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习惯后足着地者和习惯前足着地者在跑步支撑期下肢动力的不同。方法: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力学指标,1000Hz)采集受试者跑步支撑期(测试足从足着地到足离地)的动力数据。结果:习惯后足着地组(RFS)在支撑时间上比习惯前足着地组(FFS)的时间微长,但二者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RFS组在支撑期内外方向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小于FFS组,且呈显著差异(P<0.05);RFS组在支撑期前后方向的最小值(即制动力峰值)和最大值(即加速力峰值)均要高于FFS组,且呈显著差异(P<0.05);FFS组在支撑期垂直方向的最大峰值力和第一载荷率均高于RFS组,但不具有显著差异,且出现峰值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跑步时不同的着地方式影响了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习惯后足着地者跑步支撑期下肢动力特征与习惯前足着地者主要在内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着地方式 跑步 动力学特征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明胶肽和复方乳酸钠液预扩容对老年人麻醉肠镜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麻醉肠镜检查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检查前给予聚明胶肽500ml预扩容,B组检查前给予复方乳酸钠液500ml预扩容,肠镜检查过程中均补充乳酸钠液10ml/kg/h静脉维持。两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维持麻醉。记录各时段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明胶肽预扩容可有效防止老年人麻醉肠镜中的血压下降。

  • 标签: 聚明胶肽 老年人 麻醉肠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其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及用药1周的血流动力参数变化,另外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出量(SV)和收缩时间比率(ST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并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 简介:为全面了解和准确预测两质点动力系统运动特性.本文以具有固定边界的两质点动力系统为例,构建了用于研究双自由度质点运动系统的余量谐波平衡解程序.解程序融合了谐波平衡与同伦方法优势,其高阶近似仅依赖于初始谐波近似,不需要根据前一阶近似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2-阶近似频率比已有的方法结果更加精确,相对误差不同程度减小,相应的近似响应与数值解更加吻合.因此,余量谐波平衡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其它质点动力问题研究中.

  • 标签: 双自由度振动系统 余量谐波平衡 高阶近似 频率响应
  • 简介:马钱子碱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为了开发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制剂,我们首次建立可靠快速的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马钱子碱的含量,并对口服及局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给药后血浆中马钱子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局部给药,但局部给药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并且发现在膝骨关节中有相当数量的马钱子碱。本研究结果为该制剂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 标签: 马钱子碱囊泡凝胶 药物动力学 组织分布 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效果及血流动力检测。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4年4月—2017年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激光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激光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肿吸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激光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激光治疗组水肿吸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激光治疗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激光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流动力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效果 血流动力学检测
  • 简介:研究了一类非线性随机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行为.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疾病灭绝的充分条件.然后,通过Has′minskii的周期解理论,分成3个区域证明了该系统至少存在1个非平凡的正周期解.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来说明理论结果.

  • 标签: 随机SIRS模型 饱和发生率 灭绝 周期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技术在新生儿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54例新生儿休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创血流动力监测开展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7例患儿实施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技术,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27例患儿未实施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技术,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人均住院天数、死亡人数、医院感染人数、人均住院费用等指标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并做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人均住院天数、存活率、人均住院费用均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技术在新生儿休克发展、转归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强,能够对休克患儿抢救用药做出有效指导,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及人均费用,未明显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新生儿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3min(T1)、插管时(T2)、探查时(T3)以及拨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以及T4等时间点上,MAP、SBP、DBP以及H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T1、T2、T3以及T4等时间点上,MAP、SBP、DBP以及HR水平均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全麻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中的影响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HCC患者,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未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对PVTT给肝癌患者血流动力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病灶在IMAX、MTT上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TP、RT上病灶则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一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病灶所有指标均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明显的不同,且组间差异远超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T会使肝癌患者的血流动力发生变化,临床可以借此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来进行肝癌的诊断。

  • 标签: 肝癌 超声造影 门静脉癌栓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宫内生长受限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后,回顾性分析心动图血流动力参数改变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医治的胎儿220例,其中110例为孕26-38周的IUGR胎儿,将其划分为研究组,110例为正常单胎,将其划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相较于参照组,其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的舒张晚期A峰和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及下腔静脉的心房收缩期显著降低。结论在胎儿中利用3D-PDU检测其血流参数,诊断IUGR胎儿有无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宫内生长受限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头高10°位。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HR、SBP、DBP及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的HR、SBP及DBP等血流动力指标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取头高10°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较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对血流动力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变化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动力分析的基础上,以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基础,从学习精神的角度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内容,构建科研能力训练与双创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生科创能力耦合分级培养体系。

  • 标签: 创新创业教育 耦合分级培养体系 学习精神 动力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心动图研究先心病合并PH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特点。方法对永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先心病合并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全肺阻力将这些患者分为PHⅠ级组(<10u.m2,n=40)、PHⅡ级组(10-17u.m2,n=40)和PHⅢ级组(>17u.m2,n=40)三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体表面积的影响,因此依据体表面积又将Ⅰ级患者分为<0.85m2和≥0.85m2两组,将Ⅱ级患者分为<1.45m2和≥1.45m2两组,由于Ⅲ级患者具有相似的体表面积,因此没有分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导管检查,然后对其检查结果、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我院超声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合并PH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BSA、AO、LVPWD、RVAWD、RVD、RVT、RVT/LVT均与PRV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A、LVD、LVEF、LVT、FLV、ACT/ET均与PRV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VSD/PDA、PA、IVS、ACT、ET均与PRV无相关性(P>0.05);PPR与PRV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PTR与PRV无相关性(P>0.05);三组患者组间PAMP、PVR、QP/QS、SO2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PHⅠ级组患者吸氧试验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PHⅡ级组患者吸氧试验阳性8例,阳性率为20.0%;PHⅢ级组患者吸氧试验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PHⅠ级组患者的成功闭合分流率显著高于PHⅡ级组、PHⅢ级组(P<0.05),而PHⅡ级组患者的成功闭合分流率又显著高于PHⅢ级组(P<0.05)。30例患者中,吸氧试验阳性10例,成功手术闭合分流8例,术后PAMP降低了至少50%。其余经临床均判断为无手术适应症,让其口服药物。超声测量TPR、PAMP、QP/QS和右心导管结果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6,0.90,0.90,P<0.05)。在PH程度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中,超声和右心导管一致。结论运用超声心动图研究先心病合并PH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特点能够将患者的肺动脉高压阶段及程度准确反映出来,将可靠依据提供给临床分级。同时,运用超声心动图通过对肺循环血流量及肺动脉压力进行测量,将肺、体循环血流量及全肺阻力等右心导管参数获取过来,作为无创右心导管检查技术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先心病合并PH 心脏结构 血流动力学特点
  • 简介:人类生产和生活使用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长,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亟需采用高效的方法对数量巨大的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对生理毒代动力(PBTK)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在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PBTK模型,又称生理药代动力(PBPK)模型,是利用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原理,将生物体简化为用血流连接的肝、肾和脂肪等各组织器官房室,模拟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模型参数包括生理参数和生化参数2个部分,可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模型已应用于数百余种有机污染物在鱼体等水生生物体的毒代动力模拟。已有模拟结果能够预测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有效剂量,对化合物毒性进行评估,并可用于不同物种、不同剂量和不同暴露途径间的外推,有力推进了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水生生物 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生态毒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甲氧明对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产妇血流动力和新

  • 标签:
  • 简介:为了研究整数阶电路系统的动态行为,国内外学者做了非常巨大的努力,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系统是分数阶系统。因此,研究分数阶蔡氏电路系统的动力行为就变得非常的前沿和有意义。这篇文章主要研究对象是三阶分数阶蔡氏电路系统,通过分数阶劳斯-赫尔维兹判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断方法以及矩阵理论等推导出分数阶蔡氏电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以及自适应控制器的选取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分数阶 稳定性 自适应滑模控制 蔡氏电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择期接受腹部手术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并对两组患者围术期HR、BIS、MAP值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HR、MAP值在个时间点变化比较平稳,而对照组则变化较大,观察组患者在T1与T3时的HR,T3、T4时的MAP值,T1、T2、T3的BIS值与T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时的HR,T1、T2、T3、T4时的MAP,T1时的BIS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DUI腹部手术患者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效果较好,可维持血流动力的稳定,使麻醉药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他们在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松止血带操作之后,有90例患者的BP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化,患者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患者,其中有60例患者进行了择期手术,有30例患者选择了急症手术,另外其他的30例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BP下降,其中有20例患者选择了择期手术,有10例患者进行了急症手术。结论在具体的临床试验中,采用相应的止血带来阻断患肢的血运,这样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松解止血带过程中,常常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于此要有针对性的对于相关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掌握变化的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松止血带后 血流动力学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脑血流动力指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的血流动力指标均有改善,两组相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选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功功能缺损和预后,并有益于改善其脑血流动力水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脑梗死 疗效 脑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