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方式简单,实用性较强。自21世纪开始,相关研究表明,血栓抽取可提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效果,并使患者预后恢复速度增加,但部分研究学者临床结果显现出差异性。对于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争议较大,该研究将对相关血栓抽吸治疗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血栓抽吸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栓抽吸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接受治疗以及对应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此外同时接受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患者心绞痛症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干预前SAQ、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Q、WHOQOL-BREF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30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患者满意24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8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0.49%;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实践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救治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血压、心电、呼吸较对照组平稳,住院期间实验组的死亡率、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提高了救治心肌梗死的效率,降低了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优流程化路径 应用实践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 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并统计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其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动脉血气指标中氧分压、氧饱和度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其心脏及呼吸肌负荷,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心肌损害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目前仍在上升[1],心肌梗死全球定义第3版[2]中指明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改变是诊断主要依据,但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受临床多种因素影响-([3]),脑出血患者也会出现心电图改变,且以ST-T改变最常见。目前脑出血合并心电图ST-T改变已逐渐被重视,称为"脑心综合征",本文报道我科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突发头痛、意识不清8h入院。

  • 标签: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T 脑心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抢救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且抢救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48例患者抢救成功41例(85.4%),死亡7例(14.6%)。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情,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记录实验组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抢救成功率(87.30%),参照组抢救成功率(68.25%),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住院时间(13.22±1.24)d,参照组住院时间(16.52±1.29)d,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17%),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87%),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准确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控制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并发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入院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T变化与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关系。结果通过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Ⅲ抬高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本组66例患者冠脉造影大致正常2例,异常59例,发生右冠状动脉2例,发生左回旋支1例,发生左前降支1例,发生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1例。结论急性心肌硬死相关罪犯血管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多,少部分为回旋支病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电图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开展于临床中。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预见性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而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统计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出现局部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人数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指出,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经过急诊护理干预后出现局部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疼痛指标、治疗结果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护理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心源性休克、局部感染等并发症,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即因人体严重性和持久性心肌缺血所引发的急性心肌坏死症。大量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心律失常是该疾病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合并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结果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急诊室急救时间、PCI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够使抢救过程更加高效、合理,对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头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对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为建立前,选取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建立后,选取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前后救治情况。结果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完成、心电图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建立、急诊总时间均明显比建立前短(P<0.05);建立后急诊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衰的发生率明显比建立前短(P<0.05)。结论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可以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诊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7月至 2017年 7月我院接收的 6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各 34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11.3±2.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 5598.4±611.8)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19.9±2.9)天,平均住院费用为( 7373.6±624.2)元,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几率是 14.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几率是 26.5%,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几率底,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几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少,临床中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AMI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另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选择急诊科101例AMI患者为观察组,选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30.16±9.20)min、球囊扩张时间(75.82±4.9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病患(P<0.05);观察组者抢救成功率98.02%、AMI复发率0.99%,而对照组分别为88.66%、7.2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AMI的抢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还可大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AMI复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内科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为68.3%(41/60),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护理满意度为95%(57/60),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48.3%(29/60)、治疗总有效率73.3%(44/60)、护理满意度75%(45/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治疗在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PCI术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手术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2例,参照组(单号者)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双号者)术后则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LVEF、BNP、6min步行距离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QOF生活质量明显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也可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心脏康复治疗 PCI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