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拉奥孔》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部经典美学名著。从《拉奥孔》写作的背景和动机来看,莱辛一直与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走现实主义道路;从《拉奥孔》中论诗与画的界限的具体内容来看,莱辛在总体上肯定高于画,主张塑造“有人气的英雄”,这实质上是其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又一体现;从《拉奥孔》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来看,它无论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还是对整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莱辛 《拉奥孔》 现实主义
  • 简介:作为朦胧派的重要代表诗人顾城,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海内外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试从三个分期即童话时代、后童话时代、海外时期来探讨顾城诗歌的特色和内涵。本文下篇将重点探讨顾城的死因。

  • 标签: 顾城 诗歌 童话 海外
  • 简介: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曾有过一种独特的气象: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渐成风气。诗人谈禅,禅师占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及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之论一出,却又引发了一场是非之议。争论的焦点就是诗歌的创作欣赏和学习是否等同于参禅。

  • 标签: 《沧浪诗话》 诗人 严羽 诗歌 诗论 诗学
  • 简介:泛在学习提出人人、时时、处处都能进行学习,伴随着高校教学信息化的推进,泛在学习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必然发展趋势。将校园微电影创作设为课程任务,以此任务达成驱动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将课堂延伸至网络、生活,培养学生Web2.0时代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手段、方式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泛在学习体验。

  • 标签: 任务驱动 泛在学习 微电影
  • 简介:本文全面地论述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潮.上半部分描述了人道主义复归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梳理了人道主义的一般涵义和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特定涵义,下半部分论述了人道主义思潮在文学创作中的三种形态:一是直接就"文革"遭遇发出的对"人"的呼唤,二是民间苦难的情义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三是从争取爱的权利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 标签: 文学创作 人道主义 女性意识 理想
  • 简介:出生于簪缨世家的晚清满族作者文康著有长篇通俗章回小说《儿女英雄传》名世。该书多次再版,并于1991年被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丛书之一出版发行。文康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未有详尽资料。是书现存马从善作于光绪戊寅年间(1878)的序文,署“雍正阏逢摄提格(十二年)上已后十日观鉴我斋甫”“序”,及“乾隆甲寅(五十九年)暮春望前三日东海吾了翁识”“弁言”(后两序系文康化名撰)共三篇。《儿女英雄传》中的一些议论和序文,明确揭示了文康写作的契机、指导思想和侠义公案等题材长篇章回小说创作艺术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 标签: 《儿女英雄传》 章回小说 《红楼梦》 文康 艺术观点 侠义公案小说
  • 简介:曾敏之是从广西罗城走出去的香港著名散文家.爱国怀乡、寻根溯源,文心侠胆,义重情深,世相杂说,发人深省是其散文的主要内容;景人融合、笔端含情,蕴含诗情、富于辞采,旁征博引、寓庄于谐则是其散文的主要特色.早期散文以桂北溶江流域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以及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迁居香港后则比较注意描写香港各阶层人士的命运波折和生活境况,尤其是以抒写眷恋乡土故人、神往祖国河山、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的作品最有光彩,感人至深.

  • 标签: 曾敏之 散文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 简介:在20世纪女性作家中,冰心以婚姻美满事业稳定而著称。尽管文学史曾一度漠视冰心的价值,冰心还是以其“大写的女人”形象以及融汇了其婚恋观的“问题”作品留芳于世。现以冰心和吴文藻先生合作书写的给冰心父母的“求婚书”为脚本,探析冰心终其一生信奉的婚恋观及其对其创作之影响。

  • 标签: 冰心 婚恋观 传统 现代 影响
  • 简介:本文以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为例,分析了反讽在言语层面和主题层面的运用实例,深入剖析了由反讽手法所揭露出来的社会现实,该文对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反讽手法以及进一步研究欧.亨利的其它作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反讽 语篇 社会现实
  • 简介:诗人高启在其入明后的诗作中,写下了大量'梦',这些'梦'意象寄托着诗人的自我情感与心志,成为诗人抒发性情的依凭之物.明初的社会政治环境、当时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其美学追求,是其梦生发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高启 诗梦意象 诗歌 明朝
  • 简介:孔子对《诗经》的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的概括:缸涛,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

  • 标签: 《诗经》 诗可以怨 反抗精神 文学史 批判 联想力
  • 简介:胡祗遹,磁州武安人,是元代著名能臣和重要诗文大家,现存题画259首。受理学思想和官员身份影响,其题画流露出强烈的济世思想;同时又融入了元代文人普遍的林泉之思;善于在想象中融入自己的理解。鉴赏画境注重"元气""生意"追求"超逸脱俗"。

  • 标签: 元代 胡祗遹 题画诗
  • 简介:如何再现原作词汇艺术风格?本文利用比较法分析了苏轼《水调歌头》的两篇英译译文:J.A.Turner的译文与许源冲的译文。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许源冲的译文更能从词汇形式上较好的再现原作艺术风格。

  • 标签: 词汇 英译 译文 语境分析 原作 再现
  • 简介:对海子四部"大(《河流》、《传说》、《但是水、水》、《太阳·七部书》)"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和归纳,进而探讨海子"大创作的滥觞、转化、扩充、升华的连续轨迹、由"水"及"火"的创作转化、以及四部作品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 标签: 海子 大诗 意象 联系
  • 简介:“今楷”创作思想,是以旭宇先生为首的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石家庄全国楷书创作会议上提出的,在当代书坛影响很大,已经形成一种思潮。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参与这一思潮的讨论,就书法创作中形式技巧的运用与审美诉求的关系,对“今楷”的打造在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合理性加以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今楷 创作 形式 审美 精神性 物质性
  • 简介:吴组缃的小说以忠实严肃的创作态度,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动乱和农民的贫困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吴组缃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罪人”形象,但作者以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对这些“罪人”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的罪恶与黑暗;吴组缃的小说创作在艺术上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美丑必露”而“心存泾渭”,同时也大胆灵活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艺术手法。

  • 标签: 现代文学 吴组缃 小说创作 现实主义
  • 简介: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艺术家受所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影响对相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意境感受与审美角度。莱辛的古典审美取向与现代审美有强烈的冲击,具体表现在艺术体裁的局限、艺术构思与表达的差异、画的静态寓意与的动态深描、雕塑的个性特征与绘画的抽象表达等限度。因此,要构建现代的和谐美感的主旋律,以顺应时代变迁的需求,创造多元化的美学发展趋势。

  • 标签: 拉奥孔 古典之困 现代审美
  • 简介: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有其共同规律.创作主体改造或创造发展了各种文体,没有创作主体就没有各种文体,而文体发展规律制约创作主体成就.

  • 标签: 中国古代文体 共同规律 创作主体
  • 简介:生态学理论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山水诗人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理论.他们都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健康、淳朴的精神价值。他们提倡人类应该正确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中西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两者也还是许多不同之处的.本文将从生态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山水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并将它们进行相应的比较。

  • 标签: 生态视角:中国古代山水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自然
  • 简介:《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更富有现代文化意蕴。本文侧重论述林黛玉形象的“愁、泪、病、瘦”中的文化意蕴和作家的审美理想。

  • 标签: 林黛玉 审美理想 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