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步行阶梯训练干预对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高龄DPN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训练干预,研究组60例应用步行阶梯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曲腕无力、鱼际肌萎缩以及血管明显收缩等并发症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的训练方式,步行阶梯训练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高龄DPN患者的应用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步行阶梯训练 高龄DPN患者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效率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6 d,连续训练2周)和假性全身振动治疗(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振动训练频率10 Hz,振幅4 mm,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平衡功能评估(前后和左右偏移能力、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和步行效率评估(10 m步行试验、3 m坐站试验)。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前后偏移能力和左右偏移能力、患侧单腿站立时间、10 m步行试验结果、3 m坐站试验结果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即左右偏移能力差值为(0.94±0.56)°,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差值为(2.51±1.31)s,10 m步行时间差值为(-2.76±1.04)s,3 m坐站试验差值为(-3.58±1.90)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后偏移能力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效率,且治疗效果较常规康复治疗更佳。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全身振动 平衡 步行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循证评价虚拟现实(VR)技术促进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行功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VR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行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VR组与常规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4.09,95%可信区间(CI)为(2.20, 5.97)]]。根据病程进行亚组分析,VR组与常规组患者恢复期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6.85,95%CI(2.90, 10.81)], VR组与常规组患者后遗症期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31,95%CI(2.48, 4.14)]。VR组与常规组起立-行走试验(TUG)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79,95%CI(-4.88, -0.69)]。亚组分析显示,VR组与常规组患者恢复期TUG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4.30,95%CI(-9.28, 0.67)], VR组与常规组患者后遗症期TUG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82,95%CI(-3.83, 0.18)]。结论对于不同病程的脑卒中患者,VR平衡训练结合常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其偏瘫下肢平衡功能的康复,且较常规康复训练有效,但在提高步行能力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别。

  • 标签: 脑卒中 虚拟现实 平衡 步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肌肉能量技术(MET)结合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urac),以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稳定性,观察该方法对其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常规康复组,其中实验组为MET与Neurac的结合,对照组分为MET组和Neurac组,常规康复组只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每组各20例。四组均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每周训练5天,共训练4周。四组治疗前后均进行BBS评分、FAC分级和6MWT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患者的BBS评分、FAC分级、6MWT行走距离测试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常规康复组,实验组疗效更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MET结合Neurac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核心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步行能力。

  • 标签: MET Neurac 脑卒中偏瘫 核心稳定性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镜像疗法配合平板步行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施加镜像疗法,实验组施加镜像疗法配合平板步行训练。结果:实验组康复效果更佳。结论:镜像疗法配合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镜像疗法 平板步行训练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采取躯干控制训练干预对步行能力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有64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32例,对比组实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实行躯干控制训练干预,干预组与对比组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前临床指标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后6min步行距离、ADL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采取躯干控制训练干预效果明显。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躯干控制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旅行者应对艾滋病威胁的策略。方法用文献回顾法确定旅行者所面临的艾滋病威胁的原因。结果导致旅行者面临艾滋病严重威胁的原因有:现行严重的艾滋病疫情、艾滋病防治体系诸多的薄弱环节、HIV阳性旅行者及旅行者自身的人群特征。结论控制艾滋病对旅行者的威胁可行的策略是: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的各个环节、提高旅行者及HIV阳性旅行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保障HIV阳性旅行者的权利、促进旅行者自身的良好生活方式。

  • 标签: 旅行者HIV阳性旅行者 艾滋病 威胁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观察和监测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探讨多种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在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通过电话回访及当面回访的方式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7年4月—2012年4月共回访12570人次,32213剂次。不良反应总报告率为10.69%,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分别为5.64%及5.82%。女性不良反应总报告率及局部反应报告率均高于男性(χ2总不良反应=11.2018,χ2局部反应=42.2675,P〈0.01);40岁以下年龄组不良反应总报告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20岁以下年龄组全身反应低于20岁以上年龄组,0岁-、20岁-及40岁-3个年龄组受种者局部反应报告率随年龄增高依次降低(χ2=26.1940,P〈0.01);夏季全身反应报告率低于秋、冬季(χ2=10.7821,P〈0.05),夏季局部反应报告率高于冬季(χ2=10.8183,P〈0.05);接种疫苗数量(含口服疫苗)不同的受种者不良反应总报告率为1种〈2种〈3-7种(χ2=163.8970,P〈0.01),全身反应报告率为1-3种〈4种〈5-7种(χ2=91.3405,P〈0.01);注射针次(不含口服疫苗)不同者局部反应报告率为1针次〈2针次〈3-6针次(χ2=186.9116,P〈0.01)。结论本次研究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在预期发生范围,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应作好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安全。

  • 标签: 疫苗 联合接种 安全性 口岸
  • 简介:威尼斯口岸卫生办公室自1995年成立以来为国际旅行者提供可能在出外旅行时可能发生危险的全部信息。国家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提供这些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信息资源能很好地控制并且可靠,主要来自有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意大利卫生部门。如有需

  • 标签: 国际互联网络 旅行者 卫生部门 美国疾病控制 家庭医生 卫生信息管理
  • 简介:和睦家启望肿瘤中心是和睦家医疗集团下重要项目之一,毗邻北京和睦家医院,倡导以门诊模式对肿瘤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性个性化治疗,致力于勾有高端医疗需求的各界人士提供绿色医疗服务。该项目坐落于丽都商圈,投资近7000万元,建筑规模达2600m^2,以小而精见长,南两层主楼、一层屋顶花园、双层地下室空间构成,

  • 标签: 和睦家医院 医院建筑 个性化治疗 医疗集团 肿瘤中心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绳带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步行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联合绳带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分级、步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分级、步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步行能力0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步行能力≥3级率、步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联合绳带疗法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同时还能改善其步态异常,进而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预后效果。

  • 标签: 绳带疗法 脑卒中 恢复期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强化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强化步行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58.75%;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3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swestry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下肢功能更为优良(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仍无显著该晒,但实验组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应用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强化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并减轻其痉挛程度。

  • 标签: 中医康复 强化步行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下肢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肩胛和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 对安宁市医共体康复中心脑卒中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60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按编码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按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康复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法为主的神经发育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包括患侧肢体各关节的主被动活动训练,床边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从坐位到站位转移训练,重心转移训练及步行训练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辅以肩胛和骨盆控制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FAC)、步态基本参数(步频、步宽)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 标签: 肩胛和骨盆控制训练,脑卒中偏瘫,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实时监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其步行时的脑激活特点。方法招募右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8例,平均年龄(44.41±7.23)岁,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跑台上以2 km/h的速度完成单纯步行和FES辅助步行任务各1次,同时进行实时fNIRS脑功能信号采集。在Matlab环境下,采用NIRS-SPM工具包计算受试者在完成单纯步行和FES辅助步行时不同脑区的携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整合任务效应,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对beta值进行单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输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激活热点图。结果偏瘫患者在完成单纯步行任务时被激活的通道有ch8、ch10、ch11、ch13、ch14、ch15、ch16、ch17、ch18、ch19、ch20、ch23、ch24、ch25、ch26、ch27、ch28、ch30、ch32、ch33、ch34、ch35、ch36、ch37;在FES辅助步行时被显著激活的通道有ch8、ch9、ch10、ch11、ch13、ch14、ch15、ch16、ch17、ch18、ch19、ch20、ch22、ch23、ch24、ch25、ch26、ch27、ch28、ch30、ch31、ch32、ch33、ch34、ch35、ch36、ch37。该结果提示,单纯步行任务和FES辅助步行时共同激活的脑区均以健侧半球M1区激活为主,患侧半球M1和SMA、PMC、S1区激活为辅。比较不同步行任务下差异激活的脑区,输出存在显著差异的通道有ch9、ch24、ch27、ch32、ch33,该结果提示,相比单纯步行任务,FES辅助步行可额外增强健侧S1、患侧SMA和PMC的激活水平。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单纯步行或FES辅助步行任务时均表现为双侧M1区的不对称性激活模式,而FES可显著增强患侧PMC和SMA区的代偿性激活模式,即FES辅助步行对偏瘫患者存在脑激活效应。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患者 脑激活模式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功能性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正常人步行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受试者50例,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5例。采用AL-600型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对2组受试者进行步态测试,分别测试2组受试者步行前、步行10 min后及步行15 min后步态相关参数变化,步态检测指标包括各时间段足底压力中心总轨迹长(COPD)、足底压力中心在左右(COPD-X)及前后(COPD-Y)方向的平均偏移。结果与组内步行前比较,老年组步行10 min及15 min后的COPD、COPD-X、COPD-Y均增大(P<0.05),青年组仅步行15 min后COPD[(37.73±2.16)cm]、COPD-X[(1.95±0.22)cm]、COPD-Y[(2.11±0.27)cm]增大(P<0.05)。老年组各时间点的COPD、COPD-X及COPD-Y均较青年组大(P<0.05)。结论老年人步行后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值增大;青年人步行初始阶段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值变化不大,但延长步行时间后,相关参数值增大,且步态稳定性下降。

  • 标签: 足底压力中心 年龄 地面反作用力 步态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求临床中晚期食管癌更好的缓解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临床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放化疗同步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单一使用放疗方案,于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3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近期疗效、第二年末生存率及第三年末生存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单使用放疗的患者。结论放化疗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单独放疗方案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我们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务活动与步行速度(GS)之间的关系,以探寻维持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途径。方法2011年1—12月开展本项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全国6大地区,为年龄≥60岁且能完成GS测试的老年人,其中男性2 519例、女性2 541例。GS以小于健康参考人群20%的速度(GS<0.7 m/s)作为慢步速(SGS)的界定值;参与打扫房间、购买和烹饪食物、照顾孙辈等活动,且回答频率为经常(≥5 d/周)定义为做家务。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控制影响因素,匹配特征可比的做家务组与不做家务组。结果共匹配3 290例(1 645对)研究对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务活动与SGS呈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家务活动使SGS风险降低60%(OR=0.40,95%CI:0.35~0.46)。结论参加家务活动的老年人更可能维持GS,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日常活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活动能力。

  • 标签: 步行速度 家务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电脑参数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分与治疗前、治疗后4周对2组患者进行起立和行走记时测试(TUGT)、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UGT、FMA-L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UGT、FMA-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

  • 标签: 运动想象 核心肌群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步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