52±22)分,(80±20)分,(52±23)分;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79,Z=-2.46、-2.72,χ²=7.01、5.30、4.49,t=-4.00、-2.97、-2.29,P<0.05)。(2)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难度分级、进镜时间、插管时间、完成插管、网篮取石、造影解读、实施合理治疗、达到预期目的是影响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95,1.11,1.08,0.45,0.44,0.97,0.98,0.98,95%可信区间为1.07~3.58,1.02~1.22,1.02~1.14,0.24~0.82,0.22~0.90,0.96~0.99,0.96~0.99,0.97~1.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难度分级、造影解读是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2.08,0.95,95%可信区间为1.10~3.96,0.92~0.99,P<0.05)。(3)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模型构建。根据临床培训重要结局指标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ERCP难度分级、进镜时间、插管时间、造影解读4项建立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评分>0.4分是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该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95%可信区间为0.65~0.79,P<0.05),最佳截断值为0.40,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3.3%。结论ERCP难度分级、造影解读是初训学员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预测评分>0.4分的初训学员是发生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

  • 标签: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标准化培训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美国海军陆战生化事件快速反应部队(CBIRF)是美国海军陆战的一支快速应急反应部队,本文就该部队的使命、组成、任务、现场事故响应流程及对我军的启示进行概述。

  • 标签: 海军陆战队 生化事件 快速反应部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