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袁进《商品化与近代上海文学》一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早全面商品化的,商品化的趋势最终席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毫无疑问,商品化为近代上海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解放,削弱了传统的束缚,但同时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限制。考察这段历史,我们或许可以明确一个道

  • 标签: 商品化 上海文学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 发展带 近代上海
  • 简介:廖平先生是晚清至民国年间的经学家、学问家、思想家,由研经治学演进到建立学术理论、传扬中华文化和审视世界人生、追求寰宇真理的道路。其学术和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六次重大变化,而在廖先生取用的名字号中,深刻地蕴涵和体现了这一变革开新的演进历程、特色主张和人生学问的境界追求。廖平先生之"斋轩堂舍"的取用与称名,象征而深邃地表达其高标卓立与通达汇和的治学理念。不断进取开拓、层升广远的学问历程,合取古今中外、世界人类优秀文化的学品胸怀。敢于拷问今古、否定更革主张、求实求真求新的治学特色与学者良心;明示其建构"素王改制、空言待后","共球一统、天人圆融"之斑斓宏广的学问体系。专意阐经发微,振兴国势学统,张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意气雄心,追探人类宇寰生命真谛的境界精神。

  • 标签: 廖平 斋轩堂舍馆 理念境界
  • 简介:对日本人来说,上海是一座具有深刻意义的城市。从西方列强强迫日本开国的江户末期到明治维新推行日本式现代化(日语里被称为近代化)的时代,为数众多的日本知识分子来到上海,亲眼目睹了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正在展开的“现代化空间”及其引起的社会连锁反应。日本知识分子对这些连锁反应的看法,既显示了从外国人的角度去看待上海“现代化空间”这一活动的特质,也反映了日本和上海各自具有的现代性的本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冲突。本文通过分析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分子的“近代”体验》,论述上海“现代化空间”给日本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

  • 标签: 上海 日本知识分子 现代化
  • 简介:1929年成立的上海艺术剧社(亦简称“艺术剧社”),是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戏剧团体。按照当事人之一夏衍的看法,“假如艺术剧社在中国话剧运动史上还值得一提的话,那么它的意义只在于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并且首先提出了‘普罗列塔利亚戏剧’这一个口号”。④戏剧史作者往往引述相关原文来证明夏衍此言不虚,或者以此作为判断艺术剧社历史地位的依据。但进一步的勘察还比较少见。

  • 标签: 戏剧团体 艺术剧 上海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话剧 直接领导
  • 简介:群众文化数字化和数字文化的建设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挥文化文化资源和功能的特色,建设与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室一体的有文化自己特色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优秀群众文献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和便捷实用。

  • 标签: 群众文化 数字建馆 大数据
  • 简介:2014年7月5日,“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11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第10届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炳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学术年会 上海市 学术研讨会 纪要 世界文学研究
  • 简介:2011年1月15日上午,“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法文化中心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90名会员及多位嘉宾聚集一堂。开幕式由学会秘书长宋炳辉教授主持。

  • 标签: 第十届年会 文学研究会 学术讨论会 上海市 综述 学会秘书长
  • 简介:本次研讨会于7月23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举行。两位作家亲临现场,面对面进行了对话问答,并就中韩文学的共性和差异表达了各自的认识。朴明爱、杨剑龙、郝雨等来自中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余名专家、学者、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著名作家 作品研讨会 中韩 刘震云 上海市